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这次阅读之旅时,我的目标很明确:深入理解学前儿童说明性讲述的核心经验,并探索如何将这些经验应用于实际的教育工作中。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我深知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培养孩子们的说明性讲述能力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与他们的逻辑思维、创造力等多方面的发展紧密相连。在阅读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学前儿童说明性讲述的核心经验主要包括:清晰性、逻辑性、条理性以及创造性。这些经验不仅仅是技巧的积累,更是思维模式的培养。清晰性要求孩子们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逻辑性则要求他们的思维有条不紊,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关系组织信息;条理性则体现在讲述过程中,要求孩子们能够按照时间、空间等顺序进行叙述;而创造性则是鼓励孩子们在讲述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将这些经验与实际教育相结合,我认为教育者首先需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孩子们敢于表达、乐于表达。例如,在组织故事会时,教育者可以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并在复述过程中引导他们注意上述的核心经验。此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角色扮演、观察日记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锻炼说明性讲述的能力。
由于幼儿年龄小,文学储备的经验与表达各有差异,在幼儿展开的创意表达中,我们鼓励幼儿运用多元符号来进行表征。如活动后幼儿口达感受,老师或家长文字记录;有配图口述日记,在记内容的同时,用一幅画大致表现出这一段文字的主要情景;有用符画形式进行图文并茂的记录;也有用连环画形式进行表征、记录的口述日记,或者直接用绘画来再现活动的场景。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幼儿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在早期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有益于幼儿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培养。让我们努力引导幼儿多看、多听、多思、多想,让儿童敢于、也乐于用独特的内心想象来表现他们眼中的完美世界。这本书让我更坚定了这种信念!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