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南漕小学

菁菁校园校园风采

【书记校长谈德育】聚焦“教联体”协同育人 四招着力共绘“同心圆”

发布时间:2025-03-05 11:01 栏目:校园风采 发布单位:宜兴市南漕小学 点击量:1865 【公开】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著名学者边玉芳说:“家校社协同育人就是要还给孩子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让每个孩子呈现出灵动的模样”。南漕小学大力推进家校社“教联体”建设,落实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育人责任和协同机制,增强协同育人共识,提升协同育人实效,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

南漕小学书记、校长  史志军

F:wxWeChat Fileswxid_b2xo81e2qqmo22FileStorageTempb648c68a6cdf561ee2559767abaeec0.jpg

每一个孩子起初都是一颗小幼苗,他们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既离不开社会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引导下的社会性成长,又需要自我教育(经历根“深”、干“直”、枝“繁”、叶“茂”、果“硕”)磨砺下的自我发展。如果说自我教育是内因,社会教育则提供了内因发展的情境、土壤和价值引导。

一、丰实载体建设,打造教联体协同育人平台

(一)以“品格提升‘心’赋能”为载体——树品牌。我校积极探索和建构小学生“心”动赋能品格提升的体系和路径,探索新时代学校德育实践创新,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上新的台阶,培养学生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E:2022.7月开始资料南围墙品格提升布置品格提升5大类图片真爱真爱1IMG_7881.JPG

E:2022.7月开始资料南围墙品格提升布置品格提升5大类图片专注恒心1ac89b7a723490c15fa8ae1ae6ff3c5ef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二)以“民族团结共同体”为切口——显亮点。我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扎实有效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通过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学生的心灵。

E:2022.7月开始资料南围墙品格提升布置品格提升5大类图片真爱真爱1IMG_7887.JPG

E:2022.7月开始资料南围墙品格提升布置品格提升5大类图片真爱真爱1IMG_7899.JPG

(三)以“红色基因代代传”为路径——强实效。我校充分利用宜兴市革命纪念馆、新四军太滆抗日根据地、“八烈士”墓、黄土寺村红色文化等基地,加强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D:2024年党建2024.3.1黄土寺活动a54f601794c2a60ae1ecfa8b4b76b3d.jpg

F:wxWeChat Fileswxid_b2xo81e2qqmo22FileStorageTemp4f6d1b3858f184ada05c354c454e46b.jpg

 

二、凝聚家校合力,创新教联体协同育人机制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影响深远。学校与家庭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反馈孩子学习生活情况,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如担任家长志愿者、家长开放日活动等,增强对教育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教联体协同育人模式为家庭教育带来新契机,家长积极融入,与学校、社会携手,为孩子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助力孩子茁壮成长,共同开创教育美好未来。

D:2024.1德育11.28家长会文案照片1.jpg

D:2024.1德育“润心”行动邵月家访c10b17d0677c60c10b948aa6b18d292.jpg

三、延展德育场域,搭建教联体协同育人基地

在当今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教联体协同育人模式正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而校外基地建设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我校与后洪村、马庄村、漕东村共建劳动实践基地;与黄土寺村、戎耀证章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华东石材市场、南漕村共建德育项目基地;与宜兴市博爱家园儿童成长中心共建“身心健康”项目基地。教联体协同育人整合了区域内多方教育资源,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我校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优质的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E:2023年支部工作戎耀征章馆集体照4B322853-0C77-4A8D-BCFB-2ACD03CE4FEE-50828-00002157AD136BCB.jpg

D:2024年党建各类照片8293c7d6b642a14bdfa9a26a2862ecb.jpg

D:2024年党建各类照片1e14fa117904d1df9a3aad8ec5737c0.jpg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zoO1lianD7bs9TibQN9t5P1nwxmgqOk1mq4uQ4CW5dILoUHetAwvS9LFPW67ib63NktWaxqWNyXuSjeG5xkskKiaQ/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四、筑牢心育防线,赋能教联体协同育人实效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下,教联体协同育人模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构筑起坚实的保障。我校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目前有3位教师取得国家级心理健康咨询师证书。教联体协同育人打破了学校之间的壁垒,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心理教师能够汇聚力量,共同研讨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通过联合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为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不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这种模式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业上取得进步,更能助力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绽放光彩。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zoO1lianD7ZyC5ElphSmDjQO8ib63UDRKiazf2jzgO08BJ3UdKVib5LibEqHVU8K0gVicNiarmUqD5kZ1rNqBn48gThw/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我校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社会资源为纽带,“四招着力”扎实推进家校社“教联体”协同育人建设,使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与协同育人工作机制落地落实,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万石镇申兴西路26号宜兴市南漕小学     联系电话:0510-879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