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都知道“学无止境”,作为教师,作为教育者,我们甚至不进则退,应当不断学习,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我们的教育先驱,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在中国和外国都有重要的影响,即使到现在对我们的教育事业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于是,这个暑期,我认真拜读了《陶行知文集》,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悟:
1、坚守教育理想
作为教育者,首先我们要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坚守坚定的教育信念,要把做教育当作终生的事业。当今社会,不乏有一些老师只是把这个职业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或半途而废,或敷衍了事,并未做到尽心尽力地教书育人。这样的态度绝不可取,这样的老师多不可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为最有可为之事。”作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我们要守护好教育阵地,首先要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其后才能用心育人,传播优秀的知识与文化,改良人之天性,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国之栋梁之才。
2、关怀热爱学生
在我看来,陶行知先生崇尚的教育方式是一种爱的教育,爱学生,爱知识,爱教育,爱人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给教育者的职业信条,强调的是无私奉献。而因为有爱,才能做到“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的孔夫子便是这样的老师,一生诲人不倦,以至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人之将至,堪称天下老师之典范。作为老师,我也应当热爱我的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了解他们是基础,倾听他们的声音、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是途径,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才干是归宿……曾经的亲身经历也敦促着我、鼓励着我——爱的教育足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人生,甚至成就一个孩子的美好未来。
3、忠于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教育源于生活。“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要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即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这样,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外,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进行社会实践,如:开展“小小推销员”活动,为家乡特产代言;做做小导游,带领他乡人游览家乡的风光,领略家乡的文化;当当小小艺术家,自编自导自演一场文艺晚会,歌颂家乡、歌颂祖国……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走出课堂,走入生活,使学生的知识脱离课本,化为实际。
……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其教育理论的内涵也是十分深刻的。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来说,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财富,是值得不断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的宝贵经验。他和他的教育思想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教育之路上不断探索、摸索前行!
阅读书目:《陶行知文集》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