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课程游戏话就是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融入各种游戏,实质上就是让幼儿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也是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要求。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深化改革,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作用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就是要求教师能够以游戏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达到教学目标,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课程游戏化
在幼儿的世界里游戏就是学习与生活,幼儿的一日生活重要的时间都是在游戏中完成的,幼儿的生活也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的。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教师过分的重视自己的引导和主导作用,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体现出幼儿的主体性,有的教师还会营小学的教学方式要求幼儿,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打消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有的幼儿还没走进校园就开始厌学。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策略是当前幼儿改革教育的主要方式。
幼儿通过游戏积极培养情感调整消极情感。在游戏中幼儿能够体验不同的情感,其中包括快乐、恐惧、同情和喜悦等,也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情感完成扮演。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只有扮演很少约束和限制。他们的喜悦和恐惧等各种情绪通过游戏表露和抒发出来,不但能够增加幼儿控制环境的机会,还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另外为幼儿提供了发泄消极情绪的出路。
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他人情感,通过扮演不同的游戏,能够产生更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教师根据不同的主题设置教育内容,在充分利用游戏活泼灵活性的基础上保证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为幼儿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发展机会,这对于幼儿整体素质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课程游戏化现状
(一)游戏开展时间
中班游戏开展的持续时间统计
10min左右 | 20min左右 | 30min左右 | 40min左右 | 1h左右 | 小计 | ||
人数(名) 占比 | 3 10% | 5 16.7% | 8 26.7% | 11 36.6% | 3 10% | 30 100% |
从如上调查结果来看,持续时间能维护在40分钟的幼儿有11名,占36.6%;持续30分钟的幼儿有8名,占26.7%;持续20分钟的幼儿有5名,占16.7%;持续一小时的幼儿有3名,占10%。说明在幼儿园中班游戏中大多数幼儿能持续玩20min至40min。
(二)游戏开展的主动性
中班游戏主动性统计
在别人带领下游戏 | 主动参与游戏 | 小计 | ||||
人数(名) 占比 | 11 36.7% | 19 63.3% | 30 100% |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能够主动参与游戏的幼儿为19人,占63.3%,说明中班幼儿对游戏的自主选择权很大,同时还说明当前幼儿对开展游戏有很大的主动性。
(三)游戏开展中教师的指导
幼儿在游戏中老师要把幼儿作为主要部分,让幼儿感到自己在游戏中非常重要,要求在玩耍中老师要多给幼儿话语权,不要落下每一位成员,同时在说话中营造一个安静的空间,以便幼儿在说话中更加具有主动性。在玩游戏中由于年龄的问题,小朋友有时会有表达不清自己在说的话,老师在这时应该鼓励幼儿说话,不要去纠正他们的错误,这时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流畅性。此外,在游戏中频繁出错误的幼儿,老师可设计一些相关的学习游戏,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在玩游戏时老师应该提高幼儿的兴趣,提升玩游戏的积极性,同时当小朋友在发音时,应该给他们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在幼儿发音错误时不要打断,才能提高幼儿学习的流畅性。
(四)游戏开展中明确自身的角色
中班游戏幼儿是否明确自身的角色统计
不明确角色 | 能明确角色 | 小计 | |
人数(名) 占比 | 5 16.7% | 25 83.3% | 30 100%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能明确自己角色的有25名幼儿,占83.3%。说明中班幼儿基本上都能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有明确的了解。
二、优化课程游戏化与课程综合化相结合的对策
(一)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使幼儿有话想说、有话敢说
当小朋友在玩游戏中出现发音错误时老师该不该纠正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幼儿在发音中老师对他的发音纠正,有可能会出现不敢说话的情况,导致小朋友出现语言障碍等状况;但当小朋友在发音中出现错误,老师在游戏完对它温柔的改正,只要把错误这个词语重点突出出来,发错音的幼儿就会下意识的分辨出教师说的词语和自己说的词语存在着不同。此外,在游戏中频繁出错误的幼儿,老师可设计一些相关的语言游戏,有利于提高小朋友的语言能力。在玩游戏中,老师应该提高小朋友的兴趣,提升玩游戏的积极性,同时当小朋友在发音时,应该给他们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在小朋友发音错误中不要及时打断,这样才能提高小朋友语言的流畅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留出一定的空间,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使他们有机会来表现自己,特别是要为幼儿的语言展示提供平台,在他们拥有自信,在自由的环境中开心地成长。
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好,是因为他们的的年龄小,语言发育还不成熟,这就需要教师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空间,为幼儿建立一个“表演舞台”,教师可以以“表演舞台”为中心,将活动进行扩展,保证幼儿的特长得以表现,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提高。“表演舞台”可以进行各式各样的活动: “跳舞比赛”“画画比赛”“一起猜谜语”等活动,这些活动小朋友都非常喜爱。当小朋友在表现自己的长处时,例如:唱歌、跳舞等,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提升小朋友的语言能力。
在进行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幼儿表演的怎么样,小伙伴们的认同是非常重要的。在每一次游戏结束后,我就会按排“我来当评委”的游戏,让参与扮演的小朋友来讲一讲,哪一个小朋友扮演的最棒,让幼儿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对表演的好的小朋友,通过拍手和伸大拇指进行鼓励,在表演结束后,教师对于幼儿在表演过程中的表现,要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适当地给予物质奖励,如奖一个小红花,小笑脸等 ,通过这种方式,来调动幼儿参加游戏的积极性。
(二)采用隐性学习示范,帮助幼儿丰富经验
由于幼儿年龄的原因,他们缺乏在生活中的经验,在表述学习中还存在一定的障碍性问题,所以幼儿在玩游戏时常常会产生情节单一的状况,这样时间长了,幼儿都没有了新鲜感就会降低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应该根据幼儿的需求,在幼儿一起玩耍时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幼儿根据游戏的结构,或者在游戏中间接地提醒幼儿,帮助幼儿进行下去,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
(三)正确的引导幼儿进入游戏主题
幼儿在游戏中老师要把幼儿作为主要部分,让幼儿感到自己在游戏中非常重要,进而在玩耍中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体,给幼儿话语权,在说话中营造一个安静的空间,以便幼儿在说话中更加具有主动性。在玩游戏中由于年龄的问题小朋友表达不清自己的话,老师这时应该鼓励幼儿说话。不要立马去纠正他们的错误,因为这时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流畅性。在玩游戏中,老师应该提高小朋友的兴趣,提升玩游戏的积极性,提高小朋友学习的流畅性。
(四)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念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所以在游戏中主要是依据玩具进行相关游戏内容的选择,同时他们的游戏是非常简单的,不会出现繁杂的步骤,如若幼儿在游戏中缺少一部分的游戏材料,他们并不会利用其他材料代替,继续玩游戏。因此幼儿游戏应准备大量的游戏材料,以便幼儿在玩游戏中不会出现停止的现象,同时当幼儿在进行扮演游戏中,一边玩游戏,一边运用游戏材料,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就越多,才能更好地促进学习的发展。
三、结束语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构建游戏环境,让幼儿有平等、自由、舒适的表现机会,锻炼幼儿的各项能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帮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实践,让幼儿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幼儿的课程游戏化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当前幼儿课程游戏化的现状,为幼儿课程幼儿化的良性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海红.浅析幼儿园大班课程综合化中游戏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9):51-52.
[2] 齐建平.幼儿课程游戏化特点及教育策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6(02):51-54..
[3] 王淑艳.幼儿园课程与游戏整合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2018(23):60.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