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结合本学期市教研研究重点方向和十周年园庆活动,我园于5月17日中午开展了教师基本功技能比赛——益智区游戏材料设计比赛,活动旨在强化教师专业素质,为教师提供一次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提高教师根据班本课程主题设计益智游戏的能力。同时通过此次评比活动,为幼儿益智区提供更多有趣的游戏材料,促进幼儿在益智游戏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师在《指南》精神的指引下,通过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观察分析,结合自己班本课程和幼儿年龄特点进行研究设计有趣的益智区游戏材料。
好的环境与优化的课程充分联结,将会展开有效的学习体验。环境创设时不只是关注环境的丰富,更考虑的是幼儿在其中留下怎样的活动痕迹,并在日积月累中获得怎样的能力发展。
前期准备中,教师们寻找构思选择多种材料,设计了具有操作性、趣味性和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益智区游戏材料,和班内孩子一起商讨研究,进行反复操作,并且设计出富有童趣和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操作记录表。
现场展示中,参赛老师从设计的游戏材料:科学性、操作性、安全性和参与性这四个特性进行熟练的演示,介绍与孩子共同研究设计的益智游戏材料。老师们能结合《幼儿园数学领域教育关键精要》书中对于各年龄段幼儿的关键经验的目标进行思考设计,还分享了孩子们在益智区中专注、快乐的精彩游戏片段,她们精心设计的游戏材料的实用性、趣味性显而易见。
充足的益智材料是开展区域活动的基础,材料的品质更是区域活动质量的前提,教师们搜集素材大胆创新自制区域材料,认真观察区域材料投放后,发现了幼儿与材料、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出现的问题,对材料及时做出修改与调整,促使益智区的游戏活动得以高质量提升。遵循自制益智玩具材料教育性、科学性、适宜性、创新性、实用性、趣味性、简易性和安全性等原则,老师代表作为大众评审分别从材料设计及现场演示等几方面进行综合打分。
最后,吴园长对本次比赛进行了点评,对益智区的材料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托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关注孩子年龄特点,材料能够体现一物多玩,从而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孩子们在益智区“玩中学、学中玩”,充分体验益智材料带来的快乐,能主动学习建构认知经验。
通过本次益智区游戏设计评比活动,教师思想的火花在瞬间碰撞,不仅强化了教师们科学专业素质,提供一次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更是提高了教师根据班本课程主题设计益智游戏材料的能力。以幼儿为主体的益智材料的制作活动,不仅为孩子终身学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而且对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正确理念落到实处更具意义。后续,老师们根据孩子的发展需求,在益智区中设计、投放更多有趣丰富的游戏材料,从而促进孩子们在益智游戏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供稿人:湖滨实验学校附属幼儿园 刘倩)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