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再次席卷而来,打乱了生活节律,不可抗的坏消息可能让我们的肾上腺素分泌。家长们的大脑可能会在几秒钟内开始猜测各种情况:工作是否会被耽误?万一停课孩子在家怎么办?物资会不会短缺?收入是否受影响?……学生们可能会想:会不会停课?停课了很不自律怎么办?中高考会不会受影响?……不自觉的,一连串的担忧冲刺在大脑中。
面对这样的境遇,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应对,做到自洽呢?
一、明确当下情境
当我们置身于各种媒体所带来的信息,忧心这次疫情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时,是否有想过:此时此刻自己在干什么?需要去干什么?可以解决什么?
明确自己正处于怎样的的"情境",有助于帮助我们将注意力转移到解决最现实、最迫切的个人问题。
练习
列出接下来一个小时你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1.明天的工作/学习有需要提前做好安排和准备的吗?
2.需要完成什么家务/学习任务?
……
二、识别真实情绪
疫情又来了,我们出现焦虑的情绪很正常。但是我们需要避免压抑或过度发泄情绪。我们可以对自己说:现在我感觉并不好,我需要停下脚步,关爱一下自己。
练习
感知识别你当下的情绪状态:
1.我现在焦虑吗?
2.还有其他情绪?
3.我准备为自己做些什么?
4.我感到疲劳吗?有什么可以舒缓的方法?
三、停止过度渲染
疫情的再次爆发,必然会打乱我们原本的生活节奏。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的大脑容易出现"过度思维"的情况。过度思维容易扭曲人们的心理,从而对本不复杂的局面进行复杂解读。这容易引发我们对当前疫情局势"严重化"、"恶性化"评判,形成不客观不理性地判断。
练习
停止思维渲染:
1.写下你内心对这次疫情最真实的感受。
2.问问家人和朋友,他们有什么感受。写下你们的异同,看看那份"独属于你"的感受是否是渲染出来的?
3.通过权威信息平台了解疫情相关真实有效的信息,不要过度关注或轻信来历不明的截图、视频。
四、掌握实用技巧
因疫情而产生的不良情绪,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知觉,通过刺激我们的感官知觉进行调控。
练习
学习掌握一些简单实用的技巧:
1.听舒缓的音乐,通过听觉抚慰情绪;
2.触摸或拥抱柔软舒适的抱枕,通过触觉安抚自己;
3.品尝美味的食物,通过味觉带来慰藉;
4.欣赏优美的作品,通过视觉感受美好。
病毒无情,学校有爱。学校正在积极主动地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应对这次的疫情,请家长孩子们能够支持与配合学校做出的各种应对策略。而学校的心理老师们也会一直与你们肩并肩走这段艰难的路。当你们需要的时候,务必及时寻求心理援助。
希望24热线(全国)电话:4001619995
心理危机热线电话(全国):8008101117
无锡市红十字心理援助中心热线电话:12320,88000999(24小时)
无锡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热线电话:96111、85757626(周一到周日:9:00-17:00)
无锡市青少年心理服务热线电话:12355(周一到周五:9:00-11:30,13:00-17:00)
宜兴市青少年心理求助热线电话:81796111
宜兴市公益心理援助热线电话:4000090908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