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悲鸿实验小学

教师园地教师文章

探索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实践

发布时间:2021-06-04 16:35 栏目:教师文章 发布单位:宜兴市悲鸿实验小学 点击量:4071 【公开】


宜兴市悲鸿实验小学 徐燕斐

摘要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大中小学延迟开学,适逢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方式为学生汲取知识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模式。所谓的微课,顾名思义,就是指微小的课程,这一课程主要就是针对学科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通过微课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这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并且还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微课应用实践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当前不少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及模式,而且在传统的信息教学模式中,教师也过于重视软件的操作性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很少有交集,课堂显得枯燥乏味,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激发出小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还会让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打击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也不利于信息素养的培养。由于信息教学方式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无法满足现代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需求,导致整个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比较沉闷,而单纯的技术操作又显得更难以掌握[1]

第二,小学生本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也有一定的异。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自身在学习基础、理解能力以及受教育水平等多方面都各有不同,这也就导致每一位小学生自身信息技术知识水平也有所异,而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很难根据学生之间的异性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以至于部分基础比较薄弱的小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信息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对于重点的技术操作更难以掌握,而有些计算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则会出现重复性学习的情况,这样就导致信息技术的整体差异性越来越大

第三,小学教师在信息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通常情况下,小学教师在教授学生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时,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就会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而教师也难以把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也不能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神态表情,判断出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情况,以至于学生对重难点信息技术知识无法全面掌握,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了整个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2]

第四,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为了有效预防控制疫情,所有学校都延迟了开学时间,各地组织了优秀名师进行网课教学,但小学信息技术因其需要学生上机操作,自己探索的特殊性,实时网课教学显得不太现实。

二、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与实践的有效途径

(一)发挥出微课自身的效用,激发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

小学教师若想将微课有效应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之中,就要减少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应用,正确认识微课这一教学方式,并明确其自身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将微课本身的实际效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增加信息技术教学的吸引力,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调动。基于此,小学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时,需要对小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点、认识水平以及理解能力等多方面,同时还要结合微课本身的特点以及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设置出合理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及内容,以此引发出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热情,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比如,小学教师在教授学生运用WPS文字中的艺术字功能时,可以先将普通汉字字体变幻成绚丽多彩的艺术字这一过程制作成微课,再让学生对微课内容进行观看,利用直观、具体、形象的视觉感受激发小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好奇心,让他们学习艺术字的设置产生强烈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适时向学生讲解艺术字的设置方法并演示操作步骤,并引导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际操作,就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相关信息技术知识的记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小学生喜欢的颜色或者其它事物,设计微课教学,以此提高教学效果[3]在教学画图中的《填充颜色》时,椭圆填充颜色的模式有多种多样,单纯演示给学生看,很难有直观的视觉冲击,如果有效运用微课提前做好各种填充模式的效果呈现,那留给学生的是惊叹,从而在内心产生迫切的学习动机,这样在讲解比较复杂的填充模式时,学生会更认真,自己在操作时就会有更大的成就感,从而学习信息技术产生正向的需求。

(二)借助微课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效帮助

对于微课而言,其自身具有较高的针对性,这一特点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特别在疫情推迟上学期间,微课的帮助对学生尤其重要。因此,教师在将微课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将其自身的针对性充分的发挥出来,以此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平台,进而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比如,小学教师在教授五年级花朵缤纷时,知识点众多,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分析绘制花朵的整体思路,再将绘制角色、设置造型中心点;如何运用图章、重复执行和旋转绘制出一朵花;如何在屏幕上随机绘制出五颜六色的花这些知识点分别制作成微课,逐层推进,有利于学生逐个击破难点,直至顺利完成整个程序的编写。在学生进行文档的编辑与修改这一信息技术知识时,可以将文档内容的编辑方法以及字体设置等这些信息技术知识制作成微课,并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对相关计算机操作知识进行相应的自主学习,教师还要根据这一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操作作业,让学生根据微课中的相关知识内容,有效完成相关的操作任务,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也能够提高学生自身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进而提高整个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因此,小学教师要加强对微课应用的重视,并使用多种方式提高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借此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海波.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实践探析[J]. 作文成功之路(上旬), 2017(11).

[2]朱振伟[1].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实践[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1).

[3]黄月娥.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J]. 新课程(中), 2017(11).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屺亭街道河东路300号     联系电话:1381225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