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宜兴市范道中学 俞正军
内容摘要:物理是大部分学生比较喜爱的一门课程,但是能够将这份喜爱保持的人却并不多,原因就在于,很多教师没有好好利用物理这一学科的特点,课堂效果一般,导致学生丧失对物理的兴趣。本文从实验、课件、理论联系实际、采新猎奇等四个方面讲述的本人对提高物理课堂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些看法,不是很成熟,仅供参考。
关键词:物理教学、课堂效果、实验、理论联系实际、多媒体课件、创新
物理,是作为一门完全以科学实验内容为学习基础进行的学习课,这一学科特点使得现在学生会对现代物理课程普遍会比较地感兴趣,尤其特别是当有教师会在物理课堂上现场做上一些实验演示或实验研究的内容时候,学生往往反应一般都显得很紧张热烈,氛围显得比较活跃。但是,仅因如此,物理课堂效果就一定很好吗?如果是这样,那物理教师也太好当了,你说呢?对于如何提高课堂效果,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都会有自己的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方法,而我今天就以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
众所周知,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教学。所谓"物理",就是通过"物"——物理实验引入物理概念,来研究物理规律。就是要以"物"喻出"理"的本质,以"物"明了"理"的内涵,以"物"揭示"理"的真谛。因此
那么,如何使物理效果更好呢?我认为应主要做好以下二点:
1、多去做各种物理实验。这都是能够使学生物理课堂活动取得一个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的一条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指出:"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物理当中有过很多的演示和实验,有些实验器材简单,实验效果明显,很多教师都愿意做。但是也有些实验器材很复杂或笨重,而且实验效果不一定明显,这种实验很多教师都选择不做,而是用"讲"(黑板上画图,老师讲解)的、"放"(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诚然,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能够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可喜的,并且我们应该鼓励,但是多媒体课件能够代替实验吗?也许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软件演示出来物理的图象效果确实比我们做物理实验图象更加生动清楚,更加准确直观,但是也不要忘记,作为是一门必须以理论实验数据为知识基础的新学科,物理也应该完全是必须以客观事实数据为实验依据的,象这样用多媒体展示,并不利于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没有相应的锻炼。另外,根据国内当今高校中学生课外分组演示教学和实验课数量都较少的教学客观条件现状要求情况(一个学期才四到五次)研究可知,物理教师实践更多应被强调并尽量做到逐步的把课学生演示堂学生实验内容逐渐地改为由老师随课听堂学生的演示与实验,这样可做到课堂边学课边学随边做,不仅可以更大能面整体的提高我校中学生物理课堂演示实践学习的课堂教学综合应用效果,更可将更有利于和促进学校师生的协同学习配合教学寻教规律、学生能主动地积极的学与练能力。
2、联系实际,就地取材。物理科学是这样一门大科学,在研究物理中学的到物理学的一些很多科学道理,都已经可以拿来在平常生活应用中的予以研究证明,那么这时我们自然就已经可以拿来利用身边生活当中的这样一些物理材料来研究证明我们物理实验中用到的这一些基本原理,而利用这些物质材料有可能会是学生随手所可得到的,这将利于让学生可以自己去进行探究,自己可以完成:设计物理实验、进行物理实验、得出一些结论等步骤。比如在学习声的特征的时候,可以用拨动直尺来证明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分别由什么决定;在学习光沿直线传播时,自己用硬纸板制作小孔,来观察小孔成像等等。这样做既是可以说使得物理学生真正得到实践能力方面的良好锻炼,同时它也能够使得这些学生更认同现代物理,理解当代物理,喜欢未来物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动手做这样的实验,那么课堂效果可能比教师讲解、演示来得更好。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
讲到多媒体课件,很多教师都使用过,也觉得很"时髦",很"现代",很方便。对于这点,我们不可否认,多媒体课件以它独有的特色既吸引学生,又吸引老师,很多老师愿意用,学生愿意看。但我这里要说的是,使用多媒体课件,一定要"合理"。
首先,很多教师把多媒体课件当作是电子板书,把上课要讲的内容全部往上面一放,看起来内容很多,其实并不适合,要知道,学生看多媒体课件,看的更多的是图片、动画、声音,而不是文字,过多的文字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不利于给予学生思考时间,反而会影响课堂效果,所以必须结合必要的板书或实验来调节一下。
其次,很多教师认为课件上的实验效果比实际作实验效果还要好,那么我们就用课件代替实验了。我也认为这并是一个完全和不可取的,物理学科中实验活动不仅仅只能是为加深对于知识本身的再认识,更重要意义的应是一种培养广大学生有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理性科学态度,培养广大学生综合分析判断问题、解决分析问题方法的初步能力,培养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探索能力等的最重要学习途径,这些都是课件所不能比拟的。
总之,课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其绚丽的画面、逼真的效果值得所有教师去使用,但要注意一个"度"。
三、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用于生活。
理论来源于实践,而理论更可以指导实践。要提高物理课堂效果,使得物理课更加生动,更加吸引人,可以从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用于生活着手。
1、理论联系实际。物理中很多知识都需要通过实验来得出,但是仅仅实验有些学生还是不理解,因为他们会觉得这些理论只存在于实验室,离开实验室,这些理论就没有什么用了。所以为了记住这些结论,而去理解实验,记忆实验。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还是被动的,课堂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如果能够把知识的讲解结合实验再结合实际,那么学生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比如在讲海市蜃楼的原理的时候,可以举一些更加贴近生活的例子,如夏天柏油路面出现的镜面、蜡烛火焰周围出现景物的扭曲、晚上星星一闪一闪等都可以用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发生偏折而形成的。配上生动的语言,学生的印象将会很深刻,这样的课堂效果就出来了。
2、知识用于生活。我们都知道,物理的知识离我们的生活很贴近,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现象。那么我们可否用我们说学的知识来给我们一些帮助呢?比如一位同学不小心把水泼到另一位同学的桌子上,老师就问:"有什么办法让水干得更快点呢?"并且提示学生考虑影响水蒸发的因素,学生就会从这些角度考虑,比如把水摸开、用吹风机吹等,可能还会有更多奇妙的想法,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机会去尝试自己的方法,并比较谁的方法好、谁的方法有创意等。这样的学习形式不仅在是一方面可以极大培养并提高了广大青少年学生在自主动手学习和高中物理学科上的培养内在物理兴趣,提高了物理课堂效果,还主要在于它可以大大的锻炼并培养广大学生们良好基础的如自主的动手与操作动手能力、独立自主和思考创新实践学习能力、创新的实践探究能力等培养等,可谓一举多得。
四、采新猎奇,提高趣味。
中学生们一般是具有伴随着一种强烈地好奇性的好奇心和喜欢采集新知识的各种猎奇类事物的一种求知心理或倾向,教师可根据从平时通过学生自己精心地观察而收集整理出来的许多有趣新奇的各种物理资料来加以归纳适时并合理巧妙地去加以分析应用地投入到学生物理课堂活动中里,会滋酿造着产生出的十分的诱人而有趣新奇的一种新的学习生活趣味。讲述了"激光"这最后一节课时,介绍到了美国在第二次海湾战争的过程中所曾使用到过的激光窃听器:"它发出一束人眼察觉不到的激光,射到被窃听房内物体或汽车玻璃上,当房内或车内有人谈论军事秘密时,其物体或玻璃将随声波振动,而与此同时在反射回窃听器的激光中也含上了引起振动的声波信息,最后将反射激光束进行调解,便监听到了密谈的内容。";讲述"光速"物理时,简单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一下爱因斯坦最著名的广义相对论,并且他所提出来的光定律拥有目前当今世界理论上所已知速度最快的光定律的光转化的速度公式;另外我在学习温度物理课程的基础时候,适当地简单介绍学习了一下关于"绝对零度"温度物理的一些有关的知识介绍学了以下这些,不仅都是为了能迅速有效的使在我们的课堂短时间范围内能够达到趣味和思想充盈,提高我们整体课堂效果,还能达到迅速地引起一些对广大学生的有益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型的创新思维,迸发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
当然,一堂好的物理课,并不是只有这些,还有很多的内容,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我一贯的观点也是,不管黑猫还是小白猫,只要你能成功逮抓到一只耗子猫就是条好猫。作为教师,始终应该把学生放在主体,关爱学生,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同时学生应该要摆正属于自己主体的认知位置,努力做到体现自己主导思维的重要作用,引导出学生运用自己去创造获取的知识资源和创造获得这些知识资源的正确方法,努力创造环境给学生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无论你怎样设计课堂步骤,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能实现这些目的,就是好的设计、好的方法。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