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亲亲宝贝

>学校首页>菁菁校园>教师文章>内容详情

用好奇心探究

发布时间: 2021-03-10 09:30 发布单位: 宜兴市亲亲宝贝幼儿园 浏览量: 2868 【公开】

——读《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有感

宜兴市亲亲宝贝幼儿园  郭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读了这本书,最大的感悟就是科学活动对于幼儿来说不在于科学学术知识的认识,而是在于科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科学活动的特征就是科学追求理性客观,是以客观事实的观察为基础,利用各种实验,并控制各种变因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熟知的进化论,量子力学等都是这样的科学知识。

但这些往往连大人们都很难以理解,对幼儿来说更是困难,所以在《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科学教育的基点,就是对于周围的事物要有好奇心。

尊重幼儿的探索天性是最轻松,最容易能帮助幼儿了解科学活动的,能让幼儿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如小班幼儿为例,受年龄特点的影响,他们总是对这个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很喜欢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等很多问题,他们的小脑袋里总是会不停的思考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总是去发现着连大人都发现不了的问题。

那我们身为教师就可以幼儿的探索学习兴趣为核心,引导幼儿进入科学的世界,就如小班幼儿在《指南》中对他们目标就是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经常问各种问题或好奇的摆弄物品。这一目标几乎不用教师去帮助幼儿达成,他们自己天生就对世界产生好奇。

这让我又想到了,在每次午后散步时,幼儿总是会用他们的大眼睛去观察周围,有时控制不住,用小手去摸摸小草,小花,路边的小石头,甚至对飘落的树叶都是那么感兴趣。

大人们总是会告诫幼儿地上的石头很脏,不要去碰,树叶上面可能有毛毛虫,更加不要去碰,当幼儿不听劝诫时,大人们总是会生气。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幼儿一定要去到处摸摸?因为他们没有从幼儿的视角去出发,我们肯定知道树叶是因为枯萎了就飘落下来,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孩子他知道吗?

他只知道这个树叶飘下来很漂亮,像蝴蝶一样,他知道这个叶子很漂亮,他想带回去看看,其实在这过程中,孩子的科学行为已经在发生了。科学并不遥远,它其实就在孩子的身边。

这是幼儿主动探索到的科学活动,但我们教师应该走在幼儿前面,除了给幼儿提供环境以外,这个环境还应该具有挑战性和差异性。正如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这个理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幼儿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能让儿童在跳一跳的情况下突破自己,能力更强。

书中说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环境安排没有严格的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区域可大可小,内容可简可繁,但是要必须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教育功能。

这不禁让我想到活动室的科学区,为幼儿已经开辟了一块专门的区域。在科学区中投入了未开展和已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的材料,让幼儿自己进行操作,但每次提供新材料时,我会担心小班幼儿能力不强,所以我会进行包办很多,这其实是错误的教育观念,在经过学习后,我发现要为幼儿提供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由静态到动态的活动资源,让幼儿自己进行选择它所适合的。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幼儿在环境中参与活动越多,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也就丰富,他们的能力也就会更强。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教师角色定位是:“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这是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期望。

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幼儿逐步了解,让他们带着心中的疑惑,从而进行实验然后得出结果,这样以开放性问题为主,能让幼儿自己进行操作,探索和思考,在提问时也可以采用层层递进的提问方式,让幼儿能一步步加强。就如书中所提到的,在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教学中,小水滴是如何旅行的,本不是这次活动的教学目的,而引导幼儿去发现“水蒸气”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自然现象,才是真正的教学目的。

“小水滴旅行记”这一活动,通过情景的设置,用神秘有趣的口气把活动推向高潮,令幼儿兴奋、感兴趣,这种情绪不知不觉的牵引了幼儿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的参与活动,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在活动的过程中却往往会出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教育内容的生活化不仅能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让幼儿保持好奇心,比如我发现在进行阅读时,在黑板上的磁铁,它是可以吸附在黑板上,在阅读结束后,幼儿立马进行询问,这是什么东西,它为什么可以粘在上面?

和幼儿进行解释磁铁后,远没有让他们自己来进行实验得到的东西更多。他们会自己拿起磁铁进行反复粘上去,拿下来,粘到地上,粘到椅子上,自己去进行无意识实验。

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注意事物的形状特征,让幼儿尝试用词来描述事物,让幼儿的印象得到加深。

看,在这样的情况下,科学活动就存在幼儿的身边,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出现了,还有最明显的就是水,水不仅是生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物质,而且幼儿它对水天生有一种兴趣,特别喜欢玩水,每当吃点心和吃午饭时,在洗手的过程中,许多幼儿都会边感受边与同伴交流。

这样教师就可以组织一节活动,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还会流动的,还可以让幼儿知道要养成节约这个习惯。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入手,更能让幼儿轻松的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

当然,除了教师自己开展科学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通过亲子活动进行探究,比如开展丰富的田间活动,这不仅能让父母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还能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孩子交流,能进一步增进亲子关系,增加亲情,还能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和健康的成长。

“生活即教育”,让幼儿能够主动探究,积极参加,在活动中能够达到手脑并用,培养幼儿的兴趣,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就做好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