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读后感
宜兴市亲亲宝贝幼儿园 周迪
四月读书月阅读了《幼儿园数学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因为曾经阅读过幼儿数学领的相关书籍,所以阅读本书并不吃力,总体有如下感受:
一、重温
这本书则是更加全面、细致的呈现了学前儿童各年龄段在各数学内容板块上的数学教育精要,更强调教师应该“教什么”、“如何教”的具体内容和路径。发展思维、重视实践操作和语言表述、要密切联系生活、重视个体差异。这再次提醒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牢记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并牢牢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阅读中会有:“读书就是一种发现,有的是新发现,有的却有在一本新书中偶遇旧友,并能从不同的视角看到新思想”的感受。也就是所谓的“温故而知新”吧。
二、对比
全书共有八章,第一章和第二章从整体上让我们了解数学知识的特点、儿童早期如何学习数学、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价值、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原则。第三章至第八章全面阐释了数与量、图形与空间两个系列的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
(一)各内容详实:
本书每个版块内容更加详实,更易转化为实践操作。
(二)分类维度有启发:
本书中,模式是作为幼儿数学过程性能力目标中的特殊过程性能力目标呈现的。幼儿数学特殊过程性能力是把多个数学概念联系起来的“贯通性概念”,能帮助幼儿发现不同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的本质特征。本书的观点认为:把模式看做是一种数学过程性能力时,它们实际起作用的领域远比内容更广阔。
3到6岁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这个思维的工具主要是依靠事物的表象,抽象逻辑思维在大班正处在萌芽阶段,思维发展较快的幼儿已掌握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抽象水平的逻辑来自于对动作水平的概括和内化。幼儿学习数学开始始于动作,要借助外部动作感知数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是要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知数量关系,教师在教育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前后联系性,帮助要进行经验的连接。《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发现数学的数量关系,所以生活中的数学,游戏中的数学,非正式的学习经验它对于幼儿的数学学习有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发现,本书更着重从知识点来明确,而核心经验一书则更具有时代性,即重视以把握儿童学习特点的角度来习得经验。阅读后可以让我在数学认识和具体操作中更加完善自己对学前儿童数学领域知识的理解。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