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范道中学

>学校首页>教研工作>教学心得>内容详情

用爱培养青春抗逆力

发布时间: 2022-12-09 15:01 发布单位: 宜兴市范道中学 浏览量: 7082 【公开】

作者:宜兴市范道中学 周春花

摘要: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落实“双减”政策,全面推进新教育的今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将伴随他们一路发展。初中阶段学生他们正处于“第二反抗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当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问题时更需要我们老师用爱唤醒沉睡、用爱培养学生抗逆力来挣脱束缚、用爱引领青春,为他们吹散阴霾,带给他们健康的心态!为孩子提供的爱的杠杆支撑,以爱为支点时,让老师的爱化为强大的抗逆力,顺利迈上青春期成熟的台阶!

关键字:爱呵护反抗期网络心理抗逆力

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落实“双减”政策,全面推进新教育的今天,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将不断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和归宿。

初中阶段学生从12、13岁~15、16岁,是我们心理学上常说的青少年时期,他们正处于“第二反抗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青少年心理发展迅速,充满矛盾和动荡;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也是抗逆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成人感,自立意识不断增强,青春期的出现又会给他们带来许多困惑不安,心理问题,导致抗逆力不足

在人生的“第二反抗期”,我们教师要充分的发挥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作用,以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格言来对待学生出现的各种好的、坏的现象。特别是当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问题时更需要我们老师以平等的爱,真挚的呵护,无私的爱来为他们吹散心中的阴霾,带给他们健康的心态,让孩子们快乐成长,培养他们有足够的抗逆力来走过青春期

一、用呵护唤醒沉睡的心灵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先生教育的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先生的人生格言。是的,教师心中如果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教学的激情。而如果只爱优秀的学生,则意味着爱的残缺。“爱”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字,人人都会说,但它的背后蕴涵着什么呢?“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融入心灵深处。”这样爱的呵护就会成为一种学习的力量!对于这些,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感触颇多!

对于一个班级而言,总有一些后进生在学习生活的最底层,由于各种原因,往往表现出自卑,不自信或放逐自。他们以拖拉、沉默、对抗、捣蛋等形式来保护自己。让自己对生活和学习处于沉睡的状态!对于有些男同学英语成绩特差,觉得自己学习成绩考高中无望,如果这时家长平时对他的态度粗暴,语言打击较大,那么就造就成他在校上课时就会毫无兴趣,而且有时还会不合群,在老师面前沉默对抗,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我觉得这样的学生要有很好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一方面安抚他,另一方面应从侧面了解他的一些情况。在他上学期间上他家家访,了解他的家庭和他的父母沟通,然后尽量安排和他关系不错的同学帮助他,带领他融入班级活动中。并且在他的周记上与他进行交流,沟通!平时对他的一点点好的表现就表扬和激励他!有了前面的铺垫工作,在正式面对面的时候,可能老师得到的待遇不再是对抗、沉默!这时我认为进一步与其家长沟通,让他们进一步改变对他的教育方式,加强赏识教育,并且陪同他一起学习英语。在老师、同学关心下,更重要的时家长对他的坚持照顾下,在英语成绩的逐步上升中,笑容再次回到孩子的脸上,也会让一个后进生改变自己的学生生涯!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要做到“有教无类”,在教师的心灵天平上,给每个学生的都应是同样重的砝码。我认为其实还应加上一句:把更多的爱给后进生!用爱唤醒沉睡的心灵,让爱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使他们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
二、分享爱来挣脱网络的束缚

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走进了网络时代,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已经上升到一个很高的程度。网络带来的信息大量的充斥着学生的头脑,学生在得到较广的知识、开阔的眼界的同时,心性有时却没有得到提升,反而在头脑中形成困惑,加上现实的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往往沉迷于网络的虚拟,被网络中不健康的影、图、书所吸引,以至于“衣带渐宽终不悔”难以挣脱网络的束缚。其实我认为学生之所以有这种网络“情结”,主要是缺乏爱的分享。

记得在某《网络对学生行为影响的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同样是玩网络游戏,家长老师心目中的差学生在玩,学习好的学生也在玩。但当谈及玩游戏是否影响学习时,他们则认为适当的游戏不但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反而会使自己得到有效的休息和合理的释放。而这样的孩子玩游戏,家长不但不反对,有时还和他们一起玩。调查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父母学历越高,对网络越熟悉,其子女上网的比例越高,而且大多数也都能够合理使用网络,很少沉迷其中。

而且在我任班主任期间也发现:孩子和家长能够沟通,家长能常常发现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并及时调整,这样的学生很少会有网瘾!

记得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发现我班最优秀的一位男同学居然还是一位优秀的CS高手,而且游戏的网龄和他的学龄同龄!但是平时很少听到同学反映他上网的事情,而且他也很少在班级讨论游戏的一些话题!原来他把这一些话题都和他的父亲谈完了!这位同学的家长是一位建筑设计师,平时工作之余也喜欢玩玩游戏换换思考角度,欣赏一下游戏中唯美的画面,给自己找找灵感!这位父亲说:我其实一开始也强制过,但发现小孩的好奇心很重,不如与他沟通、引导、轻微控制!在网络这块上首先与他同步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慢慢的与他融于一体,再加上自己成人的看法,进行长期艰苦有效地轻微控制,从而培养孩子的网络控制意识!从这位孩子家长的话语中可以想象这位家长肯定对孩子的网络控制力付出了长期的关注、大量的精力、灵活的方法!这一些都是“爱”的呵护的执着体现!也是分享了呵护成果!

确实孩子在长大,有了自己的天地,自己的思想,但是13-16岁的学生对于我们家长、老师而言还是孩子。对于网络我们不应该谈“网”色变,而是应该用真情去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于与学生沟通,给学生以生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李连杰说:“最高的武术境界就是爱,你爱别人,一定没有敌人。爱,没有敌人。”那么让我们用“爱”组成一张天网,自然会战胜“互联网”,从而让学生自动的站到“菩提树”下,感悟呵护真谛,接受爱的甘霖,同时能主动地分享他们内心的各种“秘密”,在爱的呵护下,挣脱网络的诱惑与束缚自然不在话下!

三、承担爱来引领萌动的青春

青春期是以性成熟为主要内容的生理成长,对同学们的心理及社会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几个重要特征是:过渡、发展、变化、反抗、负重。步入这一时期的少男少女们都有或大或小的心理想法伴随着生理的成长而萌芽!这时一个令老师和家长棘手的问题就会出现:孩子情窦初开的情感体验!当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且这种情感的出现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然的、可喜的!但是青春期又是脆弱的,敏感的,困惑的,矛盾的……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有时会不可避免的陷入感情和理智,个人欲望和社会、学校、家长的道德约束的矛盾中!一方面他们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引,一方面又想保护自己的隐私,让自己不受窥视和侵犯!

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就要以完美的心态,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方法来引领学生青春期的成长!这都是呵护”的体现,也是我们对孩子的“爱的承担”!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更多的认识到“早恋”仅仅是青春期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对于青春期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现在学校都开始广泛的开展青春期教育和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这都说明我们需要承担好学生的青春期的教育工作。而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们就更应该承担这一使命!“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个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在青春期教育中,更需要我们教师将自己的爱毫无选择地、公正的给予每一位学生,要摆脱偏执狭隘的感情!要承担学生感情的寄托,要倾听孩子心灵的倾诉,要塑造孩子光明的青春!我们要记得唯有爱的呵护,才能有奉献的回音!

记得《开学第一课》中那感人的孩子:从5岁开始,他每天早起给奶奶烧水做饭,然后自己上学,中午还要趁吃饭时间回家为奶奶做饭,就这样照顾双目失明的奶奶一直到现在,真让我们佩服!其实生活是一种挑战,鹏飞在贫困中学会勇敢面对一切,挑起生活的重担。对于他来说,爱是理所当然的。爱是一种承担。看来,有爱就有足够的力量承担。爱是承担,不仅意味着亲情友情之爱,而是还要尽心尽责去爱祖国,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所以我们教师只要有爱有真诚,就能使自己的心理世界与学生的心理世界进行双向交流;就能真诚地尊重学生,启发和保护学生的自尊、自爱和自重,就能在学生懵懂的青春期心理上添上亮丽的一笔;就能让学生有力量承担萌动的青春期,顺利迈上青春期成熟的台阶!

陶行知先生这样说:“请你记住,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在现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在疫情未清之际,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必须让为一位学生在爱的滋养下,懂得爱祖国,爱他人,爱自己,爱所有的一切!特别是当他遇到挫折时会有有足够的抗逆力生成,这就是我们为孩子提供的爱的杠杆支撑!我想,当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以爱为支点时,我们就可以平衡调节学生的青春期心理变化,有力量承担学生青春期心理的发展,能分享学生青春期心理中的快乐与忧愁,点亮学生青春期心理的航向灯!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