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亲亲宝贝

>学校首页>菁菁校园>教师文章>内容详情

自我提升促幼儿成长

发布时间: 2022-05-16 09:03 发布单位: 宜兴市亲亲宝贝幼儿园 浏览量: 3380 【公开】

《发现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有感

宜兴市亲亲宝贝幼儿园  周乐

P 12~P17页:

这一部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第四部分《混乱失控的游戏》的讲述,案例中的教师玛丽安在孩子的玩沙游戏出现混乱、失控、存在安全隐患时,用在一旁不断提醒的方式介入,但是效果不理想,孩子每一天的游戏都会存在以上情况。这时候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就应该思考,我们在幼儿出现此类游戏情况时,是不是也是用相同的方式去介入,阻止或终止幼儿的游戏行为,并没有经常思考我应该用何种方式进行干预或提供何类材料使幼儿的游戏变得安全可控,然后在此基础上演变成更高层次的游戏。

P 110~118页:

在幼儿的游戏中,任何书写形式都应该是被接纳的。要是不能因为幼儿的书写式与成人不同,或者没有办法看懂幼儿的书写就否认幼儿的书写。教师要抱着一种接纳肯定的态度,帮助幼儿去了解他们的书写和成人书写之间的区别,并且在幼儿书写之后进行总结,鼓励从而强化幼儿子的行为。教师看不懂幼儿的书写,那么可以采用分享的形式,请幼儿分享一下他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这样写,尤其鼓励可以让其他幼儿借鉴的方面,也可以让书写能力强的幼儿带动能力弱的幼儿进行。

P 119~125页:

所谓学习标准可以是教师事先制定好的,也可以是教师从幼儿的游戏行为当中提炼出来的。就比如案例中的教师他观察到两名幼儿在角色区玩耍的时候,会用语言去交谈,会自己穿脱衣服,还学会了分类和整理。这一些学习标准并不是教师之前制定好的,而是他从幼儿的游戏行为当中提炼出来的,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如果是在游戏之前制定学习标准,那教师就需要知晓每一个区域当中幼儿需要哪些关键经验,而并不是把所有的标准一字不落的背下来。老师需要充分利用游戏去发现幼儿行为是否达到了学习标准,不断提供支持加以引导。

P 126~131页:

案例中的蒂娜老师并没有将教孩子们如何测量整合成一节课去上,让孩子们安静地坐在那里学习,而是细心的观察游戏中孩子们的行为。在适当的时机将这个知识点插入游戏中,通过提问的方式不断引导幼儿学习这个新知识。孩子们看似是在大积木,但是实际上学会了很多新的内容,比如如何测量;测量的时候尺怎么放才是正确的;如何正确说出测量的物体长度等等。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会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新知识,并且是快乐的,有意义的获得新知识。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可以运用类似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所有知识都要用集体教学的方式让幼儿学习。而是可以在区域游戏观察的时候有意识的去引导幼儿。

P 131~135页:

挑战可以激起幼儿更高的游戏欲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提供材料的方式引导幼儿开展挑战。一个游戏日复一日枯燥地进行,幼儿自然会对它失去兴趣,但是如果这时教师考虑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提出一个适当的挑战就可以重新激起幼儿的兴趣。正如案例中的老师做的一样。他是通过提供材料的方式帮助幼儿进行挑战。我们平时开展幼儿的区域游戏时,也要运用相同的方式。因为基本材料是固定在那里的,教室也不会说每天都去进行更换,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仔细的思考如何可以在保持原材料的基础上,用提问,提供材料等方式让幼儿玩的开心且富有挑战性。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