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规则就是界限,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孩子在今后的发展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规则不仅在家庭中,在社会上,在学校里,规则更是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点滴之中。那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其实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实施:
一、给孩子展示具象的规则
规则、道理这些语言本身是抽象的,对于孩子来说,听懂不代表着理解,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将各种规则展示给孩子看,孩子通过具体的活动看到规则、体验规则,才能理解规则。例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刷牙、想要玩别人的玩具要征求同意、公共玩具要轮流玩等等。
二、要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
规则不是由家长单方制定,规则也不是某个人的规则。家长要与孩子共同商量,然后把商量结果形成规则,并明确告诉孩子既然规则是共同制定的,就要一起遵守,不能半途而废,如违反了共同制定的规则就要受到相应惩罚。例如:做错了事要主动道歉、客人来了要主动打招呼等等。
三、提前告知孩子规则
我们要提前告诉孩子规则,比如:超市买的东西要结账后才能打开吃、进入超市前告诉孩子可以选择几样东西、告诉孩子人多的时候要懂得排队,这样孩子就会在生活中慢慢的有了规则意识。
四、给孩子设定小任务
家长还可以通过设定小任务,来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件事情,或者在特定的场景里只能做规定的动作等,孩子就会从开始被动接受任务慢慢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并且还能独立完成各种小任务,规则意识和自主意识就会建立起来。
五、当孩子违反规则的时候,家长需要铁面无私
很多时候,家长们说的话,自己却因为一些原因而做不到,例如:吃饭时孩子不好好吃饭,边吃边玩,家长很生气会说:“再不好好吃饭,就别吃了,饿着吧”,然后饭没有收,等着孩子慢慢吃。规则变成了空话,惩罚措施变成了纸老虎。所以,家长不仅仅是要示范规则,还要坚定有力地制止和维护规则。
六、让孩子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孩子由于生活知识和经验水平有限,他们往往不能分辨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误的,更不能理解什么样的规则可以给大家带来好处。而孩子的规则意识是在游戏和生活中发展的,父母可利用模拟情景或带孩子反复体验,通过游戏和生活经验,从而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七、培养规则界线-及时提醒
规则需要态度、主题、理解,同样也需要规则界线作为警觉,每一个人、包括孩子都不可能永远保持规则的遵守,反而是一次的违反就会进入上瘾模式,想要孩子把规则当成日常习惯去自然形成,家长也要起到及时提醒的作用,在孩子违反或者即将违反规则的时候及时喊停。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