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善读者
学校: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班级:高二(6)班
姓名:高二(6)班 嵇思涵 指导教师:崔爱仙
持卷帙打破心灵的桎梏,于葳蕤蓊郁的文字密林中穿梭,钟灵毓秀之一花一叶,都似忧郁而带有旷世温柔的克莱因蓝,是忧伤情怀的救赎。在此刻,我就是以善读愈心的采药者。
漫步于幽静书阁,有目的,善选取,用方法,无数智者的思想在等着与我开怀对坐,共同雕琢岁月的光影。
书卷轻轻摇晃,送来唐风宋雨的青云。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乐天醉吟风流,诗寄白堤杨柳;“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少伯夜雨摆渡,洒诗酒一瓢泼;“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子瞻东风佐酒,棹江海唱春秋......千帆过尽走马过,追逐着与作者共情,寻迹追随且感悟,让我扎稳焦急的脚跟,共情他们留在诗句里的生命,实现从过去到今天的相遇,书卷亦轻拍我拥入它的臂膀,诉说何为温和,何为诗意。
书卷抖落思想,定如浩然宇宙般绚烂。
当下新闻媒体泥沙俱下,网络谣言甚嚣尘上。后真相时代这种畸形的舆论生态,让群众情绪的影响力超过事件的事实。翻开书卷,思想先哲们深邃睿智的话语给人醍醐灌顶之感。尼采有言:“随着舆论思考的,都是自己耳塞眼闭的人。”放弃思索,好用标语化思维轻易地对他人进行指责,这样的人已经中毒了。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知识越贫乏的人,越是拥有莫名其妙的勇气和自豪感,尽情放纵无知的热情。泰戈尔说过:“思想以自己的语言喂养它自己,而成长起来。”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散是一复读机,聚是乌合之众。
“吵架不用讲逻辑,讲逻辑那叫论证。”论证观点,就避免不了语言的输出,输出的精进离不开读书的依托,想要落实所汲取的,那就需要善读,从书中获取,在生活中运用。倘若那些把恶语充当武器的人,能够多读、好读,静思,在字里行间茁壮心智,愿意主动地了解事件的复盘,再去以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一定能在收到别人的反馈后,做到站在对立的角度思考一下,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综合分析问题,用良知权衡对错,避免逻辑上的“拼图谬误”。在互联网匿名背景中,就能遏制住自己内心的幽暗了。
书卷闪烁情怀,氤氲在半盏清茗淡香。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善读助力思想的觉醒,指引颠覆性力量,为中国近代风云变幻奏起回响。五四惊雷,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丢掉幻想,在读书求知、斗争实践中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被选择和确立;读书医愚,整风运动提高自身素养,使全党意志更加集中,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都实现,把人民生活的美好心愿,一一兑现;善读明志,立鸿鹄志,跳出个人小确幸,放眼时代大格局,在复兴路上以发扬踔厉的脚步踏出比太阳更光辉的征途。
如果甘愿做麻木无知的卑微青年,无意义式一目十行,甚至甘愿丢书堕落在社会底层,空无了文化底气,只怨生不逢时,这种人生经验的错位,导致人与时代的错位,终究难以立足,被时代洪流冲走,流离失所。
那么,想要做到善读应该避免什么呢?有以下常见的普遍误区。
省去了筛选的过程。如同果戈里作品《死灵魂》中的比什伽秋,嗜书如命,对书来者不拒,然而却因为毫无选择,毫无目标的阅读导致一事无成。要学会挑选内容,选书决定了读者能够接触到知识的高度,读书决定了读者能在这个知识层面吸收的深度。
仅把读书当做工具。现代物质文明里,“功利化阅读”盛行 ,“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愉悦意境竟在网络时代失了色彩,读书失去本味,不再能雕琢性情、积淀底蕴。
习惯接受浅层思维。“快餐式阅读”在快节奏生活的推动下,快速风靡全球,成为休闲时尚,人们经常不求甚解,排斥思考与想象,从而陷入走马观花的浮躁之中。
把自己囚禁在“信息茧房”。驳杂的信息让我们放弃了阅读纸质书的传统,利用短而不连续的时间片段进行“碎片化阅读”,琐碎的知识带来虚假的获得感,导致认知的浅薄,专注能力的下降和输出观点的不稳固、输出方式的无条理。
读而不思,指望照搬。书籍不该是禁锢思想的枷锁,应是开拓眼界,头脑风暴的工具。殊不知,窗外的月光是皎洁光华,被人偷进窗里的,却是空荡荡的一地白霜。不思则罔,怀揣废纸万千,毫无用处也。
所以切勿着急着读书。学会挑、赏、思、行,做一个善读者,深谙阅读之乐。走进斑驳着血色的年代里,目睹挣扎着沉沦,呼唤黎明《呐喊》的人们;在文字中感受慰藉,在荒诞与现实交织的日子里,到了《第七天》爱的重量也从未改变;在秩序之下的荒谬里渴望文字与爱,流浪的学者在荒唐年代使自己成为一本永不遗忘的书,我也愿意成为《华氏451》......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穿过时光的蟾光,是自己的,独特的。
看干山冰雪凝的云寒,望春江垂柳绕的月弯,善读者智的璀璨,宁静又金光闪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