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种子快发芽!
1、课程背景
《指南》中科学领域对幼儿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亲近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经常带孩子们接触大自然,能激发他们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每个幼儿都有关于种子的不同生活经验,在探究种子活动中,是将幼儿各种经验进行梳理、互补的同时,更是触发他们自主学习的过程。
2、课程缘起
春天来了!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孩子们悄然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小草绿了;树木发芽了;花儿开了……新学期,又到了播种的时候。种植什么呢?孩子们观察到了我们的萝卜种子展示架上。
包包:“萝卜种子,我们种过了。”
张柏冉:“对的,我们再种一次萝卜种子吧!”
余芊乐:“我们可以种其他的种子啊。”
老师的话: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小班幼儿对自然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在自然环境中,教师捉住幼儿这一学习特点展开对种子的探索——《种子种子快发芽!》,让孩子们亲身感受,认识种子,了解种子的生长,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提供丰富材料,培养初步的动手探究能力,并在每一次的活动帮助幼儿梳理、总结经验。
3、课程网络图
4、种子大搜集
(1)认识种子:为了让孩子们对种子有更多的认识,我们进行了集体教学活动。
你说我说:
恬恬:“红豆的种子椭圆形的,像小球。”
骐哥:“玉米种子黄黄的,像我们的牙齿。”
朵朵:“芝麻的种子小小的,扁扁的,像小雨点。”
榴莲:“向日葵种子就是瓜子,炒一炒就能吃了。”
(2)观察种子:孩子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的方式,发现了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不同,摸起来的感觉也都不一样。
①你说我说:
芯芯:“青菜的种子是棕色的、小小的,看不出来青菜的样子。”
奥利:“玉米的种子上有白白的东西。”
小宇:“这个豆子长得像月亮。”
乔乔:“我发现这些豆子上都长着“小嘴巴”。”
②讨论:我们种什么种子呢?
乔乔:“可以种黄豆。它是放在水里的。”
小棋:“我们就种玉米种子吧!”
宸宸:“绿豆好像也是在水里发芽的,我们也可以种。”
③这些种子会长成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哇!原来一粒粒的小种子,是那么神奇啊!
5、种子的秘密
“种子长大了,真的会这样吗?”“那它是怎么生长的呢?”从幼儿的发现中引导幼儿发现重点问题进行整合,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活动。
①种子的结构: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等这些专业的词汇就这样悄然地植入孩子们的心中。
②种子的生长过程:种子是由种子期——发芽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成熟期的六个过程生长的。
③种子发芽需要什么?:种子发芽需要土壤、空气、雨水、养料、温度。
小小的种子大大的学问。
6、种子发芽记——失败、重启
(1)种植:他们对亲手种植小种子、照顾小种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期待,种植活动开始啦!
“种植的时候先要挖个小洞洞,把种子放进去,再浇水。”
“种子要埋在泥土里才会长出苗苗和发芽的。”
(2)观察:第一次种植:孩子们十分关心种子宝宝,我们也发现小朋友来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去看看种子宝宝有没有发芽。但是在有一次晒阳的情况下,忘记拿回而导致种植失败了。
第二次种植:“老师,老师,我们的绿豆种子终于发芽啦!”越长越高!
种子收获啦! 瞧!我们的豆芽收获啦!
老师的话:孩子们并没有气馁,吸取了前面的经验,在第二次的种植过程中,利用已经学到的本领,知道豆芽刚开始的时候在出芽和子叶张开之前是不需要阳光的,可以靠豆子里的养分发芽,等到子叶张开,也就要阳光了。终于前方传来好消息“老师,植物角的豆芽发芽了。而且我们的豆芽收获啦!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种子都在静待发芽,孩子们的观察也在继续。
7、期待、盼望——多元衍生
在对种子的成长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后,我们和留在区域角的种子宝宝做起了“游戏”。
(1)我和种子做游戏:数字是几,就放几粒种子。
(2)种子的用途:种子有哪些用途呢?
榴莲:“玉米种子可以做成爆米花。”
小棋:“黄豆可以打豆浆。”
言言:“绿豆可以发豆芽。”
朵朵:“绿豆可以发豆芽。”
种子是个宝,让我们看看种子还有哪些用途呢?
(3)种子的书籍——种子旅行记
我们一起来看“种子旅行记”,了解种子的传播途径。
原来啊,除了我们播种,小种子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旅行方式把自己传播出去……
其实,我们还阅读了很多的绘本呢!
小小的书本,大大的学问!
(4)寻春
许多植物都长出绿绿的嫩芽啦!有的的深绿、有的淡绿、有的嫩绿……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5)压花:瞧!我们的小手多灵巧啊!
《指南》倡导要尊重幼儿主体性、兴趣和学习的需要,在一个安全舒适、温暖有爱、合作互动、理解和鼓励的环境中的学习,领域之间的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整合、灵活拓展和创造的学习,以及幼儿园与家庭多方面资源密切合作的学习。
“种子种子快发芽!”课程始于孩子的兴趣,从认知、对比、种植等探索活动中我们和幼儿共同探索获得了丰富快乐的体验。对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有了新的思考,相信幼儿的学习能力。班本课程的形成使幼儿形成了积极主动、好奇好问、大胆探究的学习品质。体会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的成就感。同时通过课程孩子们体验到了农民伯伯种植的辛苦,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水果和食物。作为教师,我们还需不断地探索科学的知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正所谓,自然角中的小世界活教材有大智慧!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