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校园

生物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2-12-09 10:30 分类:教师文章 发布单位:宜兴市大浦中学 点击量:4863 【公开】

宜兴市大浦中学  徐杰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育阶段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塑造学生的优秀心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也是必要的,虽然初中阶段已有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渗透初中的每个阶段,甚至每一门学科,包括生物学。其实初中生物这一门课程本身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分不开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很多都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成分。结合教学实际过程谈谈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生物教学中:首先,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及拥有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其次,在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也应当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初中学生  生物教学  心理健康

 

初中生正处于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发展阶段,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其生理和心理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尤其是心理特点很不稳定,具有简单幼稚和半成熟的特点,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判断能力不强,对自己的评价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多数表现为自我评价过高,结果一遇到挫折,就迅速出现自我否定的现象,甚至走向极端。如果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往往会使他们把自己的苦恼和朦胧的思想意识隐藏在心中,封闭起来,这种逃避心态、逆反心态往往是一种危险的信号。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也是必要的,虽然初二年级阶段已有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门课程,但是这远远是不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初中的每个年级段,甚至每一门学科,包括生物学。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经过实践探索发现在生物教学中本身就渗透了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初中生物教育阶段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塑造学生的优秀心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初中生物这一门课程本身其实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分不开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很多都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成分,特别是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如何能够更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在生物教育中展现出来是关键,结合结合教学实际过程,做了以下的总结:

一、    教师自身必须要有良好的健康心理以及具备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

身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自身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不仅是与学生交往密切的班主任还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所有的举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也会被一部分学生所模仿。因此,生物教师要具备专业化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然后把这种良好的心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榜样,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1、微笑很重要

教师的健康心理会通常是以微笑展现出来,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微笑的老师,微笑对于教师的教学是很有帮助的。首先,微笑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一种最好的也是最有用的方式,会微笑的教师学生会很主动的与之交流,会与你很亲近,不仅是学习上的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学生都会愿意与你一起分享,这也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其次,微笑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恐惧心理,其实有些教师平时都很关心和爱护这些学生,但是为什么有些学生会“谈师色变”,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不会微笑,没有把自己的健康心理展现出来给学生,学生难免会有心理压力,学习效力会事倍功半。

2、注意自己的言行

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关系密切。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能改变一个学生,眼睛是心理的窗户,心灵的展示。教师的外表并不重要,可以朴实,但是心灵却不能空乏,对学生无私的爱填充在心里,这样由内而外透射出来的言行远比外表的华丽来的深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必然会使潜意识受到内在强化,并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言行举止也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和品德的形成。

3、充实自己,具备必要的充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除了具备足够的生物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多掌握学生的心理,生物教育中会涉及大量的心理健康知识,在生物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渗透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还要具备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健康知识传授给学生。

教师有了自身有了健康的心理以及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后,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

二、    把握时机,在教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随着社会经济与体制的改革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生的心理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教育各个环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对学生单纯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渗透教育的某个阶段或某个特殊的适当的时机,同时这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也多种,没有时间或是地点的限制。初中生物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通过一些实际教学实例证实,这对于某些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课堂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心理,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平时多留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尝试理解学生的心理,及时心理辅导,走出困境,提升学习兴趣。我深刻的记得有一次给初一新生上第一节生物课时,学生们都在积极发表意见和看法,讨论的热火朝天,有一位男生他出奇的安静,考虑到可能刚换了新环境,性格也不是很开朗,所以会不时有意地给他鼓励的眼神,当机会来时,我就让他起来发言,然而更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小男生由于胆怯一直沉默,不肯说一句话,针对这一学生的心理,如果立刻让他坐下,更不利于他今后发展,所以宁可把这节课的节奏放慢,通过耐心的大量的鼓励以及同班同学的鼓励后,这位学生终于大胆的开了口,我发现在这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自信乐观积极的人群中都有了他的身影,同时学习兴趣也极大提升。这是一个典型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获得转变的学生,这位学生的心理健康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不只是这位学生从中获益,其他学生也在这次事件中知道了关爱他人以及团结的重要性。

2、生物教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情感道德

初中生物教材中蕴含了大量的情感因素,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找准适当的时机对于学生进行情感引导,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同样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情感道德。如初二生物中有这样一节课《人类的生殖和发育》,其中讲到了胎儿在母亲子宫内孕育以及分娩的过程,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自然而然会联想到母亲养育我们的艰辛,就以这个话题展开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一个小型的感恩母亲的讨论会,加深学生对母亲甚至父亲的爱,然后布置一个家庭作业,回家拥抱一下父母,让他们学会如何爱父母,以及爱他人。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你有心及时的发现在生物教育中涉及到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运用教材,深挖其中的内涵,并给学生及时的指导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向着“尊敬他人、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等好的情感方向发展。

3、在生物实验中关注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方面主要是在生物实验中,在初中生物阶段,大大小小是实验课也有很多,学生也都很喜欢上,很感兴趣,但是往往不能够坚持到底,半途而废。通常情况下,实验课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学生在要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上,进行动手操作,往往学生只追求动手的过程,抱着一个玩的心理,往往忽视实验的研究成果,大部分学生都是如此,不能坚持到最后,对于这种现象光是鼓励学生是不够的,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让他们坚持到最后,后来开展了优秀实验结果展这个活动,学生做完实验后首先让老师作评论打分,然后其他学生参与打分,评出每一次的优秀实验成果,当然有优秀当然也有最差的实验成果,这样学生就有一种竞争意识,自然而然会用心将实验坚持到底,实验的效率大大提高,学生的意志力也得到了培养。

通过一些教学实践证明,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生物教育灵活的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全面发展,学生心理健康了,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周国韬编.教师心理学:怎样成为一名好教师.北京:警官学校出版社,1998.

[2]张庆林,赵玉芳主编.心理发展与教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3]吴庆麟主编.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陈琦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叶振龙.浅谈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教育探索,2000,(7).

[6]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7028899号-2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兴市大浦浦南村人民南路     联系电话:1533523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