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善读者
学校: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班级:高二(1)
姓名: 周佳成 指导老师:董行洪
善读者,始乎博,终乎约。其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善于读书的人,开始时博览群书,到最后就从简专攻。读书,不在其多,而在于其精,在于取之精华,去其之糟粕。《论语·述而》中就讲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择书中极佳者为己之所用,此之谓善读。
古之君子立三业:立德,立功,立言。今我读书者当立三心:初心,恒心,进心。
做一个善读者,当立三心!立初心,追寻心中最初所向往的谓之初心。《张子语录》中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字字珠玑,针针见血。这是何等文人初心啊。对于我们去做一个善读者而言,初心又是何呢?有些人说:我们读书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对,又不对。从短期来看,读书的确是为了扩充知识,对付考试。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凡事都应当从长远的目光来看。读书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审美价值,在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之下,也可以提升读者的人格境界。《论语·学而》中讲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读书不是为了装点门面,附庸风雅。善读应是注重于个人修养,陶冶个人情操。做一个善读者,方向不可动摇,初心更不可迷失。
做一个善读者,当立三心!立恒心,持之以恒,芸芸奔跑谓之恒心。君子务本,本立而后生。古人很早就提出了,我们做任何事都应当做好自己的本分。如此才能有所提高。对于我们善读者而言,读书就是我们的本分。在老子第四十六章中曾讲到:“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着智力上的差距,这是天生而无法逆转的。水滴石穿,勤能补拙,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我们有恒心,哪怕披荆斩棘,哪怕披星戴月,都能够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想要去追寻黎明,就要在黑夜中奔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要到达山峰之巅,就要走好每一个脚步,我们不必去羡慕处在山巅之人。因为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想要一步步走向星辰,就要守住恒心,不能因一时成就而止步不前。鲁迅曾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如果我们一直躺在过去所取得的成就上,洋洋自喜。那么,我们所做的,不过是通过重复劳动而取得浅表化的光鲜艳丽的成绩而已。所以,作为一个善读者,应当守住恒心,勉力前行,不必在乎山林间的花花草草。因为在那至颠之上,是整个世界。
做一个善读者,当立三心!立进心,有其方法,有其目标,加之以努力谓之进心。作为一个善读者,有了初心和恒心,那么你的根基便已打好。剩下要做的便是锦上添花,去寻找善读的捷径。读书之法,以我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点。其一是略读。首先,选择一本适合于自己的书目。随意翻阅,理清主要关系,抓住主要内容即可。对其关键性语句加以评价,从佳句中领会自己的见解。其二是精读。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考出于吾之力。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精读不同于略读,他在句句贯通,字字落实,要求其多加以思考研究。所谓慢工出细活,阅读就是要通过细细咀嚼,方可成其大道。这就是读书之法。
此岸是迷失彼岸,彼岸是逃离,此岸是临渊断崖,彼岸是陌上花开。我们常常冀怀于未来,或沉思,或凝神。到头来才发觉,原来我们一直汲汲之所求的,往往就在眼前。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当你迷失自我,失去目标之时。不妨回头相望,放慢脚步,或许你所希望的早已经实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做一个善读者,当立三心,立三心者,当言之有文,行之甚远。只要我们能做到这几点,陌上便会花开,林间便会有枫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