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读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我对幼儿教育有了全新认知。
一、游戏化课程的核心价值
书中强调,游戏是幼儿的“语言”。将课程融入游戏,能让孩子在角色扮演、探索操作中自然习得知识,如通过“超市游戏”理解数字与货币,在“搭建积木”中感知空间与结构。这种“玩中学”的模式,尊重了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比传统说教更高效。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游戏化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为“游戏观察者与支持者”。书中案例显示,教师通过记录幼儿游戏中的对话、行为,能捕捉其兴趣点与发展需求,进而调整材料投放或介入引导。例如,发现孩子对昆虫感兴趣,可设计“自然角观察”游戏,延伸出科学探究活动。
三、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反观现实,部分幼儿园仍存在“小学化”倾向。本书提醒我们:幼儿的学习应是充满趣味的体验过程。如在美术活动中,可通过“颜色大搜寻”游戏让孩子认识色彩,而非机械临摹。游戏化课程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更能培养其合作、解决问题等核心素养。
四、实践中的思考
书中也提到实施难点:如何平衡游戏的自主性与课程目标?这需要教师深度理解幼儿发展规律,在观察中把握“留白”与“引导”的尺度。例如,在“医院游戏”中,教师可通过扮演“患者”自然引入健康知识,既不破坏游戏氛围,又渗透教育目标。
教育不是填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焰。幼儿教育应回归本质,让游戏成为孩子成长的“燃料”。作为教育者,我们需用心观察孩子的“游戏密码”,让每个日常都成为孩子主动发展的契机。这或许就是幼儿教育最动人的模样。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