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读后感
宜兴市亲亲宝贝幼儿园 陶倩
很长时间没有真正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了,借着本次阅读节活动,组织老师们进行组内好书共读,读完这本书,感想很多,收获很大,很多疑惑豁然开朗。
只有作为教师的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早期数学是什么,儿童的数学学习会碰到什么困难,儿童的数学能力发展一般会遵循怎样的规律等问题,“教学”才有可能成为有儿童、有重点、讲策略的有效教学。教师必须理解自己所“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教”,怎么“教”,才有可能实现为理解的“教”,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
从本书中,我看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影子,看到了《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与之的有机相容,更感受到了:教育观念先行的思想与教学方法的运用。在书中的大部分章节中我看到了:“生活中的运用”、“让幼儿感受、体验”、“生活经验”、“结合生活”、“与材料互动”等短句或词语。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早期数学概念的发展既离不开具体的客观环境和生活经验,又依赖于具体的动作操作和体验,它是儿童在不断积累感性经验,借助于具体事物和形象逐步在头脑中建构起一个抽象逻辑概念的渐进性发展过程。例如,儿童必须把4辆玩具汽车和张有4辆汽车的图片、数字“4"以及文字“四”联系起来,才可以被认为真正具有了数学意义上的对“4”这一数概念的理解。所以,孩子经验的获得是通过不断操作、感知去获得的,只有在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中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充分感知,才能让孩子获得相关的数学经验。
除此以外,本书还强调“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师还应该通过相关生活问题情境、主题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提升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没有找到失败的原因,那或许就只是单纯的失败而已,并非“成功之母”。回想自己所经历的几次课,为什么每次上完之后都感觉有些迷茫,有些不知所措。其实,除了自己对孩子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把握不够之外,最重要的是自己没有将“核心经验”知识理解透彻内化,是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的表现,是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较少的表现。例如,在《有趣的图形》一课中,对幼儿的几何图形概念的发展不够清晰,对小班年龄段中关键经验与分析不够清楚,未对:前识别水平、视觉水平、描述水平、集合型概念水平做深入了解。
从一个群体中,认识另外一个群体,是一种幸运;从一本书中遇见另一本,是一种幸福,感谢在幸运的群体中让我体验到幸福的感觉!感恩阅读,让我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阅读,我将一直持续,永不间断。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