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园地教师文章

幼儿不良行为的有效对策

发布时间:2024-12-09 08:02 栏目:教师文章 发布单位:宜兴市万石幼儿园 点击量:1659 【公开】

摘要:幼儿的不良行为产生于日常父母的娇惯、老师教育不力等,在具体事例调查的基础上,以幼儿园小朋友的不良行为为例,提出改正幼儿不良行为的阶段目标,并且总结有效对策,为老师、家长提供参考。幼儿教育阶段是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的习惯是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不仅仅体现于幼儿的学习习惯,还包括其他各个方面的习惯。作为幼儿教师,分析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寻求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本文从幼儿教育中不良的行为习惯入手,肤浅阐述了如何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不良行为习惯,有效对策

幼儿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民族的未来,幼儿教育在人的一生教育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对于幼儿教育阶段,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将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乃至直接关系到将来的学习有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入手,让他们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爱讲卫生的习惯,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习惯等等。对于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要实行有效的对策,帮助他们改正这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各方面都受欢迎的孩子。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不能引起教师的注意,甚至部分幼儿行为习惯已经影响平时的学习与生活。对于这些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差的幼儿来说,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种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与生活,妨碍他们的健康成长

1.早晨懒床的习惯。由于很多家长对幼儿教育不够重视,总觉得幼儿教育可有可无,有时因为身体等原因造成了幼儿经常迟到、早退、甚至不请假,这些原因造成了很多幼儿早晨懒床的习惯,特别对于冬天,很多幼儿懒床不到学校,一旦形成这样的习惯,造成了幼儿懒惰的思想。形成这样的习惯,纠正过来还是比较困难,甚至有反复的现象。作为家长,应明确孩子每天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晚上提醒幼儿主动睡眠,早睡早起习惯。

2.不讲究卫生的习惯。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于卫生习惯不是太理解,更不懂得卫生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幼儿不明白为什么要洗脸、刷牙的道理,甚至有些卫生习惯对于他们的身体有一些伤害,比如,幼儿对于洗头的习惯,往往操作不当,会将化学物质流入眼睛,造成疼痛,这样就形成了幼儿洗头就紧张的,甚至惧怕洗头。因此,作为老师,应该让他们懂得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让幼儿对洗脸、刷牙充满好奇心的初期,就开始引导、帮助他洗脸、刷牙,并对于造成伤害性的操作实践,有一定的预防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们会自觉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3.不愿上学。进入幼儿园初期,他们对幼儿园各种不同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但随着新鲜感的逐步褪去,他们开展讨厌上学,对于老师提出的要求和规矩,很多幼儿不能承受,从而造成了很多幼儿不愿意上学的念头。很多幼儿在进幼儿园一段时间后,不习惯这里的学习与生活,进入园口便大闹起来。孩子上幼儿园是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老师要教育他们不能像在家里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服从老师的管理,也不能独占玩具、必须有一定的约束力,老师要通过思想开导他们,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除此之外,幼儿还有其他类型的不良习惯,比如,偏食厌食的习惯;与幼儿不能友好相处,自我为中心;喜欢说谎的习惯;课内外大发脾气的坏习惯等等。

柯柯在幼我们班算是十分调皮的一个小朋友,相对于同学来说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突然打其他小朋友,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欺负同龄伙伴,不爱学习,甚至还常喜欢搞破坏、拆卸东西,做恶作剧,等等。他的妈妈为了改正他的这些不良行为,采取了很多的教育手段,但是都没有达到效果。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柯柯从出生后就有爷爷奶奶带着,十分宠爱。而他的父亲由于工作关系也时常照顾不到柯柯。孩子基本上由老人带着爷爷还有工作奶奶年纪大了身体素质也一般般,孩子因此就缺少管教,认为没有人能管我,形成唯我独尊的性格。

学期总目标:通过创设 老师的小帮手”的机会,渐渐加强柯柯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他的耐心、上进心;在活动中,正确处理孩子玩闹过程中产生的攻击性行为,积极表扬他的优点,肯定他的长处,使柯柯成为受同学们欢迎的好榜样、好朋友;通过家长交流、取得家园教育一致,并能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工作。

第一阶段目标、措施:1目标:增强柯柯的自控能力。2措施:通过教育观察,在课内课外班级活动中观察柯柯的一举一动,表扬他的优点,适当劝说他的缺点。第二阶段目标、措施:1目标:通过让柯柯表现自己优秀的方面,有目的地树立他在同学心目中的榜样地位,让同学亲近他、接纳他。2措施:不在同伴面前损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闪光点。

通过对柯柯的观察分析我们制定了目标与对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不免会有一些小问题与小矛盾,但是通过我们与家长细心的交流沟通,家长也十分积极地配合我们的工作。经过一学期家园共同的努力,柯柯小朋友的学习行为习惯有了大大的改变,一日生活中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不光是老师感到欣慰,家长看到孩子的改变更是开心,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肯定与认同。

一、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

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既源于幼儿思想,更多的还是家庭、学校、社会造成的。问题幼儿多有这样的成长历程:因多种原因,如不愿学习、害怕作业、害怕考试等,但由于学校、家庭及诸多原因,忽略习惯培养,导致不良现象没能及时疏导和纠正,幼儿就形成了厌学、纪律观念薄弱、师生关系紧张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内心既感到不安、恐惧,却又追求独立、寻求自我,情绪变得焦虑、无所适从,这些不良现象逐步形成习惯。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挖鼻孔、随手抹鼻涕、吮手指、不爱刷牙漱口、让家长追着喂饭、贪吃、爱吃零食、挑食偏食、经常剩饭、撒饭、边吃边玩、坐姿不正、不肯独睡、不爱收拾房间、过分讲究穿着打扮。言行方面的不良习惯:上课做小动作、一心二用、做事没长性、磨蹭、任性、不愿意做家务劳动、懒得走路、说谎、推诿、不受动脑、集体告状。幼儿心理方面的不良习惯:依赖性强、没有主见、不爱惜物品、怕生、对人冷淡、不关心长辈、不会分享。幼儿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良习惯:不宽容、没礼貌、不遵守公共秩序、爱插嘴抢话、捉弄人、爱吵架、侵犯他人。

二、相关有效对策

1客观全面地观察幼儿,找出其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教育孩子,最主要的便是因材施教,有些孩子攻击行为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其各种家庭因素、环境因素而引起的内心叛逆,或者其并没有认识到他的不当行为会给其他人带来伤害,也有可能是在电视或者身边大人身上学到的不良习惯,每一种原因引发的其攻击行为,应该对症下药,不能一概而论。2尊重儿童的身心,对待孩子要保持公平态度。孩子犯错的原因有很多种,有时候可能只是他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如果老师保持一颗公平公正又充满温柔、善良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孩子才能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那么孩子犯错的几率就会降低。3相信孩子,给予积极的期望。如果老师给予孩子积极的期望,那么由于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尊重与信任,便主动向其老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所以老师对儿童提出的期望应是具体的,并且应该表达出来。比如,老师们常说:我希望小朋友们都能成为好孩子。那么,怎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这就应该具体化,加入一些形容词,比如遵守纪律” “上课不说话,来对好孩子进行界定。4树立良好的榜样,鼓励孩子向榜样学习。老师是引导孩子发展方向的关键人物,老师的一个好行为将会引领孩子朝着阳光方向发展,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在观察老师、学习老师。如果老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了污秽之词或者暴力动作,孩子们也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从而增强幼儿间的攻击行为。5给予正确而明确的提示、指导。有时候,孩子犯错误,行为举止不妥,可能仅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他们的举动是不雅的,是会给其他人带来不良影响的,他们只是在效仿别人,身边的哥哥姐姐、老师、家长、同学等等。因此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提示和指导等等能够避免他们的错误行为,甚至走入歧途。通过各种榜样示范作用,提高育儿效果。

通过示范引领作用,能够教育其他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对于幼儿教育阶段,是培养他们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不仅要重视这方面的教育,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让良好的习惯伴随幼儿一生。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万石镇育才路12号     联系电话:13771365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