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3) 钱悠悠
“教师能引领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由此可见善读之重要。在这个文化日趋重要的时代,我们应当争做善读者。
刘向认为读书可以使人身心健康,“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高尔基也曾给予高度评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像一把钥匙,能打开世界的大门,在这里,能让人看到人性的丑陋,也能让人看到人性的善良;可以看见花前月下,互吐衷肠;可以看见悲欢离合,福祸无常;可以看见人生起伏,潮涨潮落;可以看见赤胆忠心,血洒疆场;也可以看到朝代更替,天下兴亡……
所以善读有不可估量的好处。那么究竟如何善读呢?
俄国作家果戈里的名作《死魂灵》中的彼得尔希加,虽然嗜书如命,一见到书就埋头读起来。也不管这本书内容是好是坏,对自己有没有帮助。他读的一辈子的书,最终却一点收获也没有,就连一篇文章也写不出,沦为笑柄。因此,读书并不是很简单的过程,我们应当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读书是看似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其实却是人心与上下古今一切民族伟大智慧结合的过程。”我们要认真揣摩善读的技巧,努力在读书的过程中汲取有益的知识和学习方法。
读书要熟读精思。朱熹有言,“大抵观书须先关区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这便要求我们善于选择。浅薄的书读的多了,人也就习于表面,失去了深究的思维。像贴地滑翔的家禽,为一点儿小成就沾沾自喜,不见九天之上翱翔的雄鹰,肆意俯瞰大地的全景。所以书不求多,但须专功细读,如果只读不思,就只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
读书也要学以致用。如果不能将所读之书,句句用在自己身上,而是读书自读书,做人自做人,那读书有什么用?只有学行结合,才能不辜负你在读书上所消耗的光阴与精力真正的读书人,善于利用书本丈量世界的宽度,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我们在嘲笑孔乙己知道“茴”有四种写法的同时,也应注意死读书对读书人的残害。死读书,毁灭的不仅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可能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
明灯常作伴,益书常为朋。人的一生,与其碌碌无为,蹉跎韶光,不如与书为伴。做个善读者,读尽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