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精神,提高体育活动质量,,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4、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三、组织机构
组长:吴海斌 副组长:冯国华 储建良 束益勋
成员:全体教师
体艺综合指导组:
组长:崔晓华 储福祥 李金鹏
成员:全体教师
四、活动形式
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周的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第一节课与第二节课和下午第一节与第二节课之间进行,时间各为30分钟。采用合操和分组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合操以班级为单位,分组活动是体育课程标准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大纲对学生的年级要求,安排进行活泼多样的游戏、身体素质练习、器械练习、小篮球基本功练习等内容。
(一)场地划分
见附表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及活动流程
1、晴天:
A、上午:
(1)进场:3分钟
当响起《运动员进行曲》时,各班依做广播体操的形式进场
(2)体能训练(跳绳、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坐位体前曲)/冬季长跑
(3)解散(《运动员进行曲》)
B、下午:
(1)进场:3分钟
当响起《运动员进行曲》时,各班依做广播体操的形式进场。
(2)各班由班主任组织做篮球操及基本功练习或者游戏
(3)各年级在指定场地分组活动。(每次从学校推荐的活动中选择二~三个内容开展活动。)
(4)解散(《运动员进行曲》
2、雨天:
室内徒手做《新建小学花式篮球操》
每次从学校推荐的活动中选择二~三个内容开展活动。(《哦, 课间十分钟》等校园歌曲)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各班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五、大课间活动考核办法
根据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要求学生全员参与,体育老师到场指导、班主任到场协助。为提高活动的实效性,现将查评方法公布如下:
1、班主任到场(2分)。
2、班级学生全员参与(2分),95%参加得2分,90%参加得1分,90%以下0分。
3、按指定地点活动(1分),没有到指定地点活动不得分。
4、按指定内容活动(2分)
活动组织好得2分,无组织自由活动的不得分。
5、进出场步伐整齐、有力(2分)
步伐整齐、有力得2分,否则不得分
6、活动纪律有序(6分)
有1人次不守纪律扣1分,扣完为止。
六、说明:
实施大课间作息制度,目的是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请全校教师切实提高认识,把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雨天活动推荐
(1)开火车:全班学生在座位上坐好。游戏时,大家有节奏地鼓掌。教师先起头向大家说:“我的火车就要开!”大家齐声问:“往哪里开?”教师任意选一地名说:“往北京开!”大家又问:“谁来开?”教师任意报一个学生的名字说:“某某开!”被叫到名字的同学立即站起来接着说:“我的火车就要开!”……照此一一进行。如被叫起来的同学说错了,或者卡壳接不上,就请他表演一个节目。然后游戏继续进行。
(2)传口令:将全班学生按座位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教师分别告诉各组排头各不相同的一个口令,如“学习”、“好朋友”、“少先队员”等(各组所传口令的字数要相等)。游戏时,教师发令后,各组将口令一个接一个向后传,最后一人听到口令后,立刻站起喊“到”举手示意。游戏以先喊“到”,又没有传错的队为胜。
(3)拍拍手:两人面对面坐好。活动开始,拍一次,动作(1):两人在胸前击掌一次,接着右手对拍一次;动作(2):两人在胸前击掌一次,接着左手对拍一次;动作(3):两人在胸前击掌一次,接着两手背、手心各对拍一次。拍两次:动作(1):两人胸前击掌一次,右手对拍一次,再击掌,再右手对拍一次;动作(2):两人胸前击掌一次,左手对拍一次,再击掌,再左手对拍一次;动作(3):两人胸前击掌一次,两手背、手心各对拍一次,再击掌,再两手背、手心各对拍一次。拍三次,拍四次、拍五次……照此方法进行,对拍的次数越多越好,如中途乱了节拍就算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4)传球比赛:以座位纵向排列为组,每组准备一个球(足球、排球或橡皮球),全班同学坐在原位。游戏时,听到发令后每组第一人将球从头顶传给后面第二人,依次传递,直到每组最后一个人,看哪一组快。同样也可用转身向后的方法进行游戏比赛。
(5)猜猜他是谁:全班学生按座位分成四组,每组选一个猜者蒙上眼睛站在本组前面。游戏开始,大家边唱“小猫小狗刺猬,请你猜猜他是谁?”边拍手和本组同学任意调换座位,唱两遍后坐好,猜者走向本组去摸座位上的任何人,猜猜他是谁,猜对了就与被猜者互换角色,没猜对可再猜,三次没猜对就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然后另换猜者。
(6)指部位:甲、乙两人面对面坐好,甲用一手指按住自己的鼻子,另一手前举,被乙的同侧手握住;乙轻轻在甲掌心击一下的同时,喊出头部或面部器官的名称(如眼睛、眉毛、耳朵等),甲则迅速用手指指到该部位。指对了,双手交换角色;指错了,不交换。
(7)猫捉老鼠:全班学生座位上坐好,每人的双手都伸进课桌的抽屉内。选一个学生扮“猫”,让他站在黑板面前,背向大家,游戏时,教师分别交给3—4个同学能发出叫声的老鼠玩具一只,让他们扮作“老鼠”,然后扮“猫”的学生转过身体,在座位行间的过道上来回走动,老师不时地说:“小花猫,小花猫,听听老鼠在哪叫?赶快把它来捉到。”于是拿老鼠玩具的学生就捏响玩具,使之发出“叽叽叽”的叫声。这时,“猫”要根据声音去捉“老鼠”。捉住后,就由被捉者担任“猫”的角色,教师重新分配扮“老鼠”的人,游戏继续进行。如果“猫”三次捉不到“老鼠”,就请“猫”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8)顶沙袋对抗:游戏时两人一组等距站在课桌之间,面对,两脚开立,每人头顶一个沙袋,两臂前伸,两人双手手掌相对。两人用力推,被推出桌外者判失败,胜者得1分。
(9)织布机:游戏者两人一组,分成若干组。分别站在课桌之间,两人面对站立,手拉手,一人全蹲,另一人站立。蹲者迅速站立,站立者迅速下蹲,形成一蹲一起有节奏的起伏。在规定时间内,哪一组蹲起的次数多,哪一组为优胜。
(10)谁的臂力大:在教室里,按座位分两人一组,游戏者面对面,做好拜腕子的准备,两名游戏者用力设法把对方的手臂压在桌面上,取胜者得1分,然后重复游戏,在规定时间内游戏结束,看哪一名游戏者得分多。
另外还有击鼓传花、画鼻子、游戏棒(挑小棒)、棋类等活动。
场地规划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