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暖阳晴空碧,微风散漫研修浓。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好课堂”建设,提高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11月24日,李银芬名师工作室走进张渚小学教育集团,开展了“‘双减’背景下语文‘好课堂’研讨”专题活动。
团队发力,研磨“好课堂”
好酒需陈酿,好课需研磨。在准备期间,张渚小学、太华小学和丁山小学的语文团队基于宜兴市小学语文好课堂的标准,经过多次的研讨,引领执教的老师反复试讲、不断修改,精心雕琢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李银芬导师也携工作室成员对执教老师的课堂教学作出细致的指导,并提出新的思路,不断完善、打磨教学细节。
精彩展示,实践“好课堂”
本次研讨活动中,三位老师通过各具特色的课堂实践,让语文要素落地,切实转化成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第一节,执教《青山不老》一课的是来自太华小学的张文蕴老师。张老师在教学时,根据略读课文的教材特点,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紧紧抓住“奇迹”一词,采用项目化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聚焦大山深处的植树老人,感受并赞美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在作业设计方面,张老师紧扣当前“双减”政策要求,布置学生课后阅读,给学生提供了探索与实践的空间。
第二节课由张渚小学唐爽老师进行了《四季之美》的教学展示,唐老师紧扣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进行课堂建构,以优美的教学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充分让学生以情读文,以心会文,感受到动静结合的美好,展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
第三节,来自李银芬名师工作室、丁山小学的顾雪勤老师生动地展示了《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顾老师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品读感悟中初步了解鲁迅其人、其作品,进行语言的积累运用,呈现了让“学”站在课中央的好课堂样态。
思想碰撞,评议“好课堂”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堂教学展示让所有听课老师沉醉其中,意犹未尽。
下午,李银芬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和张渚小学教育集团语文老师齐聚一堂,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大家各抒己见,碰撞出精彩的思维火花。
张渚小学毛敏鸣、工作室成员许静逸和王琦三位老师重点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取舍,课堂问题的架构和课后作业的设计等方面展开深入点评,肯定了老师们对学情的准确把握,对教材内容的精当取舍,从而落实语文要素,真正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深度。
他们高度评价了执教老师课堂教学中浓浓的语文味,回归语文教学本质,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语言的训练点、思维的训练场。
名师指点,探究“好课堂”
随后,无锡市名教师周旭红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向着儿童言语生命成长的方向——核心素养关照下的“指向儿童”的好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专题讲座。她质朴平和的话语如同一杯淡淡的清茶,耐人寻味,启人深思。
周老师强调了语文教师要重视建构“基于儿童精神表达”的课堂,要注重唤醒儿童的言语天性,挖掘他们的言语潜能,彰显儿童的言语智慧,放飞孩子的言语灵性,张扬孩子的言语个性,引导儿童入情入境,表达有条有理,让儿童在课堂上言之有物,言之有色,言之有法。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带给老师们的是一场高阶的思想盛宴。相信周老师求真务实的教育理念,必将成为无形的精神力量,激励老师们成为教育路上的筑梦人和实践者。
最后,名师工作室导师李银芬充分肯定了三位执教教师的教学素养,特别肯定了三堂语文课的教学建构和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将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巧妙地落实到每一个言语学习和实践的环节中,真正做到了让语文“好课堂”落地生根。
特级教师李银芬特别强调了学生学得好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好课堂”,教师应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语文课堂要上出语文味。她还谈了她自己心中的语文好课堂的模样:静静思考,让学习真正发生;汩汩流淌,让言意精准产生;朗朗读书,让情感肆意激昂;娓娓展开,让过程完美融合。并对以上几点作了简要的阐述。她还希望与会的语文教师继续在好课堂的研究之路上诗意徜徉。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是教师们专业成长的梦。本次活动为我们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睿智的思想,鲜活的课堂,蓬勃的团队,照亮了语文前行之路,为大家的专业成长赋能加速度!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