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进修幼儿园

>学校首页>教育科研>教育随笔>内容详情

“区”动童年,“域”见美好

发布时间: 2025-02-26 15:19 发布单位: 宜兴市进修幼儿园 浏览量: 877 【公开】


摘要

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成为学前教育的重点,美工区活动是幼儿自主性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在这个区域中能使孩子们的能动性水平更高,对幼儿所产生的影响也相对更大。

 

关键词:

美工区活动;自主性;幼儿教育

 

幼儿的自主性是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标志。美工区是孩子能够自主地进行选择和创作的天地,根据孩子们的兴趣、需要,我们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活动环境和丰富的活动材料,让孩子获得身心发展及能力需求。

一、美工区域活动对于幼儿自主性发挥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会用不同的颜色、形状、符号图示或立体作品去表达自己看过、听过、做过和想象的东西,往往比语言表达更加的直接、生动,幼儿因此也会获得满足感。生活中真实的经验和丰富的想象,为幼儿自由的表现提供了条件,幼儿吸收周围的各种信息,然后加工成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时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在不干扰他人的情况下培养幼儿利用手中丰富材料无限创造,直接促进了他们不同维度的发展。

(二)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

幼儿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要。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活动来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来善于发现自己的感受和获得宝贵地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让这兴趣点成为幼儿学习的内容,使幼儿能按自己的兴趣在自由的游戏和学习中获得自主性发展。美工区是一个能释放孩子天性的区域。为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让幼儿学会了观察和感知周围事物,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师幼可以共同探索,一起发现不一样的美工区,让美工区“玩”样百出

(三)促进幼儿潜能的发展

美工区是幼儿自主选择的重要区域,是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地方,也是情绪情感宣泄的场所,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地方,在美工区能够尽情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宽松的氛围中幼儿会大胆地尝试,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从而使幼儿能够引起对“自主”潜移默化的转变。那么挖掘孩子的潜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在这个区域中所要看中的首要任务。

二、美工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幼儿园美工区域活动的基本现状

幼儿园的活动区主要设置了许多区域丰富的区域眼花缭乱,但是孩子们却钟情于自己心仪的区域玩。美工区设计与布局中,老师就要考虑动静分开,但也要有所联系。结合实际情况,从幼儿来看,幼儿缺乏材料使用的经验,以及是否对材料感兴趣,材料投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对材料的认识是否全面,能否进行有效地指导过于追求美工区环境精美与艺术性,以教师的偏好为主,所以导致美工区中有些现象恶性循环,成为死结。

(二)影响美工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因素

1.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开放性较低

美工区环境的创设及材料的投放摆设,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幼儿如果材料数量的不足或不及时更新,导致幼儿多次美工区域活动都操作同一材料,这种情况下材料对幼儿而言便失去了挑战性,幼儿对材料失去兴趣,进而在活动中的专注力、坚持性、主动性就不够。材料的提供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注意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在平时的观察中不难发现好多幼儿进区后不知道玩什么,还有些材料幼儿觉得太过简单,早就玩过,不足以引起幼儿的操作欲望;对于难度过高的新颖材料,幼儿不知道如何进行操作,这都是材料提供却忽视幼儿兴趣和发展需要产生的问题。

2.教师指导能力欠缺

随着学前教育不断的改革与发展,幼儿教师的素质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些教师对幼儿教育目的认识不清,为迎合家长需求,偏重知识和技能传授,缺少对幼儿自主性、创造性等一些幼儿发展长远因素的关注考虑。这种情况很容易错失幼儿自主性培养的最佳时机,对于幼儿之后的发展可谓得不偿失。理论决定了教师对活动的组织和设计的方式,技能决定了教师活动中对幼儿自主性培养的把握和控制。因此教师针对幼儿的差异性如何因材施教,设计和组织有意义的美工区域活动,使整个活动的组织管理及幼儿自主性等方面的发展就成了难题。

3.评价体系失衡

作为整个美工区运作过程的一个环节,评价对幼儿自主性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关于教师对美工区活动中幼儿自主发展的评价,评价目标主要局限于活动的结果或某些外在的行为模式,而活动过程和幼儿的内在意识则很少。因此,教师将他们的评估投射到活动的结果如孩子画得像不像、好不好,这将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放弃自我创造。比如老师只看到孩子的外在表现,却忽视了他行为背后的精神意识。用老师不自觉的评价会损害孩子原有的自决权。

三、在美工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的策略

(一)优化美工区域环境

在课程游戏化实施的今天,老师们追随游戏的精神,放手让幼儿在美工区活动中大胆地与环境、材料进行互动。根据幼儿的需要,引发幼儿不断调整美工区的环境,跟进幼儿需要的材料,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更好地与环境、材料互动,使幼儿更好地创作和发展。从而让孩子们感受活动的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结合班级美工区整体环境的布局,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变。

1.选择室内靠近水源的位置:便于幼儿在活动中用水和调颜料,制作手工,冲洗笔刷等。

2.找光线充足的地方:美工区光线充足最好能靠窗,这样有易于幼儿充分的感受艺术作品上的色彩美。

3.空间位置多样性:可以利用木柜、立体大型积木、画架等划分美工区与其他区域的位置,区中区的设置也是现在流行的趋势:水粉区、剪纸区、黏土区、线描区、编织区等一应俱全。在材料的摆放上,以幼儿为主,便于幼儿取放,这样幼儿在归还物品时就会感到轻松。

4.有展示幼儿作品的位置:多种方式展示幼儿不同风格的作品,为幼儿提供艺术欣赏的空间和回顾自己做过的作品。在感受与欣赏、创造与表达中游刃有余。

5.区域规则的制定:每个区域都有孩子们自定规则,通过师幼讨论后共同约定生效,规则说明可以是小班以照片或纯图画为主,中班图文匹配,大班可以自画创作提示牌,然后挂在本区最明显的地方。

(二)加强教师指导能力

教师要改变教育行为首先要建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针对目前教师对幼儿自主性重视不够和理解不足的现状,建议大家首先加强对理论的学习和解读,认真、系统学习学前教育中幼儿自主性及美工区活动的知识。发挥美工区活动的真正作用,引发幼儿自主发展,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多样化的活动材料及情境化的游戏形式,使幼儿自主地探索,教师要耐心等待,适时指导,引发幼儿个性化成长。

(三)建构多元评价模式

评价是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个过程,评价使幼儿的发展可视化,通过活动评价环节诊断其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问题与幼儿一起讨论,最终给予幼儿反馈。注重活动后的评价,注重及时性,增强幼儿自信。评价方式可以多样,除老师的点评之外,还可以请其他幼儿对同伴进行评价,从而获得成功感。评价内容可以是评价美工区活动的过程,也可以是评价幼儿的作品。看到活动过程中童趣的一面和无数的闪光点。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幼儿表现美的技巧,激发幼儿创造美的欲望,我相信经过这次美工区幼儿自主探索的一些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对美工区有新的认识及提升,对孩子们的自主探索有进一步认知。以“区”动童年,让我们“域”见美好!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