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玩家】No.11— 我们的“菇”事
一次午后的散步,孩子们在地上发现了白白的蘑菇。
洛洛说:“老师老师,这白白的是什么啊?”
欣欣说:“长得像伞一样呢!”
阳阳说:“是蘑菇吗?为什么是白色的呢?”
苗苗说:“它怎么长在地上啊?”
教师的思考:一次散步,孩子们对于蘑菇产生了好奇,《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我们充分发挥蘑菇这一教育资源,以蘑菇的种植为切入口,跟随幼儿的兴趣,开启“蘑菇的种植调查之旅”。
蘑菇大调查
一一说:“老师,蘑菇有毒吗??”
家家说:“长得像伞一样呢!”
万望说:“老师,我蘑菇长在哪里呢?”
种植蘑菇前,孩子们对蘑菇有太多的疑问了,于是,我们先对蘑菇进行一次大调查。
从这次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生活中可食用的菇:平菇、金针菇、猴头菇等,还有一些不可食用的菇:白毒伞、牛肝菌等。
蘑菇长在哪里呢?它们有的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木头上、有的是人工栽培在木屑、棉米子壳、甘蔗渣、麦秆等基质上。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调查记录了这么多有意思的发现,大家一起分享着、讨论着,很惊喜、很开心!
教师的思考:孩子们虽然见过、吃过蘑菇,但对于蘑菇的生长过程却一无所知,到底蘑菇是怎么长出来的?我们种什么蘑菇呢?应该怎么照顾小蘑菇?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而这些问题恰好就是一个个我们实施教育的探究点,孩子们要通过细致的观察,耐心的等待才能发现蘑菇成长的秘密。所以我们买了种植蘑菇的菌包。
等待蘑菇生长记
(1)认识菌菇包
在种植蘑菇前,小朋友们分享讨论着自己喜欢的蘑菇的名字:榆黄蘑菇、平菇、金针菇.....原来菌菇大家庭有那么多成员呢。最后,孩子们经过商量选择了最适合在园种植的菌菇包——平菇!
孩子的话:原来圆圆的、长长的东西叫菌包,里面有豆粨、玉米芯、麸皮和棉籽壳,还有很多菌种。
(2)给菌菇包安家
哈哈说:“老师,蘑菇放在哪里呢??”
阳阳说:“放在教室吧,这样我们都能看到啦!”
轻轻说:“放在洗手池,蘑菇要水的!”
对于蘑菇的家安在哪里,孩子们有自己不同的意见,柜子里、厕所里、走廊上、阳台上……寻找了好久,大家终于决定在城堡外楼梯口的植物角里开辟一块新天地——“蘑菇菌的家”。
通过观看种植视频,孩子们了解了蘑菇的种植方法,我们选择了开口种植,便于大家观察、体验!
(3)我来照顾小蘑菇
亲爱的小蘑菇早上好呀,孩子们早早地来到幼儿园,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给小蘑菇浇浇水,看看它长大了没有,细心呵护它慢慢长大!
经过两个礼拜孩子们的精心照顾,经常给蘑菇晒太阳和换水!今天早上来到幼儿园后就惊喜地发现长在袋子里的两个蘑菇包分别已经长出了好多细小的小蘑菇!孩子们把菌菇包拿到教室里开心地摸摸看、讨论着,对长出的小蘑菇充满了兴奋和好奇!
蘑菇长大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呢?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把自己心中蘑菇的样子画了下来!
哈哈说:“我觉得它会长得很大很大!”
阳阳说:“蘑菇会长得很长,还有好多小伞!”
第一次种植的孩子们,特别认真、特别小心,他们每天都会记录小菌菇的点点滴滴......发现长高了、长大了、变颜色了......只要有变化,孩子们就会用自己的图文并茂的方法记录下来,餐后等空余时间,他们会津津有味地并和同伴交流,特别自豪和骄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知不觉,孩子们记录下了菌菇的整个生长及变化过程。
恩恩说:““好可爱啊,像一把小伞一样。”
往往说:““我要把它画下来,我可会画画了。”
感受收获的快乐
经过漫长的等待,星期一早晨,孩子们入园,就发现蘑菇突然长大了!
俊俊说:“你们快来看!小蘑菇长得好大啊!”
洛洛说:“哇!好神奇啊!”
苗苗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蘑菇!”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大家都很兴奋!经过讨论,我们决定请小朋友们把蘑菇带回家,品尝一下蘑菇的美味!
小班幼儿对生活中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从无意中发现蘑菇,展开了课程的序幕。从发现蘑菇——认识蘑菇——呵护它长大——品尝蘑菇。他们一直是活动的主体,牵引着整个活动过程。老师作为引导者,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点,让孩子成为课程的主人。通过家园共育,让我们的主题探究活动更加自主,有效。
(供稿人:宜城中心幼儿园 卢艳)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