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时间:2022.10.12
观察地点:智慧之城
观察对象:申思睿
第一次观察:
活动一开始,申思睿拿起小木块就开始随意地叠加,叠加的方法也不固定,一会儿横一会竖,也许是对自己搭的不满意,很快地就将小木块推倒,重新开始。过了一会儿,他又将小木块群摆成正方形,仍是一层一层向上叠加,不假思索地用小木块搭出了一座三层楼的“房子”,接着又拿起小木块在“房子”的上空飞来飞去,嘴巴配合着发出“呜呜”的声音,玩起了“飞机大战”游戏,直到活动结束。
反思:
活动初期申思睿玩小木块基本上是迁移了原有玩积木的经验,令人欣喜的是,他利用“房子”生成了“飞机大战”游戏,若是在以往的活动中,我可能会阻止他,要求他要持续地搭小木块。然面,正是因为没有阻止,才会看到幼儿从一开始拼搭房子,到之后生成的模拟情景游戏。
第二次观察:
有了之前的成功经验,申思睿仍然选择了玩小木块,迅速地搭好三层楼房的底座,他还在高楼的顶上用两个小木块搭成T字形,说是屋顶。完成后,房子被迅速推倒,第二次,他用横竖交替的方式搭出一座金字塔。每叠高一层,申思睿都很细心地调整小木块的位置,保持两边层层向里缩进,直到顶层,他还是用两个小木块搭成T字形的屋顶。
反思:
在以往操作高结构材料的活动中是很难看到的,应该说正是小木块这种材料本身多变的特点,以及没有严格的操作要求,幼儿在玩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意愿玩出各种玩法。活动初期,有的孩子缺少玩小木块的经验,一开始选择小木块是因为对材料有新鲜感,活动过程比较随意,没有明确的目的或玩法,也容易放弃。
第三次观察:
高楼搭好后,他叫来身边的同伴,两人玩起了轮流抽小木块的游戏,在抽第四层的时候,由于顶层的小木块塌落,无法继续再玩了。怎样才能把楼房搭得再高些,再稳些呢?申思睿尝试了两次,用十字形的方法进行垒高,都是在搭到12层的时候,楼房就倒了。之后申思睿向我进行了求助。
反思:
幼儿对低结构材料的使用情况直接反映了他们的发展水平、能力与经验。因此,我针对幼儿的活动情况采取指导策略:首先,肯定幼儿用木块进行搭房子或叠高的玩法。结合幼儿的经验,从“搭高楼”切入,组织幼儿围绕“怎样搭高楼”问题进行交流讨论,鼓励幼儿尝试各种搭高楼的方法。其次,利用拍照的方式收集幼儿搭高接的各种方法,通过图片欣赏、经验分享、相互学习等方鼓励幼儿借鉴同伴的好方法。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