暑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如何调动与激励学生》这本书,感触颇深,受益匪浅。马扎诺认为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通过唤起学生内在的动力和激情,帮助他们成为有创造性、充实而满足的人。激发学生的内动力是提升学生成绩,促进学生成长的关键,那么我们该如何调动和激励学生呢?
读完此书,我有了深深的思考,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来谈一谈收获以及自己的做法。
只有不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并消除他们对英语的恐惧感,才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作为教师应多方面来调动和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1.多表扬,让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课堂上,学生的表演或回答问题,都需得到老师真诚的称赞和激励。学生从老师的眼神中感受到自信,在内心接纳了老师,就会乐意参加老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我们是一所农村初中,大部分都是外地生。有些同学英语很差,他们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往往答得不对。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不能当头一棒,即使答得不对也要给与鼓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成为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
2. 开展小组合作,竞争比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课堂。
初一学生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和荣誉感,学生的竞争意识很强烈。形式多样的竞争比赛是激发情境、激活课堂行之有效的方法。小组合作竞争永远是一剂课堂兴奋剂。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分成6组,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奖励。在上U7Shopping第一课时,其中在Comic strip展示表演环节,学生们都积极举手参与,包括一些平时不怎么爱说话或者基础较差的学生,丝毫不怯场,在进行英语对话时还能加上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学生们乐于参与,勇于争先,课堂气氛可谓空前的高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紧张欢乐的气氛中既获得了知识,又不易产生心理疲劳,有效地避免了学生课堂上的“走神”现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找到了自信,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平时的英语单词和词组的默写上,也采用小组比赛竞争机制,根据学生英语基础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要求,达到要求计分,小组统计,优胜组采取发放免作业券等奖励措施。这种竞争办法很有用,尽管每个组的组员基础参差不齐,但每个人都很努力,都不甘心落后。 经常会听到小组组长对组员说:“xxx你可得好好背呀, 否则你就要给咱们组拖后腿了。”这都极大的调动和激励了学生,提高了小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每天的默写全对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错误率大大降低了,尤其是部分学困生学习热情提高了,也令人惊喜。
相信小组合作竞争模式将在英语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挖掘学生的学习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每个学生都是心中藏匿着“内动力”的巨人,等待着老师用期待去唤醒。只有调动与激发出学生的内动力与积极性,才能充分释放学生的潜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实践和思考,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唤醒更多的内在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