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

教师管理学科教研

基于“双减”策略环境的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发布时间:2022-12-09 16:17 栏目:学科教研 发布单位: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 点击量:7582 【公开】

 

一、当前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

1. 不被重视的体育课程,教学时间饱受侵占

在目前小学甚至是中学的素质教育中,体育课程普遍没有一套完整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教学实施计划。而在课程数量的安排上,虽然从表面上而言,符合了国家教育教学规定,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各个学校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始终坚持以主学科作为优先发展的教育事业,因此在临近月考、中考、期末考等大型的摸底考试期间,体育教学时间被随意占用,无法完成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中小学生体育素养的奠定,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并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材内容形式单一,缺乏趣味与创新

体育教学并不仅仅只在于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开展,还包括着学生体育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塑造。根据现有的小学体育教材内容分析,依然是延续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思路,在对教材的编排上,无法贴合当代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兴趣。在实际进行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单一性,往往使学生对于教材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反应不够积极主动,只是一味的向往课外活动,单纯的只想走出教室玩一玩,这对于体育知识的普及和教学产生了严重的滞后效果,是体育教学仅仅停留在增强体制与体育活动的基础层面上。

3. 活动场地的空间不足与活动器材的物质匮乏

由于现阶段各地教育部门对于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在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对于体育资源项目的投入明显不足,例如足球场地、篮球场地、排球场地、塑胶跑道、乒乓球桌等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场地的限制使得一些体育运动项目无法开展,不够丰富,无法匹配相应的体育活动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硬件教学设施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水平,使得素质教育的综合体系无法有效地建立,在对一部分具有运动潜力和技能特长学生的开发与培养中,无法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大大降低了体育人才的培育方向。

4. 师资力量与教学方式的欠缺

基于目前的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各地区小学体育师资力量短缺、不均衡。学校与教育部门尚未针对体育师资队伍展开建设,各个学校都缺乏具备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体育教师,而在教育事业相对落后、教育实力普遍孱弱的地区,往往会出现其他学科教师代授体育课程教学的现象,由于缺少专业性技能,所以无法很好地实施系统科学的体育教学计划,同样在体育教学课程的开展中,使得体育教学流于表面,大大降低了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延缓了体育课程的发展水平。

二、结合“双减”政策,优化小学体育教学

1. 基于“双减”政策认知的体育教学理念

在针对小学素质教育提升的问题上,如何缓解学生学业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具有足够的运动时间、实现素质教育的综合发展,是“双减”政策的核心思想。而随着作业任务与培训负担的减少,学生课余时间将会越来越充足,因此,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深入与广泛实行,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将会成为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指导方向。培养学生课外体育运动兴趣、探究体育活动、认知与了解体育科学技术等,将会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主要方向,也是符合“双减”政策实施效果的发展目标。

2. 完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方法

在优化体育教学形式的过程中,坚持以各年龄段的小学生实际学情为分析内容,在注重教学成果的同时,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加小学体育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通过教师的思维引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合理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手段,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具备联动性,采用视频动画、游戏体验等多种教学形式,开展体育教学。在完成理论知识的基础建设后,展开相应的户外活动锻炼,使学生知行合一,形成良好的闭合循环,以增强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3. 构建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实行学生运动评价总结

在进行相关的体育活动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思想存在惰性,往往会导致对体育活动的长期开展,特别是重复练习,产生消极的情绪,例如跑步、跳绳、仰卧起坐等基础的体质训练运动。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作出相应评价,并且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总结反馈,使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入反思环节,增加体育教学的鞭策性。教师与学生通过评价与总结,可以更好的了解体育教学效果,清晰地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与缺陷,并正确地找到合理的体育运动项目和学习方法,减少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无用功,真正实现“双减”的意义。

4. 加强体育师资力量建设,开发体育器材投入

强大的体育师资队伍是小学体育事业发展的坚实保障,在现代素质教育的观念中,体育教师不再仅仅是带领学生进行基础体育运动的组织者,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艺术鉴赏也是体育教师实施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小学体育师资力量的建设中,对现有的在职体育教师进行系统化的技能培训,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并通过聘用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担任体育教师,优化目前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性,实现逐步提升职业技术水平,引导小学体育教育事业进行全面的综合改革。

充足的场地设施和体育器材是实施体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前提,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体育教学情况,科学合理的开发运动场地与体育器材,加大对体育用品资源的投入,改变目前小学体育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适当性的利用社会支持,扩大体育设施的建设发展,缓解体育资源需求与体育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完成小学体育教育基础发展的宏伟蓝图。

5. 倡导亲子活动,创建家庭运动

基于“双减”政策的实施落地,逐渐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得学生拥有更多的课余活动时间,因此,学生的锻炼机会也有所增加,如何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加强体育运动锻炼,需要体育教师进行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以多元化、多样性的方式,使家长参与到学生的体育运动中,并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适时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通过视频分享、在线教学等形式,学习相关的运动技能动作,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维意识,在良好的家庭运动氛围中,不仅能够有效地创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性,同时在体育教育的实践中,更能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运动习惯和兴趣爱好

三、总结

根据以上论述,在“双减”政策的大力实施和全面推进的作用下,学生的课余时间将会更加充足,为小学体育教育提供了优越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是当下体育教师的首要工作。因此,身为体育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双减”政策所创造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丰富课后实践,开发学生的运动潜力和特长,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不断提升自我的身体素质,加强体能锻炼,为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打造学生良好的品德素质,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满足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卓越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花  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新课程学习:上,2012(07).

[2]郑红玲  体育教学现状与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06).

[3]沈 勇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0(07).

[4]牛 超   浅谈小学体育的重要性与作用[]]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期.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街道人民南路209号     联系电话:13812566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