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进修幼儿园

>学校首页>教育科研>教育随笔>内容详情

观察记录表

发布时间: 2025-03-04 12:26 发布单位: 宜兴市进修幼儿园 浏览量: 760 【公开】

宜兴市进修幼儿园观察记录表

班级    中(1)     记录教师       崔奇     

幼儿姓名

马靖奇、陈晟轩

性别

年龄

4

观察主题 

其他活动

观察地点

菜园

环节:集体教学(   )区域游戏(   )户外活动(   )生活活动(   )

背景分析、情景描述(看到了什么)

图片+文字、视频+文字、文字均可

解释与评价(看懂了什么)

我们本学期的课程是围绕一棵葫芦苗展开的。经过一个暑假,感谢朱爷爷的照料,我们的葫芦苗越长越大,终于等到开学,我们迫不及待到来到菜地里看一看我们的葫芦大苗。

薯条:哎呀!我远远看去好像结了很多葫芦啦!

考拉:真的么?我觉得也是,肯定有很多。

两个娃冲到前面看了藤,大声叫嚷:快来看呀,真的有很多小葫芦。

(葫芦藤已经长大很多很多,叶子布满了葫芦藤架。开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

薯条:你看你看,开了很多花了,像栅栏边上开的牵牛花,但是颜色不一样。牵牛花的花瓣平平的,葫芦花看起来皱皱的,不是很平整。

考拉:我们的葫芦花怎么这么好看呀?

圆圆:这些葫芦花会变成葫芦了么?

薯条:会的会的。花开了就会结果,就会变成小葫芦了。圆圆你看,花下面有一点点葫芦的形状呢!

彤彤:我看看我看看。真的真的呀!

孩子们纷纷期待着葫芦娃们的长大。

第二周,孩子们很好奇的事情发生了……

考拉:为什么花没有了,小葫芦也没有了呀?

薯条:我们来找找看呢?这是为什么?我看这个架子有点吃不消了呀!

我建议孩子们去请教一下朱爷爷。

薯条:朱爷爷,为什么我们的葫芦没有了啊?

朱爷爷说:可能是天气的原因也可能是营养的原因,自然环境把小葫芦的营养吸收,就没了。

薯条:可是我们觉得是不是架子有点软,支撑不住,可是也没有葫芦啊?怎么这么重呢?

朱爷爷表示帮我们的架子重新搭好,将之前的细管子改成木条。孩子们对朱爷爷表示感谢,再等一等小葫芦的出现。

又过了一周,小葫芦还是自动灭掉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薯条:我要来看看呢,为什么为什么?用我的火眼金睛来看看小葫芦去哪里了?

突然薯条大叫:伙伴们快来,我知道啦!原来在最中间有一个大葫芦啊。太好啦。

真相大白,小葫芦长不大没营养原来营养都被大葫芦吸收了。老师建议将枯叶摘掉,让我们的葫芦露出真面貌。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动手摘枯叶,还激动地和葫芦拍照,炫耀我们的大葫芦。

 

 

 

 

 

 

 

 

 

d6df126de3cdfa99535a9b382bd9169

 

 

 

 

 

9e97532efe642ab6bf302d79d5c8cf4

 

 

 

 

 

 

 

 

 

 

自我评估:

对照指标:A3教育过程——B8师幼互动

——29.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予有效支持。

 

——30.尊重并回应幼儿的想法与问题,通过开放性提问、推测、讨论等方式,支持和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

 

 

幼儿发展:

对照指标:“儿童发展观察评估指引”——“发展观切点

——倾听的态度与语言理解能力

——沟通交流的态度和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乐于分享自己的观察

——理解尊重他人
 

 

个体发展

薯条:男孩子,很活泼好动,永远闲不住的个性,也正是这样,孩子很好学好问,懂得的知识也比较全面。对于葫芦的生长过程中有着十万个为什么?包括葫芦能吃么?为什么葫芦是青色的,而我们水墨画里画的葫芦确实用的黄色,它会变色么?等等问题都是薯条在集体中向同伴询问,向老师寻求答案。在这几个问题中,老师提供了请教朱爷爷的办法来解答疑问,也提供了网络搜索对集体幼儿进行葫芦的科普知识。

 

考拉:也是一个活泼的男孩子,参与活动积极性很高,尤其是角色扮演的区域游戏。和老师、同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在葫芦课程的持续观察中发现孩子对于葫芦话题的耐心、坚持度不够高,有疑问提出,但是对于解开疑问的积极性消减了。但是很会在集体中提供给大家情绪价值。

 

集体:观察葫芦生长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一棵葫芦小苗引起的葫芦课程也是由此开启。孩子们从对于葫芦苗成长的观察记录,发现花盆已经不足以支持葫芦的成长,我们团讨决定将小苗移栽到菜地里,一周去菜地关注葫芦2-3次,谢谢朱爷爷为我们的葫芦搭了3次架子,直到葫芦收获,这个过程是班级每一位孩子都认真参与、交流的,长出的唯一一个大葫芦也是每一个孩子的收获,孩子们收获了种子小苗成长的过程,了解了大自然的规律,知道了营养、阳光、水分的重要性。

老师在这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行为支持、语言支持、知识支持,大部分是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后续给葫芦刮皮,等待变色的过程。

 

 

 

 

 

 

0d5adce064005b7df17f1efafbb366ed81845c0512b6c3dacedb5f2abc10ad

 

 

 

 

 

 

反思

与后续支持

还可以怎样做)

 

我们的葫芦生长记也已经观察结束,收获了一个长得不太像葫芦的大葫芦。虽然长得不太漂亮,但是孩子们都很开心。这是经过半年时间我们的菜地收获果实,是时间,是观察,是照料,更是种植的亲密接触。孩子们在收获前对葫芦的观察是非常细致的,有个体了解,也有团队合作,我们也开展了收获葫芦的后续活动,为什么葫芦黄色的,我们收获的是青色的,怎样让葫芦由青变黄呢?葫芦的作用是什么?葫芦的籽还可以种植么?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也会一一去探索,老师也会根据孩子们的探求需要提供帮助和建议。结合园部首届艺术节,我们班级是与大师对话——齐白石《葫芦》,在艺术节展出的现场,有我们的水墨作品葫芦,也有自然物制作葫芦,还有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葫芦,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我们的葫芦课程还在继续……









:请仔细研读并对照评估指南中“师幼互动”7条“考察要点”与南京鹤琴幼儿园儿童发展观察评估指引中相关内容,有计划地观察记录,有依据地分析评价,并给予专业的支持。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