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是中国的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是国粹。它区别于蜡笔画、水彩画,以其独特的画法与体系深受人们的喜爱。新《纲要》中提出“艺术领域的基本精神是向传统的艺术教育挑战。”《指南》中艺术领域的目标中也提出“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所以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从娃娃抓起,从小熏陶水墨艺术,陶冶情操。
在我园水墨画课题的开展实施下,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水墨画的学习以兴趣培养为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那如何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呢?教师可以进行趣味教学,激发幼儿的热情,培养对水墨画学习的兴趣。
一、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培养幼儿水墨欣赏的审美能力。
小班幼儿从未接触过水墨画,首先要让幼儿了解水墨画,以欣赏为主,感受水墨画的独具风采,感受水墨画的神奇,激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小班幼儿虽然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但直观的去欣赏名师的水墨画作品,过于枯燥,也难以理解,不利于兴趣的培养。多媒体技术教学地运用,为幼儿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构建想象空间,更好地感受水墨画的意境美,又寓教于乐。
例如:在第一课时时,通过《水墨》的影片欣赏,让幼儿初步了解了水墨画,知道需要墨和毛笔等工具,这只毛笔就像是马良的那只神笔一样神奇,能画出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东西。幼儿看了都不禁拍手鼓掌,还发出阵阵感叹“哇,好神奇啊!”“哇,好厉害,好好玩啊!”兴趣油然而生,幼儿愿意去接触、了解水墨画。又如《水墨画》欣赏活动中,通过对写意山水画整体画面的欣赏让幼儿感受到了画面的大气,感受到了水墨的神韵,简单的墨汁就可以画出这么美丽的画面,真的很神奇,从中了解了有浓墨、淡墨、还有干墨等的区别,画面以块状为主。通过对工笔花鸟画的欣赏让幼儿感受到水墨画的另一风格,感受到画面的精细、颜色的艳丽,画面中着重线条美。通过两幅作品明显的对比,幼儿轻松、明了地知道了写意和工笔的区别,对水墨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兴趣也随之上升。再如《小蝌蚪找妈妈》活动中,通过对小蝌蚪找妈妈的水墨动画影片的欣赏,孩子们
对水墨更加感兴趣,感受到了水墨画的博大精深,也调动了幼儿对水墨画学习的兴趣。
二、富有童趣的言语,激发幼儿水墨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著名教育家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曾指出:“教师的教学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教学语言非常重要。对于3—4岁幼儿来说,语言能力比较薄弱,水墨画教学的专业术语对他们来说很难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尤为重要。充满幽默、富有童趣的语言就像吸铁磁一样,可以牢牢的吸住孩子的心,激发孩子们学习水墨画的兴趣。
例如:想要画好水墨画,学会如何握笔才是前提,握笔的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绘画效果。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执笔方法,利用儿歌来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爸爸、妈妈和哥哥,亲亲毛笔做游戏,站直走路画线条,躺下扫扫涂颜色。”孩子们边念儿歌边握笔,好记又好玩,孩子们可感兴趣了。学会了握笔,就要来蘸墨汁了,可以这样来引导:“喝点墨汁当饮料,喝完饮料擦擦嘴,擦干小嘴就工作,毛笔渴了再喝墨。”淡墨的使用,就这样引导:“清水池中喝点水,盘子边上擦擦嘴。多喝几次就变淡。”要换颜料了,“清水池中洗个澡,擦干身体换新衣。”这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很受孩子们欢迎,简单易懂的话语能帮助幼儿理解步骤、记住要领,孩子们边念儿歌边操作,快乐学水墨画。又如《有趣的线条》活动中,教师边唱歌边示范绘画有趣的线条:“我和毛笔来跳舞呀,跳呀跳呀,一二一,我们跳个曲线舞呀,跳呀跳呀,一二一。换个方向再跳一次,跳呀跳呀,一二一。”然后换个颜料,“毛笔毛笔点点头呀,点点头呀,一二一,换个颜色点点头呀,点点头呀,一二一。”这种有趣的方式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水墨画的积极性。
三、好玩有趣的游戏,促进幼儿水墨学习的积极性。
小班幼儿的绘画发展水平尚处于“涂鸦期”,年龄小,手的动作不灵活,绘画的目的也不明确。如果一味地强求他们学画什么,容易使幼儿失去绘画的兴趣和热情。“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应该采用陶行知先生的 “学中玩,玩中学”,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遵循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于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来看待,以游戏贯穿其中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水墨画的兴趣,促进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水墨游戏》(一),一瓶墨、一瓶水让幼儿感受墨与颜料的不同,感受墨的神奇。将墨汁滴入水中,墨汁像一朵朵花一样慢慢扩散,层层叠叠,纵横交错。先沉到底部的墨花犹如踩在蹦床上一样,迅速旋转着上升,竟如一个个小小的芭蕾舞者。孩子们被这样神奇的景象所吸引,探着小脑袋,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仔细观察。此时课堂进入一个高潮,“老师,这像一只马。”“快看,快看,像一条蛇。”“那里有点像蝴蝶。”“像一只小鸟在飞。”……孩子们的想象力蓬发,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水墨游戏》(二),一瓶墨、一盆水、一张纸让幼儿感受宣纸的特性。将墨汁滴入水中后,等待墨花朵朵散开后,将一张宣纸覆盖在水盆上,将水中扩散的墨汁“附印”在宣纸上。其产生的浓淡相间的墨痕效果,恰似一幅神奇的作品。好玩有趣的游戏,大大地吸引了孩子,都迫不及待地拿起宣纸来感受宣纸的渗透力,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都非常高。又如《滚墨游戏》中,用小小的弹珠染上黑黑的墨汁,然后放在宣纸上滚来滚去,孩子们可喜欢了,在游戏中的创作作品真得很美丽。再如《树》活动中,采用溅墨的游戏绘画树叶,快乐游戏,快乐创作,创作出来的做作品也别有一番韵味,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很浓厚。
四、贴近生活的内容,增强幼儿水墨绘画的愿望。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所以水墨画教学的内容要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的题材入手,才能激发幼儿学习水墨画的兴趣,才会提升幼儿想画、愿意画的激情,才能提高幼儿表现美的能力。
例如:朗朗上口的儿歌《大气球》“你有大气球,我有大气球,球碰球……”孩子们很喜欢说,说着说着,孩子们就谈论起了气球,“我家有心形气球。”“我家有光头强的气球。”“我还见到过恐龙气球。”……随着孩子的兴趣发展,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于是开展了水墨画活动《气球》,孩子们愿意把心中喜欢的气球用水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又如,在晨间谈话时,孩子们对“下雨天”的话题很感兴趣,为了满足孩子对雨滴的喜爱,就开展了水墨画《小草、雨滴》的活动,让幼儿利用水墨画的方式更好地表现雨滴、小草,孩子们能大胆地绘画小草,快乐地在宣纸上点印雨滴。再如,孩子们听完《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后,对小蝌蚪很是感兴趣,我们在区角中也饲养了几只小蝌蚪,孩子们细心的观察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对小蝌蚪的兴趣高涨,追随孩子们的兴趣,于是水墨活动《小蝌蚪》就开展了。孩子们能用圆点和细线大胆地表现游动的小蝌蚪,有的小蝌蚪只有尾巴,有的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前腿,有的小蝌蚪后腿也长出来了。
幼稚,单纯,心灵纯净的幼儿,他们的水墨画不同于成人水墨画,他们不受绘画“程式”的限制,表现出了儿童画独特的稚拙美。所以对于小班幼儿水墨兴趣的培养甚是重要,合理巧妙的运用多样化的趣味教学,能激发幼儿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在水墨艺术的的熏陶下,在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过程中不断创造美、展示美……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