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浅析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后感
宜兴市亲亲宝贝幼儿园 黄天姿
“合作”不仅仅是指人际交往,而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目标而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幼儿期是合作行为培养的关键期,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前提是让幼儿有合作意识,有合作的需要,进而产生合作的行为。中班幼儿正是合作意识强烈的一个阶段,也是能很好培养合作能力的重要阶段。通过这篇文章我了解了一些培养中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方式。
一、利用日常生活,萌发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
“生活即教育”,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幼儿来说都具有教育价值,从生活中的每个环节来看也都有合作的机会。合作整理玩具、合作整理书本、擦桌子、分勺子、这都是幼儿在生活中需要分工合作的,这也让我想起了上学期幼儿的生活能力比赛,虽然看的是生活的能力,但其实更注重了幼儿的团结合作的能力。
一人完成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顾到每个人的那种团体意识。
虽然在比赛中我们班的幼儿还有一些没有注重的问题,但是我也从种种行为中看到了孩子们已经有了合作的意识,知道了“团结力量大”和分工合作带来的好处。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通过一些生活活动,也可以是通过一些孩子们喜欢的绘本书来让幼儿感受互助合作的成功,产生合作的心理需要。比如《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蚂蚁和西瓜》《团结果》等,讲的都是合作互助的故事,更重要的是理解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要相互帮助、发挥特长才能渡过难关。
二、创设合作的机会、诱发合作行为发生
首先,可以是在教学活动中设计一些需要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环节,让幼儿在相互合作中顺利地而完成测量活动,增强了合作的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其次,可以在适当的情境中交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比如给幼儿创造一个遇到困难的情景,当幼儿遇到困难,自己无法单独解决的时候,可以主动找到同伴帮助,一起上商量、分工合作......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学习合作的方法,促进合作行为的发生。
三、珍重游戏价值,提高合作行为能力。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各种能力得到发展锻炼。可以是在区域游戏中,也可以是在体育游戏中,创设合作的机会,引发合作行为,加强合作交往能力。如户外游戏中的“老鹰捉小鸡”、“切西瓜”等,增进了友谊、巩固、强化了合作行为。
合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激发、引导和培养,抓住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中的一切契机,引发幼儿合作行为的发生,增强幼儿的团体意识和责任感、提高社会化交往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地发展。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