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育心
宜兴市万石幼儿园 陈芳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已经是我踏教师讲坛的第十八个年头了,也是这几年的经验告诉我,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孩子的心灵,是教育走向成功的基础。一次家访的经历又告诉我,教育过程中要充满爱和期待,如果把一份爱放到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的班里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这个孩子叫做小凯。小凯不喜欢和人交流,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嘴里总是无意识地发出声音,总会不经意地去接老师的话,他不懂怎样跟其他的同学相处,其他同学也很少和他有互动,他还会多次去犯同一个错误。当我指出他的错误或者是其他同学指责他时,小凯总是“笑容灿烂”。不管对方说什么他都会附和,“是”“对”“好”这些都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我曾多次与小凯交流,多次与家长联系沟通,但是依然没有什么收效。
所以在学校开展“家访”活动时,我决定要去小凯的家里看一看。
晚上下班后,我与班级的老师一起到了小凯家。我提前联系了小凯的父母,小凯的父母表示非常欢迎老师来家里。我与陆老师进门时,客厅里只有小凯的爸爸妈妈和奶奶,爷爷在小凯的房间陪他玩玩具,此时,小凯的声音非常大。小凯的爸爸打开屋门,让小凯出来见老师,他的回答是“我在玩玩具”,后来是爷爷把他哄了出来。小凯的脸上全程挂着笑,出来后先是靠着爸爸站立,随后坐到了爸爸的怀里,这个过程中小凯与我没有眼神接触,哪怕是在家长提醒下说“老师好”时也没有看我一眼。当着家长的面,我跟小凯聊了几句,他依然是几个字“是”“对”“好”,稍长一点的话都是小凯 的爸爸轻柔地哄着他说出来的,这其中让我最受触动的一句话是“我很孤单”。听到这句话,我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心疼。我不断地安慰小凯,提到觉得孤单就来找老师,我可以陪他读书。在得知小凯在学象棋且喜欢跟爷爷下象棋时,我表示想让小凯陪自己下棋,这时的小凯 终于抬眉看了我一眼,说“好”。又聊了几句后,小凯就回屋去了。小凯回屋后,我向家长述说了小凯在学校的表现,小凯的妈妈说,小凯在家也基本一样,很少和其他人交流,喜欢看书,嘴里总是“振振有词”。小H询问家长,平时是否带小凯出去玩过,他跟其他小朋友相处是什么样的?小H的爸爸说他从不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表现得比较胆小。我跟小凯分析了同龄孩子之间相处的重要性,小凯的父母表示,也许是因为工作太忙,从小疏于对孩子的陪伴和关心,才会让他患上了孤独症,现在能做到的也只有工作之余多陪陪他。说到这里小凯的父母都沉默了,我仿佛感受到了一对父母的心疼与无助。我最终打破了沉默,她告诉他们,也许作为父母家人,能做到的不仅仅是静止的陪伴,我建议,希望他们可以尽量多带着小凯出去运动锻炼,带他去参加一些亲子活动,能够陪他和其他小朋友做游戏,多多参加集体活动,还可以带他去做一些康复训练。而在学校,我会尽己所能去照顾和帮助小凯。小凯的父母情绪高涨起来,不停地对我表达感激之情,仿佛我又为他们带来了希望。
通过这次家访,我们了解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情感等等,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家长也通过家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了班级的总体情况,更清楚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师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