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深入实践才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才能加快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年一度的技能大赛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它可以将课堂上抽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际操作中,在激发学生职业兴趣、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大国工匠精神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徐杰是机电学院联五19数控班的学生,也是学院电气安装与维修技能兴趣小组的成员。经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和持之以恒的训练,徐杰已在2021和2022年间连续两次获得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荣誉;在2022年中更是以二等奖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国赛集训选拔,创下了学校电气安装项目的最好成绩。
成绩的取得是徐杰和指导老师一起拼出来的,干出来的。在这两年中,他们师生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假期和课余时间,全身心投入到比赛的训练中。他白天训练技能,晚上钻研理论,真正体验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内涵。 每当劳累和寂寞的时候,老师总会给予安慰和指导,家长也送上鼓励和支持,学校与家庭,学生和老师,大家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最终凭借着所有的付出,收获了荣誉。
其实,手捧今天的荣誉,回想走过的历程,徐杰也是百感交集。刚加入兴趣小组的时候,他还是二年级的学生,也和每届新加入的学生一样,兴奋而迷茫,期待又畏惧,他不清楚未来的方向是什么,不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从接触接线和装配开始了学习;在摸清每个人的兴趣和特长所在后,师生一起为每个人明确了参赛方向。然后,“魔鬼”训练便开始了,每一名选手都拥有老师为他制定的详细训练计划,徐杰也一样。
每天早上8点开始,下午3点结束,这是专攻接线组装的一个训练过程;然后,拆掉,准备第二天再来;晚自习,一千多道的理论题还在等待他们,无数次的理解和反复的背诵,才能攒够他们走上赛场的勇气。
连续两年参加省赛,对于徐杰来说,更多的是来自心理的考验。前一年比赛结束,还未彻底调整放松,后一年的备战又要开启。还记得2021年的时候,徐杰的参赛项目在赛前一个月接到通知——赛制改动,比分加大。本是提供现成的程序,改动为选手自己编程,这样的改动无疑是难度极大、挑战极高的,徐杰来不及多想,也来不及犹豫和彷徨了,在老师指导下,他当天便开始突击训练,学习编程,即使遭遇了废寝忘食之后编写的程度依旧是漏洞百出,他也没想过放弃,因为此时,他已经拥有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站在技能的舞台上,展现职校生不一般的风采。
如今的徐杰,正紧张于国赛的集训,他更加珍惜这样的机遇,因为他要相逢这个项目的顶端人物,去学习,去见识,去寻找更高的目标,去成就更美好的自己。他要以自己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的脚步,带动更多的职校学生,展现承点启面的作用,为真正形成人才辈出、群贤毕至、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职业教育新局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