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南漕小学

菁菁校园师资队伍

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9 15:26 栏目:师资队伍 发布单位:宜兴市南漕小学 点击量:9164 【公开】


 

 

 

摘要新课标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教育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生素质拓展的科目在教学中的受重视程度逐渐增加,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在教学观念和教育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教师要积极寻找解决途径,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音律的感知能力。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兴趣;激发与培养

 

引言:

当前教育模式下小学教育的重点不只是语数英等主要科目,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学科也在蓬勃发展。音乐的发展已经有了长久的历史,以优美的旋律和富含创作人感情的歌词创作出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能够在不同的时期引发听者的强烈共鸣。教师要利用音乐的独特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1.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1.1教师观念转变不及时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学校在对小学科目的安排中主要教学精力在语文数学和英语科目上。部分音乐教师受此观念影响,再加上部分学校的音乐教师聘用门槛不高等因素,教师在教学中付出的精力不能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以课本中教学内容为主,教学模式单一,对学生音乐课的要求比较松散。学生只学会了唱歌,其他音乐相关的技能涉及不深或是只有一个表面印象[1]

1.2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

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念,认识到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教学工作中的引导者和研究者。在当前音乐教学中,部分教师还保留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主动探讨知识的活跃因素。在这种教学模式的长久影响下,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探索欲望降低,产生音乐课只是听歌的错误认识,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1.3课堂气氛枯燥

一部分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重复教学歌曲练习,完成基础教学目标。对音乐的其他教学功能利用率较低,教学手段缺乏创新,枯燥的音乐教学环境和单一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不到音乐中储藏的巨大能量。部分受教学条件限制的学校,电子钢琴是大多数音乐教师的唯一教学工具配置,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乐器种类很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效果。

2. 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缺失,教师教什么音乐,学生就长什么歌。在教学中学生的选择性很小。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歌曲演唱的技巧性和节拍练习,对于音乐的创作过程和背后想要表达的深层情感介绍一笔带过。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表明他们喜欢听故事,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充分掌握和利用,阻碍了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很少,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够和谐,课堂氛围不浓厚。教师对多媒体等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率不高。部分学校的经费不足以支撑更换教学设备,教学设施落后。学生在被动学习中逐渐失去对音乐学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2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学校对音乐学科的错误认识导致在对音乐教师招聘中设置的门槛不是很高,教师的专业性不够强,对乐理知识和乐器的使用能力有限。部分偏远地区的学校,则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教学,教师配置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的音乐教师师资配置亟待更新,专业素养需要提升。学校对音乐教师定期组织培训,外出交流学习的意识不强,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及时更新。

3. 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措施

3.1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比如在苏少版四年级《我的祖家是歌乡》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外婆的澎湖湾》,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问问学生对高山族了解多少。学生对于许多少数民族的了解很少,教师要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一下高山族:高山族在我国的台湾省,他们能歌善舞。然后可以利用网络视频,向学生展示一下台湾省的美丽风光,高山族的人文生活和风土人情,介绍一下高山族的音乐风格。我国的国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在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和服饰风格还有音乐风格各不相同,教师无法用课堂直观展示的内容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及网络资源,在音乐教学中扩展知识,打开学生的视野,看到自己生活之外的世界的丰富多彩。对于课本中的“杵乐”和“杵舞”艺术表现风格有更加直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也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对我国的风土人情有了更多了解。

3.2 构建趣味性教学情景

音乐来源于生活,音乐中不同的声音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我们在生活中听到的鸟鸣,池塘里的蛙声一片,甚至雨滴滴落的声音,都可以构成音乐的一种元素。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建立音乐和生活的联系,在生活中发现音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比如在苏少版四年级《浪花里的歌》教学中,教师问学生几个问题:你认识几种鱼?你觉得哪些鱼很漂亮?在你的印象里,有以鱼为元素的歌曲吗?通过学生各种不同的回答,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鳟鱼》。学生一定不会想到鱼也可以成为音乐创作的素材,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教师可以在课件中放一幅鳟鱼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一下今天的主人公。教师在教学生欣赏歌曲《鳟鱼》时,可以先播放一遍歌曲,让学生感受一下整首歌。然后在第二遍播放的时候,让学生根据歌曲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和节奏的强弱,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这首歌中都有哪些生活元素,歌中小鳟鱼的生活是愉快的还是紧张的?让学生根据几个关键词:鳟鱼,流动的河水,阳光,微风,结合这几个关键词想象歌曲描绘的画面,然后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脑海中的场景。

通过对不同乐器的节奏强弱,感受到鳟鱼刚开始惬意的生活和被渔夫捉到后的挣扎与作者的担忧心情。

3.3设置游戏环节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造活泼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引入游戏环节,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对音乐歌曲的学习兴趣,通过有趣的表演参与到歌曲学习中。

例如在苏少版一年级《青蛙合唱团》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以做旁白:池塘里来了几位客人,你听,是谁来了?然后学生在台下模仿青蛙叫:呱呱呱!接着让学生的青蛙扮演者上台来,向台下的观众打招呼问好:大家好,我们是新来的邻居们,我们是能吃害虫的小青蛙,呱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发出不同年龄的青蛙的声音,或细嫩或粗哑。学生也要模仿青蛙的动作,走路时蹦跳着。伴随着青蛙歌,学生要根据歌曲中的小青蛙和老青蛙分唱,在小青蛙唱的时候一边呱呱叫一边向前蹦跳一步,在老青蛙唱的时候一边呱呱叫一边向前蹦一步,根据歌曲的节奏强弱,弱的时候跳一小步,强的时候跳一大步,直到歌曲播放完毕,看哪支青蛙队伍蹦的最远。游戏结束后,失败的队伍要合唱这首歌,并伴随着青蛙的动作边跳边唱,这样在游戏中让学生感受到参与的快乐,也练习了歌曲的节奏强弱表现。

3.4引入乐器教学

改革后的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增加教学元素,通过引入教学乐器,根据小学生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心理,让学生实际学习一下不同乐器的使用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乐器的发声方式和弹奏技巧,在演绎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增加课堂趣味性[3]

比如在苏少版三年级《拨动的琴弦》教学中,本章节主要是介绍了芦笛和竖笛两种乐器。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竖笛,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听一遍要学习的歌曲《雪绒花》,然后进行演唱。在学生学会这首歌曲后,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竖笛,先给歌曲简谱划分拍子,然后教学生竖笛的演奏指法,进行音阶练习。竖笛演奏除了指法之外,最重要的是吐音的演奏方法。教师要注意教学生学会吐音的技巧。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自由练习,对于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再次讲解,确保每个学生在初级学习中掌握竖笛的正确发音方式,打好基础。在初次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求成的让学生学会演奏整首歌曲,选择两句最具有代表性和练习需要的节拍即可。在教学结束后,可以邀请几位学的好的同学进行展示并给予奖励。在学生接触乐器的过程中练习了音乐的节拍韵律,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我还在低年级的课堂上加入了口琴的学习,相对于竖笛而言,口琴的音准的稳定性较好,对于小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唱好歌谱的音准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那么口琴稳定的音准性对学生学习唱谱无论在听觉上,还是在实际的演唱方面,针对唱准音准都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3.5结合流行音乐教学

如今的音乐风格发展快速,不同风格的音乐类型百花齐放,大部分学生更喜欢流行音乐。教材中的音乐风格和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密切,学生对课本中的音乐类型兴趣度不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的音乐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选取适合小学生学习的音乐歌曲。

比如在苏教版四年级《飞翔的翅膀》教学中,教师在歌曲《飞吧,飞吧》教学后,要引导学生感受到作者借助小鸟表达的情感:要从小努力,发奋学习,勤劳向上。在音乐中蕴藏是感情是丰富的,这首歌曲《飞吧,飞吧》是告诉学生要抓住机会,努力奋斗,不要后悔。而一首流行音乐《隐形的翅膀》中的歌词在不懈努力后我看到自己梦想成真,借助隐形的翅膀不再害怕未知的风浪,飞向遥远的未来,同样传达了在努力奋斗后会获得光明未来的含义。教师要适度引导学生把书本音乐和流行音乐进行对比,从而更好的感受音乐传达的感情。

3.6开展音乐实践性活动  

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学到的知识鉴赏音乐,辨别音乐,学会使用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4]

在一学期的学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内进行音乐文艺汇演活动,把学过的歌曲进行乐器划分,通过课余时间进行排练和合作,经过音乐教师指导,在文艺汇演中展示自己一学期的学习成果。教师也可以录制视频把学生的表演发给家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掌握的新本领感到骄傲和自豪。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在音乐歌曲中的鉴赏能力,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养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活泼,愉悦的教学氛围,解放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万石镇申兴西路26号宜兴市南漕小学     联系电话:0510-879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