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中学阶段亦是树立正确三观,坚定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中学教育中结合新时代发展的基本情况,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是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立足于新时代的发展特点,充分结合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对新时代中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探索,最后从主题班会、学科融合以及多样化活动中展开了促使中学生信念教育的实践和思考,希望能够以此来培养意气风发好少年。
关键词:新时代;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引言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所秉承的特殊精神气质,通常情况下,它不仅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的心灵与行为,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那些具有优秀品德的人在国家的发展,民族的繁荣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反之那些信念不够坚定,品德不良的人必定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中学生正值意气风发的年龄阶段,此时的他们拥有一腔对未来的热情,拥有一颗期许美好明天的心,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引导中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进行解读和贯彻执行,必定能够促使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坚定信念,获得前进的无限动力。
一、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理想信念实际上是理想与信念的合成词。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可能会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通俗地说,信念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理想信念起到了指引人生奋斗目标、提供人生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的重要作用,那么理想信念教育是什么呢?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理想信念教育定义为:教师引导学生在对理想和信念的概念进行比较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之后,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中所采取的能够促使学生树立并坚持正确理想信念而采取的引导过程及措施。
二、新时代中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在新时代中,教育教学对中学生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当前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理想信念,这就导致了其在成长的过程中意志力弱,一旦成长遇到困难便消极应对,例如,无法有效面对学习的压力,受到挫折的时候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任性而为,目的性差,为此,在新时代的中学生教育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其一,能够促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能够让高中生人生的转折时期对自己的前途有较为明朗的看法和分析,能够让高中学生在多元化的时代中坚持自己的初心,锻炼坚强的意志,并让中学生在面临人生困惑的时候能够以辩证的思维来认识暂时的困难,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克服困难,获取收获。
其二,引导中学生在多元思潮的影响下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为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兴旺而奋发前进。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各种思潮充斥于社会之中,中学生因为三观并未完全定型,因此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极其容易受到影响,为此,展开新时代中学生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便可以引导中学生在多元思潮之下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者。
三、新时代中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措施
新时代中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自我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措施进行了探究:
(一)主题班会,树立正确三观
树立正确三观是新时代中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抽象思维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对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理解已经达到了较好的程度,但是在行动中却还比较欠缺,主要原因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一定的氛围,为此,教师可以借助课堂之便来开展主题班会课,以便于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良好氛围的浸润下树立正确三观。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懂法系列活动”的主题班会课,让学生在班会课中对法律的内涵、法律的意识、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然后在了解的过程中逐渐树立正确的法制观,以至于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对法律有更为全面的认识,能够从现在开始,用法的理念、法的内容、法的思想来约束自己,帮助自己懂法、知法、守法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三观。
主体班会课是中学阶段教师针对学生就理想信念教育而展开的主要引导活动,实践证明在这一引导活动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来营造良好的氛围,也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设定合适的内容来促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三观,为期将来坚定理想信念而打下基础。
(二)学科融合,渗透德育教育
实际上,在中学生成长的历程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这不仅能够让学生逐渐习得良好的品质,还能够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进一步的习得更为全面的知识和技能。而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学习知识、技能以及各项理论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在引导其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应该主动与学科进行融合,促使德育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
比如,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通过在这一门课程中逐渐渗透德育教育的理念来进行促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守信念。比如,在《成长的节拍》这一部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成长的过程中如何来面对困难进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明确理想与信念的重要性,进而逐渐形成积极上进的美好品德。
道德教育无处不在,道法课程是中学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教师利用其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共同性,促使其与道法课程进行融合,这不仅能够促使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更能够让其如何进行理想与信念的坚定。
(三)多样活动,做好四有少年
学习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成长与发展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因此,在中学生的理想与信念的教育中,教师应该积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多样化的活动来促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争做四有好少年。
例如,凭借地域优势,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周培源故居领略伟人风采,让他们在伟人思想的感召下争当热爱祖国,做理想远大的好少年;可以根据学校教学的发展情况,举行中考出征壮行仪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争当上游,努力学号知识文化,让自己的身心均得到有效的锻炼;可以组织唱响新时代红歌献祖国合唱比赛、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演讲的系列活动,旨在促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之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并逐渐加强集体主义思想。
社会在发展,新时代需要综合素养极高的四有好少年,因此,在中学教育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教师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的情感意志得到有效的提升,让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完善和坚定。
结语
综上所述,理想信念教育是当代中学生教育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主动树立正确三观、主动进行德育教育、主动去争做四有好少年,时刻准备着为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发展而服务,因此,在新时代中,中学生需要坚定信念和理想,做意气风发好少年。
参考文献
[1]杨秋月.“互联网+”时代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研究[J].知识经济,2020(16):156-157.
[2]李虹霓. 新时代中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路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3]谭文才.坚持立德树人 提升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