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认知的课程资源,本文首先阐述了如何对小学英语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形式两个方面所进行的一度开发,接着文章又从总结提炼一度开发中所出现的优、缺点乃至优质生成等元素的角度简要阐述了如何进行课程资源的二度开发,指出了一度开发是二度开发的基础,而二度开发则是对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再优化,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生成
一、前言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认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成为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直接开发者,并且能够根据所处的地区环境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发出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特征的内容健康和内涵丰富的课程资源。
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要求实际上是赋予了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改变教材内容的一种权利,当然,对于这种权利也做出了相应的“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实际以及教材实际”等等之类的界定。在实际教学中,可供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原料有很多,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敢于实践的心,那么这些能够提升教学质量的课程资源便不再稀缺。
二、对课程资源的一度开发
由于牛津版英语教材中存在着的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所以从立足于教材的角度来说的话,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本身就为我们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平台。一度开发的具体含义就是立足教材本身,以优化或改变教材部分内容以及运用新式教法或学法为主要手段,使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加适应学生实际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浅层次的课程资源的开发。
1、课程教材开发必须贴近学生生活
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学生的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生活既包含有大众化的共性色彩又具有家庭化的个性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现行的英语教材内容必然有一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因此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的时候一定要将“贴近学生生活”作为重点进行体现。
例如教师在对6B Unit 5 The seasons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考虑到A部分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通过listen、read、say三种手段围绕“季节与气候”这一主要话题展开学习,其中“天气的询问以及应答”是学习的重点内容。但是在教材中,谈论天气的对象是纽约这个城市,而纽约对于小学生们来说显然是非常陌生的,因此教师结合本教材中的重点单词countryside,从网上下载了本地区的著名景点善卷洞和竹海的四季照片,让学生从感受家乡乡村美景开始,为下面的讨论纽约的天气做好铺垫。
2、课程教学形式必须符合学生兴趣
如果说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是对教学本身的一种内在优化,那么对教学形式进行开发则是对教学本身的一种外在包装,包装的主要目的是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进行完美组合,以使我们的教学尽可能的从内在到外在都能够相对容易的被学生所接受。
例如教师在对6年级下册Unit 3 Asking the way(Part C)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针对“问路”句型这一重要知识点的复习,教师设计了“外地游客到宜兴旅游迷路”这样一个情境,分别请三对同学进行会话表演。最后一对学生并没有按照前面两对学生的那种“站起来对话”的简单套路来进行表演,他们非常重视这样的表演机会,并做了充分的准备,表演过程如下:
学生甲(带着太阳帽和墨镜,背着书包)不停地东张西望着,一幅焦急不安的神情。
(快步走上前来)生乙:Can I help you ?
生甲:I'm lost .
生乙:Where are you going ?
生甲:I'm going to Yixing City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Yixing City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
生乙:Ok ! Go along this street , and then 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rossing .
生甲:How far is it from here ?
生乙:About two kilometers or so .
生甲: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help .
生乙:You're welcome ! Where are you from ?
生甲:I come from Shanghai .
生乙:Welcome to Yixing ! Bye !
生甲:Thank you ! Bye !(互相招手道别!)
一般来说学生们在进行此类对话表演的时候,更为关注的是将课本上的标准语言准确的进行复述,也就是“由坐着说话改成站着说话”,而对于承载语言对话的“语言环境”的营造毫不重视,几乎可以用忽略不计来形容。当学生们被这两个同学的仿真对话表演深深吸引并全神贯注聆听学习的同时,教师也从学生这样的对话表演感受到在运用这些带有表演性质的方式进行语言学习的时候,必须要强调语言环境的营造,在合适的语境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和理解语言的运用,否则就是一种简单低效的复述式学习。
三、对课程资源的二度开发
对课程资源的二度开发实际上是在一度开发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主要是根据对教材内容和教学形式的一度开发之后的教学实际中所出现的一些教学优点、缺点、乃至那些无意之中的“优质生成”的总结和提炼后所进行的一种“去劣化,更优化”。
例如,当笔者在进行“Is it your…?”句型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度开发,也就是将所提问的物品尽量的与学生身边的物品相联系,譬如随机的将学生的铅笔盒、字典、书本乃至挂在教室墙壁上的学生创作的字画等等。当笔者按照这样的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说了几例之后忽然发现教室的地面上粘着一块学生吐掉的口香糖,正当(笔者是班主任)笔者想就这种不讲卫生的行为进行口诛的时候,教学的敏感让笔者忽然意识到这不正是最为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吗?以此作为进行“Is it your…?”句型学习与运用的抓手其学习效果必然出色!于是教师赶紧理清思绪,指着地面的口香糖,运用相关句型问道:“Excuse me,is this your Chewing gum ?”坐在旁边上的一个同学赶紧站起来面红耳赤的大声声明:“No!”,教师随即根据该学生的回答进行新句型的渗透:“No,it is not your Chewing gum。”并随之在黑板上进行了新句型“No,it isn’t”的板书,接着笔者又指着另外一个学生问道:“Is this your Chewing gum?”,这个学生非常灵活,能够清楚的东西教师的意图,他的回答是:“No,it isn’t my Chewing gum!”……
在这次教学之后,笔者将这一课堂生成与之前笔者对教材的一次开发相结合,提炼出这种“天然去雕饰,妙手偶得之”的生活教学法,主要的原理就是从看似无意之中发现的非常细微的但又非常贴近学生行为实际的事件或者话题入手,渗入教学内容,在一种“寻找”或者是“探究”亦或是“辩论”的心理环境下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潜移默化中学生就掌握了学习内容,学习效果非常优质。
四、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一些浅显的体会与做法,尽管笔者将自身对小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分成了“一度”开发和“二度”开发,实际上其根本的要义就在于对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以使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能够被绝大多数的学生所适应、所乐于接受,进而提升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 钱艺. 积极引导 发展思维——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校园英语(教研版) , 2011, (12)
[2] 邢鹤婵. 精心设计小学英语课堂导入,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现代交际 , 2011, (11)
[3] 於游. 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校园英语(教研版) , 2011, (12)
[4] 陈秀玉. 巧设情境,激发兴趣——谈村小英语教学情境的创设. 考试周刊 , 2011, (80)
[5] 谢晶. 小学英语快乐教学之我见. 学周刊 , 2012, (01)
[6] 郭红莉. 利用学生生活经验 提升英语教学效率.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201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