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暑假时间,我们共读《和孩子们一起高质量成长》,读到“以儿童为中心的集体活动和大型活动如何开展”这一章节感受颇多,以下是我读后的感想。幼儿园的活动多数是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集体教学活动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和本班的实际情况而开展,需要教师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变化教学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随机调整活动组织策略。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效率就成为我们幼儿园应该长期研究、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要想集体教学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了解孩子,包括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已有经验、兴趣需要等,从而确定切实有效地设计教学对策。 2、教材研究。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案前要认真研究教材,掌握好“知识与技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其次,教师了解意图和知识结构,了解不同层次孩子的学习要求,解决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等。要编写一份好的教案,要求每一位教师能吃透教材,全面了解孩子的知识现状、能力现状,还要了解课标、大纲等,光靠一个人的思维去考虑可能不足,还需要集体备课组的群体力量。 3、教学活动采取的形式。我们不仅要注重课案设计的生动有趣,还要注意设计时要有孩子们听的,要有孩子们看的,要有孩子们想的,要有孩子们做的,更要有他们创的东西。听的、看的均是教师的新授知识部分,而想的、做的、创的才是孩子们对新知识获得的过程,是教师对传授新知识巩固的过程,是孩子们反馈所学知识的过程。 二、集体教学活动的实施也有很多的的技巧,当我们教师设计好课案之后,就进入了“导演”的环节,我们的孩子就是“演员”。1、教具的使用。作为教师应当充分考虑什么样的教具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什么样的东西又能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我认为,实物教具和动感教具最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孩子毕竟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还不曾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的水平他们对事物的认识通常是建立在第一印象的基础上的,因此如果用一些抽象的符号来代替某一样物品。2、教学活动取的形式。我们不仅要注重设计的生动有趣,还要注意设计要有孩子们想的,要有孩子们做的,一个活动的指偶,一个活动的新知识获得的过程,是教师对传授新知识的过程,更利于让幼儿产生兴趣,更利于吸分享截屏的注意力。 总之,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作为老师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区实践思考,我相信,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