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
高一(2)班 吕紫宁
月明星稀,老人出门,又看见少年站在路边。
还是口哨声,老人就走到少年身边站定。听着口哨声伴随着风声,远方的鸣笛声,摩托车驶过的声音,是夜晚时分一个人在东京的街上徘徊,来来往往的行人,车辆,好像怎样的景象在这一刻,都是孤独。
少年瞥了眼老人,又开始浅声低唱,声音里尽是温柔,却也让老人觉得遥远,觉得无法走进他。
老人想拥抱他,哪怕三秒也好。但他始终没有付之行动,只是叮嘱了句“早点回家吧”就转身离去。
少年是一对夫妇从南朝鲜带回的遗孤。
老人是早些年来到日本的陶瓷艺术家。
少年的养父母半年前在意外中去世了,少年很少说话,他的养父母说是因为童年的阴影而变得内向,老人却觉得,他是不愿向人打开自己的内心。养父母很忙,不经常管他,在学堂里也没有朋友,每天的移动路线就是家——学校。
偶尔,他还会走出家门,到老人家里去。
老人的家里摆着许多陶瓷,有的是那时从中国带来的,有时是来到这儿后自己做的。少年很喜欢,一到老人家来就盯着那些个瓷器看,简直是爱不释手。他们经常坐在院子里,喝着茶,老人给少年讲着陶瓷的故事,少年认真地倾听着,这大概是他最感兴趣的东西了吧。
老人很欣慰,也打心眼儿里开心,终于有一个和他志同道合的人,去一起欣赏这一份华夏名族的瑰宝。
自少年的养父母去世后,少年很长一段时间几乎不出门,老人很担心,便去敲了少年家的门。他敲了很久,门开了,出来了一个脸色苍白,面容憔悴的他,老人吓了一跳,还未等他开口,少年对他说:
“我能去你家坐坐吗?”
老人欣然应允。少年来到老人的家,坐下却久久不说话,只是又坐在那里看着柜上的陶瓷,老人也不吱声,在一旁安静地煮茶。
突然,少年说了句,“你不想家吗?”
老人惊得夹茶杯的夹子都掉了,茶杯碎了,一杯好茶也浪费了。老人回头看了看少年,发现他没有任何的动作,也不知是在问他还是在自语。他慢慢地收好残局,“我当然想我的家,我的祖国,但我已经一把年纪了,再也折腾不动游轮或飞机,只能在这异国他乡默默思念着。”
老人的眼眶湿润了,少年的目光也从陶瓷瓶上挪开,落在老人身上,逐字逐句,无比真挚地说道:
“我想去你的故乡,那个美丽的陶瓷之都看看,然后回到我的祖国,可能永远不会再回来。”
老人诧异了,说不出话来,空气中的沉默因子持续了几分钟,老人走出屋子,不一会儿抱了个箱子回来,交给少年,
“请帮我把这件陶瓷带回去吧,我不能回去,就让它代替我回去吧。”
少年接过箱子,郑重地点了点头。
几天后的夜晚,少年又吹起了口哨。不过这次,他没有再徘徊,而是坚定地,向前方走去。
临走时,老人给了少年一张字条,上面写到:
“愿你身在故里,心在东京。”
在少年的母语中,“Tokyo”东京是憧憬的意思,老人是想让他当这浑浑噩噩的前半生是场梦,此刻从这场梦中醒来,带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开始新的生活。
之后,少年在日记中写到:
“如行尸一具在东京醒来,
我明白是时候起程,
生活有时难以启齿欲说还休
但,醒来才能如同拥有伊卡洛斯之翼般,
如获新生。”
指导教师: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