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教育信息网

>网站首页>学生之窗>内容详情

千载陶瓷史 薪火永相传 ——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党团队联合寻访活动

发布时间: 2023-11-03 09:40 投稿单位: 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 浏览量: 1669 【公开】


为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陶艺紫砂文化,营造青少年认知陶艺文化的氛围,增强青少年对陶艺作品的鉴赏能力。10月6日上午,宜兴市学府路实四(8)中队的队员们组成寻访小队党员、团员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领略绚丽多彩的陶艺世界。

图1.jpg

寻陶瓷足迹

被誉为“东方明珠、陶都之光”的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位于丁蜀镇的仙鹤山麓,是国家最早成立的陶瓷博物馆, 2013年11月正式获批为中国紫砂博物馆,成为宜兴历史上第一座“国字号”博物馆。

在博物馆内,小队员们欣赏到了各式各样的陶瓷藏品。从朴素的陶罐到精美的瓷器,从传统的手工制品到现代的创意作品,无不展现出陶瓷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在探访过程中,我们有幸遇到一位正在制作陶器的师傅,他熟练地操控着手里的泥巴,小分队的小队员们在旁边好奇地观看,有的小队员甚至自己也想亲手制作一下。师傅也表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手艺,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并喜欢上宜兴陶瓷。



话寻访心得

此次寻访活动,小队员们都收获满满,并认真写下了寻访心得,彼此分享寻访感受,同时也将宜兴的陶艺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今天,我来到了丁山陶瓷博物馆。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在这里,我看到了当时劳动人民努力奋斗的样子。一个个玻璃柜子里放着一把把精美的紫砂壶,精美绝伦,这些都是宜兴的名片。(孙柯悦)

我的家乡宜兴,是闻名中外的紫砂之都。今天非常激动去参观了宜兴陶瓷博物馆,我了解到,该馆已经成立了40周年,接待了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是展示宜兴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通过讲解员叔叔的介绍,我们认识到了宜兴的紫砂工艺大师顾景舟,韩美林等,也亲眼看到了各种精美绝伦的紫砂壶以及了解到了它背后的历史故事。工匠精神日久弥新,激励一代又一代宜兴人奋发进取,我们少先队员要学习紫砂大师们的工匠精神,把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认真仔细对待每一门功课,认真学习,传承好这份精神。(吴钰萱)

一捧紫砂泥,一把紫砂壶。距今40周年的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馆内丰富的藏品,充分展示了宜兴悠久的制陶历史和灿烂的陶瓷文化。沿途能感受历代陶瓷艺术创造的伟大和艺术的光辉。无数能工巧匠孕育了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充分展示了陶都宜兴的风采。(董洺彤)

 今天我们去参观了位于丁蜀镇的宜兴陶瓷博物馆,距今已有40周年。馆内各种陶瓷制品造型极美,品种丰富。参观下来,我们了解了陶瓷的悠久历史。陶瓷是宜兴的一张名片。我为我们宜兴拥有这陶瓷历史而骄傲、自豪!(周子涵)

今天我们参观了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中国陶瓷博物馆充分展示了宜兴悠久的制陶历史和灿烂的陶瓷文化。展厅中有很多精美的陶制品和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造型各异,制作工艺精细,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陶文化的魅力!(石祥玏)

从明代的第一把窑火点燃至今,已有数百年。宜兴紫砂可以说是宜兴人民的一张名片,今天我们有幸参观了宜兴陶瓷博物馆。里面陈列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紫砂作品,每一个作品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作者想表达的纪念,形成了一种纵横交错而又丰富多彩的紫砂艺术天地,让人有种百家争鸣,各领风骚的既视感。(姜忱希)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