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入耳,音你而赞
宋春华
一、课程缘起
孩子们对于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就拿“声音”这一现象来说,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出现。不管是在室内或是户外,孩子们都能感受到“声音”的存在。小河流水哗啦啦,风吹树叶响沙沙,雨滴落下滴嗒嗒,鸟儿唱歌叽喳喳,青蛙开心叫呱呱,奇妙的声音多又多。
孩子们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对生活中遇到的许多事物总是喜欢一探究竟。在一次户外游戏结束后,孩子们在喝水、休息、聊天中对奇妙的声音有了探究的兴趣。
伟宏说:“好累啊!”’家兴说:“我也是,我跑得最快!”
梦涵说:“我跑快的时候,觉得心砰砰砰跳得好快!”
申畅说:“我也是,你看,手放在这里就能感觉到心脏跳起来了。”
佳璐说:“我来听听,唯贻的很小声。”思棋说:“当然啦!那是她跑得慢。”
梦涵说:“我听到了咚咚咚的声音。”星河说:“为什么心跳声音能听到呢?”
老师的话:声音与大自然、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心跳声让孩子们对声音产生了兴趣,他们关注到了“心跳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提出了“为什么”的疑问。《指南》中指出,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学习的核心。因此,探究声音的活动,具有探究的意义和生活的教育价值。
2、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听过的声音
老师提出问题“你还听过哪些声音?是什么样的?”了解孩子们对声音的已有认知经验。
伟宏说:“开水龙头的声音,是哗哗哗的。”烁烁说:“放烟花的声音,是砰砰砰的。”涵翊说:“哨子的声音,是呜呜呜的声音。”诗涵说:“下大雨时,雨哗啦啦的。”棋棋说:“敲架子鼓的时候,是咚咚锵咚咚锵的。”舒涵说:“电视机里,有唱歌的声音。”郗郗说:“打雷时轰隆隆的,好响,好吓人。”杰杰说:“汪汪汪,是小狗叫的声音。”妤洋说:“我听过青蛙是呱呱呱这样叫的。”梓濠说:“我回老家时,听到牛是哞哞哞叫的。”
识别:
教师的观察 | 教师的支持策略 | 幼儿的已有经验 | 下一步学习的可能 |
从回答中看出,孩子们在生活中对声音有着丰富的体验,并能用语言描述各种不同的声音。 | 老师在倾听孩子们讨论的同时,帮助大家记录声音产生的来源,既顺应了他们对话题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提升经验。 | 从回答中看出,孩子们在生活中对声音有着着丰富的体验,并能用语言描述各种不同的声音。 | 孩子们对“声音”展开更多的探讨。“声音在哪里?”这为后续他们自主探究、寻找声音做了经验铺垫。 |
活动二:寻找声音
“寻找声音”的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在班级里、幼儿园里寻找和“记录”各种声音 。看一看,谁能找到不同的声音!
区域游戏的时候,思琪和鸿霖在玩台球,思琪说:“听!台球拍打的声音蹦来蹦去的。”在石头吧的时候,涵翊和伟宏拿起石头敲来敲去,边敲边说:“敲敲石头真好玩,还能发出脆脆的声音。”锦凡对烨烨说:“积木倒塌也会发出声音呢!”璐璐开心地对畅畅和涵涵说:“抓住气球的嘴巴,把空气放出来,还会有‘咻咻咻’的声音。”唯贻说:“我唱歌的时候也会有声音发出来。”奕琳说:“我敲鼓也有声音的。”家兴说:“我在音乐区和建构区的敲敲打打中发现了声音”。星河说:“我也来找一找声音,我发现画画的纸抖起来有‘沙沙沙’的声音。”涵翊说;“我来试一试,真的有‘沙沙沙’的声音呢!”在户外游戏时,诗涵开心的跳着说:“我们在蹦床上跳跳跳,蹦床就发出了‘砰砰砰’的声音。”
老师的话:孩子们带着好奇,在敲、拍、滚、摇、抖、跳中再一次感受声音的产生,这也使他们对声音有了更多的兴趣,也促使孩子们想要把声音记录下来,并在记录声音的过程中对各种不同声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画声音 :怎样才能把声音记录下来呢?孩子们通过讨论,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