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范道中学

>学校首页>教研工作>教学心得>内容详情

定位教师角色,解放师生“苦难”

发布时间: 2021-12-06 13:39 发布单位: 宜兴市范道中学 浏览量: 7512 【公开】

摘要:结合初中物理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现状,剖析原因:1、教师独当一面,事事亲力亲为,剥夺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2、教师不放心学生,讲课面面俱到,采用灌输式教学,强迫学生记忆教学内容等等。针对这种畸形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帮助教师解决这些现实问题:1. 研读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组织剧情——导演者 2. 管好嘴巴,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保证独立——旁观者3. 适时评价,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注入动力——赏识者

关键词:定位教师角色  研读教材  管好嘴巴  适时评价  导演者  旁观者  赏识者

“竞争”这个词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中国可以说是炙手可热。作为教师的我,在教学中也不例外地感受到了这个词的激烈程度。现在,静静的坐在办公桌前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有效性时,不由得想起十二年前的九月,还是毛头小伙的自己第一次站在讲台前的那种稚嫩,那种激动,以及那种对教学的热情。耳旁依然还记得那时心底的誓言:不怕苦,不怕烦,多上课,多批作业,多把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学生。用自己的“不怕”和“多”个勤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刚开始的几年,自己的“苦劳”是有一点小成绩,可后来,随着课改以及身旁同事教学能力的提高,自己的“苦劳”便慢慢沉没于“竞争”的巨大浪潮中。那些日子“为什么”这个词始终在我脑海中出现,无意中,我阅读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其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猛然间发现自己当年的誓言不是在教学,而是在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自己苦的同时,也在更加苦难着学生——那么多的课堂唠叨,那么多的作业,那么多的课堂批评......于是,我开始学习,学习课改精神,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外出听课学习,学习优秀学校的课堂教学理念。在学习中,我感觉到优秀的课堂应把握好教师的课堂定位,经过摸索对比,我总结出:作为教师的我,应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导演者;应是学生学习交流的旁观者;应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赏识者。

一、研读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组织剧情——导演者

物理学习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物理规律,就要给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创设其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物理内容和物理氛围。这些目标的达成就要求教师对教材重组、创设,导演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交流评估的物理探究活动。在《机械效率》这一节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面对效率这一个陌生抽象的字眼,我在课前,就创设了一个花钱效率的问题:一天,我准备去超市买巧克力,看到自己喜欢的德芙巧克力,我做不出自己的选择,因为我喜欢的德芙巧克力有两个选择:精品装和家庭装,巧克力的含量一样。请同学们帮助我选择一下。这个从学生实际生活提出的问题,马上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响应。甲同学说:选择家庭装,实惠!乙同学说:选择精品装,漂亮,送人有面子…….激烈的争论中,也有学生提出问题:到底选哪一种要看老师买巧克力的“目的”,这时,我给这个学生投去了期盼的眼神,说:“哦!目的,具体说说看呢!”学生在老师的期盼中,那种表达的热情马上被燃烧至顶点,旁边受到启发的学生丙说:如果自己吃,选家庭装,实惠啊!如果是送人,选精品装,关键是包装啊!在激烈的争论中,目的这个关键词马上得到共识。这时,教师提出:“目的”是我花钱的原因,那么你能用花钱过程中的有用价值和额外价值来描述一下我花钱的思路选择吗?”经上面的讨论,学生不难总结出有用价值和额外价值的物理意义。这时,时机已经成熟,马上引出做功过程中的有用功和额外功。可以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活动来深化有用功和额外功的物理意义。问题渐进式启发学生:1、目的是什么?2、对哪些物体做了功?3、从目的角度出发,有用的是对谁做的功?额外的是对谁做的功?相信有“买巧克力”的成功经验在前,这些问题很快会迎刃而解。在有用功和额外功认识到位的基础上,拿出机械效率公式那是水到渠成。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没说几句话,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中导演着学生学习的活动,创设着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氛围,调动着每个学生的思考热情,让整节课都不断地提升着其“参与率”。

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物理活动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因为好的电视剧离不开创设能力强的“导演”,精彩的课堂更离不开创设能力优秀的教师。

二、管好嘴巴,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保证独立——旁观者

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验、讨论、交流时,教师应学会做一个旁观者,给学生一个独立探索,独立思考、自我领悟的自由空间。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毕竟是自己的事情,其内部消化需要学生自己完成。在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我坚信:只有自己讲的多,学生才能学的多。然而,两次经历让我如梦初醒。第一次经历:那年我教初三,上试卷讲评课时,正好碰到市教研员来校听课,整节课四十五分钟,我的嘴巴没休息一分钟,从前讲到后,生怕有遗漏。下课后,我带着汗水和赤红的笑脸请教教研员时,教研员说:“累吧?有效果吗?抽几个学生问问他们的错题能独立订正了吗?你就知道这堂课的效果如何了!”我照着教研员的意思抽查了几个学生,可结果让我震惊,这堂试卷讲评课等于没上,学生根本没理解到位,那时,“为什么”又开始出现在脑海。第二次经历才让我彻底明白。同年的中考结束后,我的课代表来校拿成绩单,在为他获得好成绩而祝贺时,他不禁向我提了一个意见:老师,你为我们上课上得那么累,其实,成绩好的早会了,不想听。成绩不理想的也听不进,所以课上经常有同学因打瞌睡而被你批评。为什么不让我们多做做,多想想呢?这样你也不会很累,我们也不会打瞌睡。听了他的意见,我蒙了,“会的不想听,不会的听不进”那不就是等于没上课吗?我在挥洒汗水的同时,也在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刹那间,我好像能回答第一次经历的“为什么”了。两次经历告诉我: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中的一切应是学生为主体,如果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体地位,那课堂就像一台播放电视剧的电视机,学生只在观看,没有参与,没有思考,那这台“电视机”在播放中,只会浪费学生的时间,而且,由于它的枯燥,还会给学生带来睡意。有了这样的教训,我给自己作了个课堂角色定位——旁观者,争取做到:学生能做的,学生自己做;学生能说的,学生自己说。特别是设计实验、交流评估环节中,定下模式:学生讨论——个别补充——学生群体总结。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三、适时评价,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注入动力——赏识者

人,需要激励。只有受到他人的赏识,才有更加无穷的动力。学生更是如此,教师不经意的一句带有评价色彩的话,很有可能深刻影响学生对学习生活的认识、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千万不能吝啬自己积极评价的语言,不时地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添加动力。记得有一篇文章中提及了一种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产生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次有名的实验。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和助手来到加州的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其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这表明信心需要不断地培养、暗示以及他人的赏识。

“罗森塔尔效应”给了我启示,我每次接新初三班级时,我也会精心挑选,拟好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记在心头,适时地找名单中的每一位学生单独谈心,向他们表达我看好并期待他们的未来,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也不忘给予他们表扬。记得有一次的课堂中,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甚至难倒了班里的优秀生,在沉闷的课堂中我看到了“最有发展前途者”跃跃欲试的表情,我不假思索的一个个叫起了他们,他们的回答让我惊喜,他们的相互补充完整的解开了问题的枷锁。我兴奋的说到:“你们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我坚信!我为你们感到骄傲!”看着他们满意的表情,我知道,我对他们的教育和教学已成功了一半。

现在的我,已经经历了十二年初中物理教学的摔打,我仍然在探索有效物理课堂的途径,我将坚持以上教师角色的定位,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中,不断补充、完善和拓展教师课堂角色定位。让自己的“智慧”代替“苦劳”;把学生的“参与”代替“被迫灌输”。真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解放“苦难”的师生。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