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善读者
学校: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班级:高二5
姓名:孙浩文 指导老师:任艳秋
公元前七百年,中原的诸子摸索着治世的良方;公元前两百年,统一六合的绐帝把诸候的权力收归中央;年到隋唐,家贫子弟也可荣归天子堂;元末的一个晚上,一个平凡的家庭诞下一个不凡的孩子,日后其名朱元璋......我们都是历史的过客,我们都是时间的读者。
我们用文字记录时光,我们也通过文字解读时光。文字跨越了时间的沟壑,消除今与往的隔阂,传达着不同时光下的喜怒哀乐,当一段文字被赋予了情感,它便成为了书。我们是书中的读者,是那些故事中的看客。
我们读书,在书中汲取高深的哲思,在书中品味别样的人生。既为读者,唯有善读,方能大成。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而追根溯源,书籍虽为良师益友,但唯有良书方为益友,良药随苦口,但能救人于水火,良书虽劳神,但可济人于心灵。良书即为苦勤之始。道路选对了方向,才能走出阴霾,见到漫天星光。
求知的历程便是如此一条永夜的长路。我们都是这条道路上的旅人,奔跑着追逐大海与星辰。求知需勤奋,虽不必如苏秦那般刺股悬梁,亦无需似匡衡那般凿壁偷光但我们心中应有那份求知的勇气与决心。
早年对读书的渴望,造就了长安之上酒中仙的不羁与轻狂;少年时一心苦读的苏子也未曾料到多年后竟成一代词王;亡国之音中,后主回忆起陈年的过往,心中无限惆怅,殊不知三言两语抒情句,日后便是百世流芳;王云一生冥思苦想,扩充儒道心学又将其发扬;毛泽东少年对文学的痴狂,成就了后来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对知识的热爱,造就了他们的辉煌。
然而赵括勤学,却终是纸上谈兵,可观而无用。在“好”与“勤”之间,他差一丝通达,也差一个方法。
笔墨横飞讽千年之序,诗书之中见真章。觉醒年代的文人墨客,读书之时各显神通。周树人“跳读”省时省力,毛泽东圈点勾画读文周密,舒庆春则取书中印象付以哲思,化他人精华为己之灵感,由此笔耕不辍。是集“好”“勤”“达”“法”于一身的他们,以文字为干戈,唤醒无数的人。
待机彼四者于一身,读书若履平地,成功易如反掌。
可当我们真正做到这些,再回过神来时,我们已成书中的主人,自己人生的看客。
我们不仅仅是时光的读者,更是自己的读者,做自己人生的善读者,看窗外花开花落,感万物之轮回,听世中鸟啼虫鸣,叹天地之神奇,我们可以攀一座高峰,喊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豪言,也可以做一瞬幻梦,化为“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鲲鹏。春风拂过,清香徐来,便是“暖风熏得游人醉”。春雨润物,万叶生辉,恰是“客舍青青柳色新”。千年前的菩提树下,佛祖悟出了真言;千年前的道观之上,老君得道成了仙,如今,我们依旧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赞美世界的美好,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感叹世界的玄妙。东汉末年,诸葛通晓遁甲奇门,算尽机关,却没点燃最后的七星灯,百年之后,袁天罡与李淳风推演千年变化,预见未来天下事,学识书中来,大道心中悟。心中有书,万物皆可读。
佛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唯有被解读,万物才具有意义,我们的人生才变得多彩丰富,做一个善读者,读懂文字,读懂自然,才可读懂人生。
人生即如长夜,当你读懂天上繁星与明月,夜色的大道也会洒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