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新天地幼儿园

>学校首页>教师园地>教师文章>内容详情

奇妙的螺旋线之旅(二)

发布时间: 2021-12-02 08:57 发布单位: 宜兴市新天地幼儿园 浏览量: 3830 【公开】

宜兴市新天地幼儿园 朱玲

从开学初孩子们在“大舞台”的彩带表演中发现了螺旋线之后孩子们一直对螺旋线的问题非常的关注。之后我们还带着孩子们通过亲子大调查的方式,去了解生活中能找到的各种各样的螺旋线。在调查表的分享中孩子发现蜗牛的背壳、树桩、花朵、漩涡瓶中等地方都能找到螺旋线。

观察地点:大(2)教观察时间:2021年11月

观察对象:大(2)班幼儿

注意一:

晨谈活动活动中,糖糖在《生活中的螺旋线》调查表分享讲述中说到:“我在电话线和漩涡瓶中找到了螺旋线。”漩涡瓶中的螺旋线这一答案引起了其他幼儿的注意和兴趣,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梓豪说:“什么样的瓶子是漩涡瓶呀?”宝宝说:“原来我们的科探区里漩涡瓶的,但是我没有看到螺旋线呀?孩子们对漩涡瓶里的螺旋线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了解漩涡瓶里的螺旋线,我们在班级的科探区里投放了7只漩涡瓶区域游戏开始后,糖糖和宝宝等5位小朋友立马进入科探区拿出漩涡瓶。梓豪激动地说原来漩涡瓶有点像沙漏糖糖说:有点像锻炼身体的哑铃”、宝

宝说:还有点像小葫芦哦,但是它不一样的地方是漩涡瓶里有许多的水


6e2751314d7c277b85a05133a2bf5c0b6cc4928da8336a4ef189aef69e6b36   

识别一:


   《指南》在科学活动的目标指出:“大班的孩子要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刨根问底,”这几个都是聪明能干的孩子,遇事爱动脑筋,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在集体活动中也能自信、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发现问题时,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且能探索活动中努力去寻找答案。

回应一:

从孩子的探究精神出发,作为老师,当发现了孩子们新的兴趣点时,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和孩子一起分享有趣的发现,并一起寻找答案,较好的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我们也及时表扬了孩子们的新发现。

下一步我们打算,进一步引导孩子进一步探究漩涡的秘密,并初步学习科学活动中的多方位观察,并尝试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鼓励幼儿大胆地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让孩子们的思想产生碰撞,激发更多新奇的想法。

注意二:

孩子们有的是第一次拿到漩涡瓶,有的孩子在中班时的科探区里接触过,知道用上下摇的方法可以制造出漩涡。于是,榜样的力量开始发挥作用了,孩子们通过相都用上下摇的方式变出了漩涡。芃芃激动地说:“快看瓶子里的漩涡就像彩带变出的螺旋线一样,都是一层一层圈起来的。”糖糖也赶忙说:“我觉得我的漩涡像一个漏斗”。宝宝立马也参与讨论中:“我觉得我的漩涡像只小猫。”

  

16b0dfb4810311067fca6ea91f577ff33eeec79081240da103c9e73b38e430

大家纷纷被宝宝小猫吸引了注意力,只见宝宝从漩涡瓶的下面像上看,于是,孩子们也效仿了宝宝的观察方法,拿起手里的漩涡瓶上下摇了起来。孩子纷纷还把自己观察到的漩涡的样子记录了下来。这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哎,为什么宝宝看到的你们看到的不一样呢?”多多立刻说到:“因为他看的地方和我们不一样。”我也及时告诉孩子们:“没错,多多说的很对,我们观察东西的时候要学会多角度观察,可以上下左右从不同的方位都观察一下,肯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哦。”孩子们又都专注的观察并记录了起来。

 识别二: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中班来说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大胆并正确地讲述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在学习品质方面,孩子们专注、乐于思考也能主动向同伴模仿学习,这些都给作为老师的我带来了很大的惊喜。回应二:

继续孩子探究有趣的漩涡,能发现除了左右摇晃漩涡瓶可以产生漩涡外,其他还有许多有趣的方法都能产生漩涡。同时转动速度的快慢是不是也会对漩涡的形成有所影响呢?

在整个科探活动中,老师需要创设比较宽松的语言环境,引发幼儿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并能自主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注意三:

为了进一步引导孩子们进行深入的探索,于是我问道:“快再想想,除了上下摇和左右摇的方法可以变出漩涡,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也可以变出漩涡吗?”几个孩子兴致勃勃地试了起来,摇着摇着,忽然梓豪兴奋地说:“快看,我还能这样左右摇呢!”孩子们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各种“招式”都用上了。在孩子探究了10分钟左右,发现他们的探究兴趣有所减弱时,我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你们想出的方法里面有哪一种方法可以最快速地变出漩涡呢?”

新的挑战,孩子都非常感兴趣,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究和记录。


b92f59e91e3c631ecef422a72084226711fbce90504b3a2516c073b841463f4cb3d4499f6308e12932c2a86e7ad57bc4762ef7c5e8523b8b74e2e08cdad1

 识别三:

    《纲要》中指出老师要:“引导幼儿通过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班的孩子们在区域小组学习活动中都能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大班的孩子有时候想法比较奇特,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会有较长时间的专注力。特别是宝宝,一个人想出了3种变出漩涡的方法,并且能够及时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不仅科学探究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的合作能力、分享意识以及语言表达能各方面的能力都在不断发展。

回应三:

给与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的孩子们表扬和鼓励,并且将他们的探究过程拍照记录,和孩子们的记录表格放在一起,做出一块学习性的展板,以供全班幼儿进行观摩。

引导孩子们了解更多关于漩涡的知识,告诉孩子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常常能看到漩涡,科学家们利用漩涡发明了很多东西,可以去和爸爸、妈妈们一起找一找,记一记,然后在集体中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发现。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