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新天地幼儿园

>学校首页>教师园地>教师文章>内容详情

一叶知秋

发布时间: 2021-12-02 08:58 发布单位: 宜兴市新天地幼儿园 浏览量: 3757 【公开】

新天地幼儿园 吴青

      活动时间:2021.11

      活动地点:户外与大(3)班教室

      观察对象:叶子睿、陆奇枫、张贻斐、谢依霖、姜梓沫等幼儿

一、主题实施背景

       秋天是一个非常适宜做手工的美好季节,因为大自然会赠给我们丰富的材料。 

       在一次偶然的散步时,孩子们发现了秋天树叶的变化,引发出他们热烈的讨论,树叶的叶脉是否像人们身体里的血管一样,吸收、保留着生命的养分。那么,怎样验证叶脉里有没有养分呢?树叶有什么作用呢?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注意一:户外课程《树叶拓印》

      下周我们要去户外开展户外课程,你们想探索什么呢?

      叶子睿:吴老师,你不是说要让我们看一看树叶的叶脉吗?

      我:嗯,是的!可是我还没有想到怎么探索,你有什么好办法?

      张贻斐:我妹妹说,中4班小朋友把树叶放在白布上,然后用积木砸一砸,它的样子就会印在白布上了,我也想试一试。

      我:你们想试一试吗?

      孩子们:想!

      我:那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清晰地看清楚叶脉呢?

      孩子们:不知道。

      我:好吧,你们回家自己问问爸爸妈妈,回来告诉吴老师,我来负责准备材料,好吗? 

      孩子们:好的!

      隔天,孩子们就将结果告诉了我,我就开始删选可行的方法并悄悄地准备着材料,等待下周的到来。

      到了周一,孩子们兴冲冲地跑到我们的面前询问着材料准备好了没。我就把准备的材料摆在桌面上并询问:"你们看看呢,还缺少什么?"孩子们左看看右看看,观察者材料。突然,张贻斐大叫:"吴老师,锤子呢?"我两手一摊:"没有。"莫昀翰不急不慢地说:"没关系,就用积木好了。"张贻斐一听,主动跑到教室门外收集积木……就这样,在孩子们的检查下,我们将物品收拾整齐,整装待发。


      到了户外,孩子们迫不及待要开始操作。我也请孩子们围着我坐下,看清操作要求后,孩子们两人一组开始合作实验。







      一批孩子们拿着陶土、泥工板和圆柱形积木蹲在一边一人开始拍打着陶土,将陶土变薄,一人寻找着合适大小的树叶,分工合作,有条不紊。


       还有一部分孩子拿着白色手帕,一起寻找树叶准备动工。不一会,孩子们找到水泥地进行着敲敲打打。我听着孩子们创作的声响,不禁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不一会,就听见孩子们的惊呼声:"吴老师!吴老师!看!我的树叶出现啦,它的叶脉粗粗的,这个小小的!""我也成功了,绿色的树叶敲出来就是绿色的,红色的树叶敲出来是红色的!"在孩子们结束创作后,围着自己的作品露出了灿烂的笑脸!我们也将作品呈现,合照留念。在回来的途中,孩子们也带回来很多工人叔叔修剪下来的枝叶。


      回来后,我们还将孩子们拓印的作品点缀装饰,变成了我们教室的一道风景线,孩子们每天都要抬头看一看自己的作品!

      识别一:《纲要》指出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我们一次偶尔的散步活动中,孩子们对秋叶产生了好奇。尤其在叶子睿的带领下,孩子们对叶脉有了一定的探知欲望。在探索活动中,孩子们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探索求证的方式方法。在操作活动中,孩子们能动手动脑、大胆尝试、分工合作、探究实验,验证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从孩子们灿烂的笑容中也可以看出,孩子们喜爱探索,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到的结果让他们充满成就感。

      回应一:在孩子们对身边事物产生好奇的情况下,我立刻设计了一张调查表,秋天的树叶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带领孩子们探讨验证的方法,在询问的过程中,我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尊重他们的观点和经验。同时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创作条件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此外,我们还将孩子们的作品呈现在教室的空中,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注意二:叶脉书签

      隔天,一部分孩子在区域里拿着捡回来的树叶继续观察着它的叶脉,甚至和同伴聚在一起小声地议论着:怎么样才能更清楚了看清叶脉。听着他们的谈论,陈老师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了一张叶脉书签。孩子们立刻被吸引住了。

      谢依霖:好漂亮啊!

      姜梓沫:还有小花在里面。这个叶脉就像蜘蛛网一样!

      在孩子们赞美的时候,徐瑞泽问:"这个是怎么做的呀?"

      陈老师将准备好的材料纷纷拿出来,让孩子们猜测操作步骤。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同时小手偷偷地拿起了一片叶子,准备开工! 


      孩子们边听边看操作步骤,先将树叶泡在碗里,并用计时器计算着时间。




      泡了3分钟后,孩子们就拿起小牙刷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刷着树叶,慢慢地树叶就像脱下衣服,露出了它的骨头,孩子们又兴奋又期待,更加小心地刷着。



      结束后,孩子们还用色素给它染色,静止一会,洗去多余的色素,吸干水分,又在老师的帮助下,一张张美丽地书签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我们也将孩子们制作的书签呈现在图书区背景上,又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识别二:孩子们对叶脉的探索还在继续,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感知叶脉的形态,我们准备了半成品让孩子们操作。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原来普普通通的树叶可以制成美丽的书签,永久保存!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能小心翼翼地操作,说明孩子们对树叶有一定的认知,知道树叶比较脆弱,了解其特点。当叶脉一点点呈现在孩子们眼前时,孩子们发现了叶脉的美,惊叹叶脉的神奇之处和感知了叶脉的形态,加深了孩子们对叶脉的认知。在整个制作叶脉书签的过程中,孩子们也提升了审美能力。

      回应二:在孩子们一轮探索活动之后,我们老师在一起猜测、谈论,下一轮孩子们还会想探索什么?陈老师说:"叶脉刚探索结束,可以结合美工区和图书区,再次让孩子感受叶脉的全貌,加深孩子们对叶脉的认知。"我们提前预设孩子们的想法,准备材料,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不一样的艺术美。 

      注意三:变色的树叶

      孩子们在科学区找到了树叶,拿着树叶在观察,又引发了一系列的谈论。

      叶子睿:上次我们拓印了树叶,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他的树汁弄出来?

      周吉虹:你撕一下试试?或者掐一下!

      陆奇枫听了周吉虹的话急忙拿起一片黄黄的树叶,掐了一下。没想到碎了。于是,生气地说:"你骗人,都碎了!"

      叶子睿大声喊道:"啊呀,你真笨,黄黄的树叶都是枯树叶,没有叶绿素了,上次我们不是做过实验了吗?你换一张绿色的!"

      "哦,对的!对的!",说完拿去一片绿色的叶子,掐了几下后还使劲地搓一搓。高兴地说:"真的有耶,就是有点少,还有什么办法吗?!"

      听着孩子们的议论,我耐心地听着、观察着……

      蒋许乐:上次我们用积木砸过!可以用锤子呀!

      莫昀翰:中班的时候我们玩过紫甘蓝,用榨汁机快!

      陆奇枫:要不来试一试?

      塑料榨汁机上场了。

      一轮试验结束,好费劲……

      我:看你们这么努力,偷偷告诉你们,陈老师买了一个特别好用、好玩的东西。你们去找陈老师!

      还没听我说完,孩子们就迫不及待跑去找陈老师要工具开始试验。




      看着孩子们用研钵将树叶捣碎,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捣碎树叶装在瓶中后,一脸苦恼地问我:"吴老师,接下来可以玩什么试验?"


      我拿出了酒精,保鲜膜等物品,准备指导孩子们一起探索树叶变色的秘密。

      我:树叶到了秋天问什么会变色呢?

      叶子睿:秋天到了呀,天气冷了,它就变色啦!

      陈洛滢:是的呀,我也是这么想的。

      我:嗯,是的!你们说的也对,只是说的不完整。你们已经知道树叶里有叶绿素,可是树叶中除了叶绿素之外,还有红色素、黄色素等许多色素,只是数量比较少。到了秋天,叶绿素会慢慢退去,红色素、黄色素就露出来啦,就变成你们看到了红色、黄色了!

      陈洛滢:真的吗?树叶里真的有那么多颜色吗?


      我:不相信吗?要不我们验证一下。




      说干就干!孩子们在我们的帮助下完成了整个过程。在捣碎的树叶中滴入酒精,然后封好保鲜膜。

      叶子睿:为什么要放入酒精,不加点水呢? 

      我:因为酒精有个比水大的本领,它能让叶绿素跑到水中,不过需要时间,我们等待一晚上,明天来揭开谜底!大家听我说完,满是期待! 

      隔天一大早,孩子们早早就围在玻璃瓶边上,让我打开保鲜膜,赶紧揭开秘密。我说:"还要一个道具,可以吸收颜色的物品,有什么呢?"徐瑞泽:"餐巾纸、白纸都可以呀!我们中班时不是做过这个实验吗?我去拿!"不一会,孩子们就白纸塞进瓶口,耐心等待结果。我无奈地说:"想要得到结果,要有耐心。任何实验都是需要时间的!"孩子们异口同声说:"好的!吴老师!"孩子们嘴上不再唠叨,但小脚却一刻不停,不一会儿就跑去观察。


      "有颜色啦,快来看!""再等等,还不多!"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树叶颜色的秘密被揭开了。只见白色纸上有了绿色、红色、黄色,有深有浅,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有孩子说:"这个像小山""那个像小树"……你一言我一语,可开心啦!最后孩子们也认证了结果,揭开了树叶变色的大秘密!

      识别三:孩子们自主讨论,开始就只想用工具尝试将树叶的液体挤出来,在这样交流中途,发现孩子们能回忆以往的生活经验,并合理采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后来,发现一些有趣的工具,产生了好奇心并能尝试使用,主动探索欲望强。最后在我们的引导下,孩子们又对树叶变色的秘密产生兴趣。并能与同伴一起寻找答案。这个实验中,由于实验时间长,孩子们也学会了一样宝贵的品质:耐心等待。在揭秘来临时,孩子们也在最后的探索中,发现答案,发出感叹,充分体现了孩子们得到答案时的兴奋和满足! 

      回应三:在整个活动中,我们作为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尊重孩子们的想法并能支持他们的行为。同时,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并能在孩子们手足无措的时间段及时介入,引导孩子们进入新一轮实验,提高孩子们的探究欲望。整个实验活动中,我们也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秋叶的创想还有很多,比如美工区的各类拓印、“可爱的猫头鹰”“穿新衣服的树叶”等等活动,孩子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了自己对树叶的认知,感受到树叶的美。我们也重视环境和游戏对孩子发展的独特作用,将孩子们的作品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室内,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氛围,延续着孩子们的探究。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