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你来自哪颗星?
九月,伴着丝丝凉爽的秋风,美丽的校园迎来了既陌生又熟悉的孩子们,我也迎来了新的一批学生。
在这其中,小航是最特别的那位。初次和他交谈时,就发现他的反应明显和其他同学不同。当我问他叫什么名字时,他慢慢抬起头,大大的眼睛直盯着你看,然后吞吞吐吐地回答道:“嗯~我~嗯~哦~叫小航。”起初,我以为只是这个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较为缓慢,想着今后要更加关注他的表达能力。直到那天……
那是开学第二周的星期二,我正在办公室批作业。班长突然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不好了,不好了,小航在吃草。”“在吃草?”我满心疑惑,连忙赶去。
映入我眼帘的是,小航慌乱的身影。他一只手拿着2、3根带着泥土的草,另一只手无措地挥舞着,嘴里说着含糊的话语。我放慢脚步,小心靠近他。刹那间,对这个孩子所观察的一切涌现在脑海。他座位周围总是散着一地的物品,书本、尺子、铅笔……刚让他捡起又出现在地上;上课时,他永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课间活动时,一个人在一旁玩得不亦乐乎;总将口水吐出泡泡放在手上玩耍的行为,也让他显得与众不同。
怪异的行为,无措的身影,这个来自不同星球的小航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我决定进一步走近这个刚认识一周的孩子。
相近:你是逆风奔跑的星光
倾听是走近你的第一步。我轻轻拉着他来到水池旁,问他愿不愿意暂时将手中的草放在一旁。看他点点头,我将他手中的草放在一边,用水将他脸上的泥土抹去。给他的小手抹上肥皂,边轻声问他:“为什么要把草放进嘴里呀?”他抬起头,看了我半天,又低下头似乎在思考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嗯~我~羊~小羊吃草。”
“所以你也想试试,是吗?”
“不,不是,我,我想是一只小羊。”
这个回答超出我的想象,我一愣问道:“为什么你想是一只羊呢?”
“嗯~”这一次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似乎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小羊爱吃青草,那你爱吃什么呢?”我有意引导他认识到自己与小羊不一样。
“红烧肉。”他咧嘴一笑。
“那咱们下次就吃红烧肉,不吃草了。”我笑着说。
“好!”
了解,是走近你的下一步。晚上,我给小航的爸爸打电话,和他谈起小航的独特行为。没想到他的反应颇为冷淡,不愿意提及什么。
挂断电话后,我的内心很困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该怎么做?”这时,我的手机响起,小航妈妈?我接起电话,“老师,其实都是我的错,我……我小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是轻微自闭症……”
我的心被重重地揪着,那我该怎么帮助他呢?
为了对症下药,我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了解轻微自闭症的相关情况。如何和他建立起爱的联系?急需一个突破口。
突破口,是我贴近你的又一步。我给小航写了一封信,附上一本绘本《根本就不脏嘛》:“亲爱的小航,你好呀!今天老师想向你介绍一位新朋友,你愿意认识她吗……”
小航很快给我回信:“好。”
一张普通的语文方格纸,上面用铅笔凌乱地写着一个“好”字,却让我如获至宝。就这样,一封封书信,一篇篇故事,从个人卫生习惯到学习习惯的养成,从由我主导到他主动分享。我们的对话内容越来越广,他的回信也越来越长。
不经意间,一个学期已过半。一天,他有些兴奋又怯怯地问我:“老师~嗯~我想~负责整理外面的书柜。”棒极了!他已经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好呀!老师正愁公共书柜没人整理呢!我的小书柜管理员,书柜就交给你了哦!”我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他坚定地点点头。
那颗星星不再仓皇失措,它循着自己的方向正努力发着光。
相知:每一颗星星都与银河相交
时光荏苒,一转眼一年过去了。
小航参加校园“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时,我在台下默默地注视他。他身穿白色衬衫,用不连贯但充满自信的声音一字一句地向大家讲述故事。他眼里的光璀璨动人,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同一张座位,现在,再也不见散落一地的文具。同一间教室,只见他努力听讲的模样。虽然有时他也会控制不住地玩手中的橡皮,有时等他说完一句话仍要等半天,有时他会突然控制不住情绪……
但在公共书柜前,多了他为同学们登记图书借阅记录的身影,多了他细致抚平翻起的书页、呵护书籍的模样。渐渐地,也多了几道和他一起整理书柜的身影,多了几声热闹的讨论声和欢笑声。
当星星不再畏惧散发自己的光芒,星光与星光会交汇成灿烂的银河。
后记
每一颗星星都会发光,正如站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他们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内心真正接纳每一位孩子,接纳他的笨拙,接纳他的缓慢,接纳他独特的个性。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