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悲鸿实验小学

教师园地教师文章

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课堂

发布时间:2021-06-04 16:30 栏目:教师文章 发布单位:宜兴市悲鸿实验小学 点击量:4323 【公开】

摘要:数学作为主科,学生必须理解与吸收每堂课的当堂内容。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把教学内容讲透,提高教学课堂。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小组合作精神,明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四个方面谈谈教学课堂如何提高。


关键词:兴趣、合作、教学目标、生活实际

随着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高,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把握好自己与学生的角色,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在数学课堂上面,教师应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生活经验的作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经验的思维碰撞,同时,可以激发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先设立好教学目标再预设好教学目标有关的问题。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数学知识水平,通过提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改变被动接受,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并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

1.创设问题情境多样化。可以利用身边的例子进行直观的问题创设,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某些例子,引发学生思考探究。也可以在学生以前学习过的例子上进行修改来创设问题条件,这样容易引发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产生思维碰撞。

2.问题的创设要能解决教学难点。少数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当中可能会产生不理解之处,所以教师应当把握好教材,熟读教材,对教学过程当中可能产生的难点进行掌控。对学生的难点设立问题,能够引发对问题的探索,从而一步步解决难点。而且在问题情境下,学生主动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

3.创设问题针对教学目标。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分析、解决问题。通过有效的提问可以使得课堂生动有趣味,学生对数学更感兴趣。问题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可以使得提问更有针对性,更好地解决三维目标。

二、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1.《数学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小组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恰当地运用合作交流来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可以使得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得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得知识。这样课堂可以变得生动活泼,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发言。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在讨论问题时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产生不同答案。

2.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同,从他人的观点中往往也会得到一些启发,互相借鉴,从而共同探究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在小学的课堂上往往有些同学急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不愿意聆听他人的意见。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聆听别人的意见,在听取了他人的意见后如何改善自己的想法。要清楚,完整地阐述自己的见解,学会大胆地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


三、明确教学目标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这四个目标这是一个密切的有机整体,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它三个目标的实现为前提。所以目标需要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在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教材内容以及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而确立教学目标。

2.在实施教学目标的过程当中,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得教学目标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适应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三维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设定,给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创设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课堂预期效果。

3.在三维目标当中,老师往往会忽视情感目标的培养。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教师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课堂也许会变得更加有效与活泼有力。

四、联系生活进行教学

1.把教学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回忆,并对新的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促进课堂学习。比如让学生观察生活当中有哪些容器,这些容器的容量又是多少。在简单的周期这一课当中,在学生了解了周期概念之后,例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周期现象。观察物体这一课当中,学会通过用小木块搭建生活当中常见的物体,进行直观地学习该课内容。

2.学会把教学内容迁移到生活中来,进行内容结果的检验。观察教学出来的生活是否与生活实际相符合。这样的迁移,让学生有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领域,有助于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进行一些生活上的数学活动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比如让学生上街去买菜,就是将数学上的加减运算得以运用。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将自己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利于熟记有关数学知识,并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实践能力.

充分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总结生活经验,提高综合能力,有利于课堂上学习更加有效率。

问题可以引导思维,教师恰如其分地提问往往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对学生层层深入地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提问过后及时鼓励学生,并作出批评指正。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于提出自己的疑惑,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学会讨论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味。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与生活进行联系,通过生活经验进一步探索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积极处理问题的好习惯。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屺亭街道河东路300号     联系电话:1381225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