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杨巷小学

教师园地教师文章

心理健康三步曲:关爱、鼓励、培养

发布时间:2021-04-13 14:32 栏目:教师文章 发布单位:宜兴市杨巷小学 点击量:7098 【公开】

心理健康三步曲:关爱、鼓励培养

宜兴市杨巷小学    丁浩清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德育,即育人。当代的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更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孩子在思想观点、感情、感觉、快乐、不安、忧愁方面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教师应当认清并熟悉自己学生的这个世界。”

     一、引导学生关爱自己
     现象:有人说天性无邪的孩童像一块永远不会饱和的巨大海绵,总是孜孜不倦地吸收着他们感到好奇的事物。是的,这说明了孩子强烈的求知欲和渴望探究世界的自然意识。教师虽然利用孩子这个天性,精心传授学科知识,但往往忽视了引导孩子对自己,对生活,对生命的认识和关注。现代社会的孩子虽然个个像个“老学究”,学问可说是融会中外,通晓古今,但他们却不理解,自己为何要如此勤奋学习,也不知道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对于家庭、社会的意义,学生对人的生命的伟大和宝贵更是认识不到,也因此表现出对自己生命的冷漠和无视,一遇到挫折便轻易产生放弃生命的想法,出现自杀冲动,甚至行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悲剧已经屡见不鲜了。如学生与家长发生口角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后自杀……

 对策:面对这些严峻的事实,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育人的概念中必须融入“心理”教育。而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认识自己,爱护自己,爱护生命。只有充分认识自我,爱护生命的人,才能树立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为全人类服务奋斗的思想——即育生命心。每位教师应把生命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如,在语文教学中,可结合《掌声》、《做一片美的叶子》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熏陶;数学教学可设计有关人口问题以及家庭生活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中“人”的作用;实践课程可以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珍惜宝贵的生命,积极探求并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班队活动中,举办《学会关爱》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体会自己的爱对别人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别人的爱给自己带来的温暖,由此指导孩子们日常的思想言行……
     二、培养指导学生学会生存
     现象:中国是个具有几千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优良的传统不胜枚举。但是,在祖先遗留给我们民族精华的同时,有一些封建社会残留的糟粕也残存在现代国人的思想中,且根深蒂固。“富贵看祖辈,吃穿看父母”,“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就是其中典型的依赖“外力”生存的消极封建思想。当今社会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社交能力、外语水平、电脑操作等就业标准接踵而至,使世代靠人情吃饭的中国人猝不及防。而快速的人才流动和不断提高的失业率,也使当代中国人感到恐慌和不安。这种依赖品性表现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的学生,一遇到自己完成不来的事情,第一个想到是向父母求助,而不是自己想办法克服;一遇到挫折便丧失继续努力的进取心和自信心,甚至害怕创新的实践活动。少数家长持着培养母女父子感情的令牌进行“陪读”,更使孩子对“廉价外力”的依赖性不断增加,直至难以割舍,孩子“永远”离不开父母的“关心照顾”。但这样看似温情的氛围,却是以牺牲孩子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乃至孩子的实践探求能力为巨大代价的。
     对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当代学生提出“四个学会”的要求,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存”,必须从树立学生基本思想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培养日常生活能力入手,把社会实践、学科教学和生活自理结合起来,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于一体,组成一个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从学校课堂的思想理论引导,到把家长“请进来” ,让老师“走出去”,积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彻底打破阻滞学生思维、能力健康发展的传统教育模式,努力创建适于青少年自主发展的多元化的“温室”环境,把孩子置于有利于其自主创新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发展的良性的人为的环境中。这样,通过点点滴滴多方面多层次的的渗透,及教师和家长由浅入深的引导,到学生理解后自主动手的实践体验,使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真正理解“学会生存”的重要性,发展了自己“生存”的素养和能力。学校要把家庭纳入教育联盟,把社区作为实践阵地,举行一系列的实践体验活动,如角色体验——今天我当家、我当老师;“自理”——整理床铺比赛;野外生存技能“模拟”——野外定向比赛,以及社交能力培养的模拟活动等。

 三、鼓励培养学生勇担责任
     现象: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教育也在发生着不断革新。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普遍的盲目重视“机械生产”,而忽视了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人对物质的欲望与精神修养失去了平衡。这种“失衡”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性变得越来越冷漠、放纵、自负、孤傲,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或多或少地缺乏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同情,对他人的关心。出现了当下学生群体中几个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2、意志方面一般为优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3、性格方面一般表现为:自私狭隘型,自大自负型,但其受挫能力差,或自卑怯懦型,较为孤僻。由此也导致了越来越多学生心理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如校园暴力甚至杀人泄愤事件;孩子杀害父母事件……

 对策: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这是从人的动物本性、社会层面两方面来说的,因此,人自然具有欲望、情绪、思想、观念理性等。人的社会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显得重要和突出,而“责任感”是一个作为社会人的关键品质。“责任感”具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对自己作为人的生活和生命的责任;对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对社会作为公民的责任。要使一个人具有“责任感”,我认为必须从小培养孩子具有一颗“博爱”之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社会、家庭、个人三个层面中所处的不同角色,承担着不同却同样都起着重要作用的责任。
    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个体责任——培养学生勇于承担参加值日劳动、学校社交、集体活动的义务和责任心;家庭责任——培养孩子作为家庭成员关心体贴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的责任心;社会责任——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以及宣传科普知识、法律法规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热情的语言,无私的付出,努力的奋斗都会有益于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有益于家庭生活的美满幸福,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学会关爱,学会生存,学会勇担责任。”是摆在当代教育者面前迫在眉睫的任务和课题,是对教师提出了世纪课题——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民族创新,民族强大,民族复兴的唯一出路。只有个人会生存,家庭才能美满,社会才会稳定,民族才能强盛实现复兴。

 

1 页 共 3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7028899号-2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江苏省宜兴市杨巷镇文卫路88号     联系电话:15061728908     联系邮箱:99en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