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专题讲座九:《人本主义心理学》

发布时间: 2022-05-30 18:58 发布单位: 宜兴市新建中学 浏览量: 2738 【公开】

人本主义心理学

内容简介  · · · · · ·

人格自我心理学、自我实现心理学、存在心理学、存在分析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人性观、价值观、教育观……这就是本书所要研究的心理学内容。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课题。它既涉及心理学、哲学、自然科学、医学、文学、历史、宗教、教育、管理科学等诸多领域,又处于同主流心理学之间、人本主义心理学自己内部之间理论观点尖锐对立和纷歧争议之中。我深感自已哲学基础和学识涵养之不足,故本书缺失、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尚乞各位专家、学者和读者不吝赐教!

本书特色:

  ▲本书既是深具学术内涵的人本心理学的专著,又是极富可读性的高等院校有关本科和研究生的教材。

  ▲本书突出特点:取材多元,立论客观;内容丰富,逻辑严谨;资料新颖,分析透彻;史论结合,评述中肯;见解独到,富于哲理;国内仅有,尚属首卷。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非人化的白鼠心理学和精神分析非正常人的变态心理学,张以人为本和以整体人(或全人)为研究对象的视角,关心人的本性、价值和尊严,研究健康人格和自我实现。因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心理学第一势力(行为主义)和第二势力(精神分析)相对抗,故它被称为两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我们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或人本心理学)是以人为本研究整体人的本性、经验与价值的心理学,亦即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意向性、创造力、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科学。简而言之,因强调以人为本体的价值观而得名为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对精神分析的心理学对象观一直采取批评的态度、他说: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症患者、心理变态者,罪犯、越轨者和精神脆弱者,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势必越来越小,他会变得越来越“现实”,尺度越放越低,对人的指望也越来越小,……因此对崎形的、发育不全的、不成熟的和不健康的人来进行研究,就只能产生畸形的心理学和哲学。

奥尔波特承认弗洛伊德对病态人格(或心理病态人格)的研究是一种贡献,但对于心理学来说,更重要的是研究健康人格。他认为,健康人格的核心特征是有意识的目标或抱负。有无长远的目标,是区别人类和动物、成人和儿童、健康人格和病态人格的一个主要标志。事实表明,有长远的目标并能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人,就不易受问题和冲突的干扰,而能把人格的一切方面整合起来。相反,缺乏长远目标的人,往往受潜意识的力量驱动,使完整的人格化为一些互不联系的亚系统。这便是神经症的主要特征。

马斯洛提出心理学家应该研究人类中出类拔萃之辈,即“不断发展的一小部分人”。

“以人为本”的理论内涵,就是在心理学研究中既反对“以动物为本”,也反对“以病人为本”主张以正常人尤其是心理健康者和精英为本,创建真正人的心理学。

彪勒对西方心理学中三种抽样做了评论。他说:弗洛伊德从人群的病态中抽样,使病态的人代表了全人类。统计学者从普通人群中抽样,使平庸的人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这对人类本身都是不利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应当从“最好的品种”中抽样,从最健康、最高大、跑得最快的人中抽样,说明人能够成为什么和人应该成为什么。在今天的世界里更应从最有德性、最具伦理的人中抽样来研究人类精神价值与道德发展的可能性,马斯洛称此为“成长尖端统计学”。他并表示,我们之所以要以最佳品种作为样本,是因为这些人的价值选择将是人类追求、向往的终极价值。

人本上义心理学反对传统主流心理学忽视主观经验的研究,主张把意识作为关注中心。他们批评行为主义把意识视为一种不起作用的附带的副现象:它对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尤如车轮的吱吱叫声对于理解车轮为什么会转的重要性是一样的。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反对精神分析贬低意识而夸大潜意识的土张,如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把意识看做是从潜意识(或潜能、驱力和情绪)中派生出来的次要的或外显的事件。

人本心理学家确信,我们每个人在很大程度上都受遗传、风俗习惯和存在本身局限性的影响。但是,人类自以为重要的东西却是我们在对确定不变的生活条件做反应时和试图开发这些条件时所具有的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自由—这些生活条件构成了海德格尔所谓的我们的投注(或被抛),指我们出生就有的实际节令、性别、想法和所处的历史时代。

行为主义者力图将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心理学归结为自然科学,将心理学还原为生理学和物理学。华生认为“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为刺激和反应”。这就是说,全部心理和行为,都不外是由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已。

精神分析的基本出发点,就是把人视为一个与社会根本对立的存在物和非理性动物,坚持用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解释心理活动规律,主张先天的本能(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是人的一切心理和行为的内驱力。它除了依据快乐原则(或唯乐原则)及其衍生的现实原则外,还有一条更基本、更符合人的本能的原则,即强迫皿复原则。它要求重复以前的状态,恢复到原初的无机物的状态。弗洛伊德这种单纯用物理学定律、生物学范畴说明人的生与死的内在动力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显然是一种典型的还原沦的表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川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观点,强调人的整体性、完整性、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坚决反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还原论倾向。

与存在主义基础相一致,相信人类本性决不可能完全被限定。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当代对后一业社会《或科技文化社会)反人性化走向反省的产物,是存在主义与现象学在心理学中的再现,是抨击行为主义传统主流心理学的弊端和批判与继承精神分析学思想的结果,也足美国人类潜能运动和德国整体主义心理学思想影响的反映。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意义指的是一种生活体验的特殊内容,它使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更有价值。没有意义的生活让人感到没有价值和空虚。彪勒发现:当人们为生活中他们相信的某种东西而生活时,他们称自己生活得有意义。这种东西也许是一种特殊目标,一种事业,或是另外一个他们为之献身的人。这种现象似乎表明:虽然方向感、动机和行为动力来自健康人的内部,行为的目标却是外部的,或者说是超越个人自我的。

日本行学家梅原猛指出,西方现代化带来两个严重的问题:个是对自然的严重破坏。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的破坏超过农耕文明时代的几十万倍、几百万倍。另一个是人的内心的溃崩。在现代化下,人变成了欲望之躯,这样,灵魂就遭到了破坏。这种破坏或许比自然遭到的破坏更可怕。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产生于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后来又辗转传播到西欧及世界各国。主张以人性作为衡量历史和现实的准则,重视个人的价值,维护个人的尊严和权利,解放个性,使个人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实现现实中的个人幸福。人本义心理学反对禁欲主义,主张人性的解放,强调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促使人得到充分的发展,正是继承了人道主义的传统。不同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发展的自然倾向不是避苦趋乐的狭隘私利,而是在生活需要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对人类高级需要或真善美等心理需要的追求。

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是以人性论为其重要思想渊源。所谓人性,指、一切人所共同具有的特点。对人性问题,西方哲学和伦理学一直存在两种基本观点。一种是柏拉图康德、歌德,卢梭的观点,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欧人道主义的传统,认为人具有潜在的善性,主张设计一种理想的社会通过教育使人格得到发展。另一种是亚里士多德、马基雅弗利,霍布斯和边沁的观点,认为人性是由生物本能所决定,不可能有很大改变;人只有通过法律的约束、文明的行为,才能维持社会秩序。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大多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思想可以追溯到第一种哲学人性观,主张人性本善,且具有建设性,而恶则来自丁社会或文化。惟独罗洛·梅的主张有所不同,认为人性中有内在恶的因素,如不正视这种恶的倾向或仅把恶归之于环境,都是有害的。

自从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以来,西方心理学一直以自然科学为定向,极力仿照物理学来建构心理学的理论模式,坚持机械决定论和生物还原论,这种采用研究物的模式来研究人的倾向,到了行为主义可以说达到了顶峰。行为主义者不仅把自然科学的客观研究方法绝对化,陷入实验决定一切的实验主义,而且在研究对象卜削足适履,抛弃刘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只把可观察的行为作为心理学的惟一研究对象。所以,在行为主义者眼中,人就变成了一个受外力控制的有机体或机器,儿乎与无生命的物体或低等动物毫无差别。因此,行为主义是没有人、没有心理、没有价值的心理学。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仅是单一孤立的刺激与单一反应之间的直线联结,而是受构成完整人格的全部感情、态度和愿望决定的。马斯洛认为这些人格决定因素主要产生于群体的社会信仰和道德常模的内省或内化。

罗洛·梅在80年代初对他同行为主义的毕生论战做了总结,他认为行为主义有三个主要错误:①行为主义假设自我并不存在;②所有的行为都是受条件控制的;③自由是一个幻想。

布根塔尔在60年代批评行为主义创始者华生关于心理学只能研究行为的于张是井蛙之见。在他看来,行为是受一个人的现象场(或现象域)所决定的。这个现象场“包括个体当时所体验到的他白己在内的字宙”。他认为行为主义用肤浅的外部行为的研究取代了主观生活的丰富性。

斯金纳从严格的社会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观点出发,否认人具有自我理解、自我指导或控制自己命运的意志或能力,把个体完全视为环境条件作用的产物。他还指出,人类本性完全受环境力量的控制,自由是一种幻觉,我们不应该为无权和无力而感到焦虑。

马斯洛把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表现行为(或表达行为),如艺术创造、游戏、奇异和爱等。它是人格的一种反映,即内在特性结构的一种衍生物。它是非功能性的,即使得不到奖赏它依然存在。心理学应把这种行为作为研究的主要目标。另一种是因应行为(或应付行为)具有功能性、工具性和适应性的特点,它是特性结构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马斯洛认为,行为主义者由于过分关注因应行为,因而只看到了人类本性中动物性的一面。在他看来,将人看做是可预测、可控制的,对人简直是一种污辱。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目的,就在于将人从控制中解放出来,使人较少受预测和控制。

奥尔波特把预测分为两种:一种是保险统计预测,指给予某种刺激后甲组的72%将按这种方式行为。这只是一种抽象的概括或保险统计的说明,对个体几乎没做了什么预测,尽管它们在实验室实验条件下非常精确;另一种是个体预测,这是指对个体人格的了解,例如,当人们r解到一个人所具有的某些“倾向”、“特质”或“法则”后,在临床心理学中就能对他做出更有效的预测。另外,人对某种刺激做出的行为反应只有在个体确信不疑和对个体有价值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奥尔波特建议,心理学应该把主观经验世界视为人类行为的有意义的决定因素,但遗憾的是,当人们采纳了极端行为主义的观点,便自动地把个体排除在外。

马斯洛和奥尔波特认为人类有机休决不是一些孤立的、分解的、部分的总和。在一个相互转换的持续过程中,部分会影响整休,反过来整体也会影响部分。罗洛,梅和布根塔尔均把人视为一个一单位,即自我、完形、整体或过程。他们都认为,自我是一个复杂的、有内在模式的机构,它能把刺激组织起来,通过有机体发出一种和刺激有关的反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一致坚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独特的主观价值观,它能对生活提供指导。对这些内在态度和动机的理解是理解人类行为和人类本性的一个绝对的前提条件。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行为主义的论战中,布根塔尔(1967)提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有下述六个主要区别:(1)对人类本性的正确理解不能只是根据(甚至不能主要根据)研究动物的结果。而且,人不是“一只大白鼠”,因此,以动物资料为基础的心理学显然排除了人类心理过程与经验的独特之处。

(2)所选择的研究课题必须是对人类有意义的,而不是仅仅根据它们是否适合实验室的研究和数量化而做选择。当前的情形是,不能由实验处理的课题有被忽视的倾向。

(3)主要的注意力应集中于人一观的内部经验,而不应放在外显行为的要素上。这不是说外显行为不能作为一种研究课题,而是说不应把它看成惟一的研究课题。

(4)应该承认所谓纯粹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不断的相饭影响。把它们截然分开的企图对两者都是有害的。

(5)心理学应当重视单独的个案研究,而不是侧重团体的平均作业成绩。由于当前强调团体,从而忽视了非典型的、例外的和偏离平均数的人。

(6)心理学应当探索,可以扩大或丰富人的经验的那终东西。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整体分析和经验描述取代元素分析和实验说明正是继承和发扬了德国狄尔泰、斯特恩、斯普兰格、戈尔德斯坦等人的整体主义心理学思想的传统。

从心理学史来考察,人本上义心理学更接近丁人格理论,因而人格心理学就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来源。

(迈耶)他重视个人的背景资料,强调从个人的生活史。身心发展状况、健康医学记录、文艺表现和教育程度等多方面研究分析,然后才能做出结论,此即传记法。研究人格时,他强调尊重事实,反对虚构概念,反对一单纯依靠某个心理测量工具。

人格心理学与机体论心理学是整体主义心理学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坚持整体观和人格研究;不同点在丁人格心理学将人视为个体的整体人格,多倾向十社会学研究取向,而机体论心理学则将人视为个体的统一有机体或一个整体的人,多倾向于生物学研究取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自身发展中,在纂本观点的分歧上有两种倾向:(1)自我实现论,坚持人有潜在的善性,强调发现自我和揭露少犷法的贡要意义。不同意自我选择沦把自我看成一项自己的设计、仿佛自我是由个人不断选择创造的结果。这一观点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2)自我选择论,坚持人有潜在的恶性或有善有恶两种潜能,强周意志在面对未来困境时敢于抉择的重要作用。不同意自我实现沦把人格趋向成熟的发展看做是一种潜在善性的自发实现过程。这种分歧集中表现在1982年罗洛·梅和罗杰斯关于人性问题的论战之中。

戈尔德斯坦于191年又回到法兰克福大学,担任赛根伯吉奇神经病研究所的首席助理。此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由于伤兵不断增多、他便创建了一所治疗脑损伤的军医院。他在那里同一个由神经科医生和心理学家组成的小组一起致力于脑损伤患者的研究,他们于1916年起将这研究从大脑皮层损伤的原始基础和感觉受损逐渐转向知觉问题和对小脑功能的研究,并对失语症问题产生浓厚兴趣,为以后研究语言和语言障碍奠定了基础。

机休论认为个体的动机是由一个最高的驱力而不是多种驭力所提供的。戈尔德斯坦把这个最高驱力命名为自我实现。意思是说,人类不断地通过任何开放的通路实现他们的内在潜能。目标的单纯性给人的生活提供了方向和统一性。

机体论虽然不把个体视为一个封闭系统,但它倾向于把外部环境对正常发展的最初和直接影响降低到最小,并且强调促使有机体发展的内在潜能。有机体选择他所要反应的环境的特点(在不正常情况下则例外),环境不能强迫有机体以与其本性相悖的方式行为。如果有机体不能控制环境,它也努力使自己适应环境。总之,机体沦认为,只要环境允许个体正常发展,那么有机体的潜能就会产生一种健康且整合的人格,尽管有害的环境力量可能会在某一时刻对个体造成破环。另外,他认为在有机休内部不存在固有的“恶”,“恶”是由不适当的环境造成的。

在临床治疗方面,他日益倾向于整体论观点。戈尔德斯坦说:当今在对待治疗的态度上,我们不再专注于无数单一的疾病现象,我们知道这些现象并不是疾病的根本。……我们一定要根据每一症状对病人完整人格的功能重要性来考虑该症状。所以医生了解有机体是一个整体,了解病人的完整人格,以及作为整体的该有机体由于疾病而导致的变化,显然是有必要的。

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戈尔德斯坦既反对弗洛伊德把性本能作为行为的惟一动力,又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反射论,主张从内外两个方面观察有机体行为的原因,提出他建构的机体动力观,即均等原则、自我实现和有机体与环境协调一致。

戈尔德斯坦假设有机体内部有一种经久不变的、均等分布的、有效的能量供应。他认为能量在这种状态下代代表着有机体的一种“平均“紧张状态。当有机体受到刺激后,其紧张状态便会发生改变。正是由于均等原则的作用,才使有机体在受到刺激而改变紧张状态之后总是重新恢复原状。戈尔德斯坦把这种恢复到平均紧张状态的过程称为均等过程

戈尔德斯坦批评说:“紧张缓解论(例如弗洛伊德的理论)只知道缓解的驱力,不知道紧张的愉悦。紧张不仅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也是相应于所谓低级需求,如饥俄、性需求等愉比的基本组成部分”。而戈尔德斯坦不但不否认紧张的客观存在,而且指出适当的紧张具有积极意义。他要求人们“理解紧张钵通全的积极意义。机体不仅受缓解倾向的驱动,而且也把紧张作为积极性体验加以接受”。

戈尔德斯坦进一步论证说,正常的、健康人的目标不仅仪是释放或缓解紧张,而且要使紧张处于均等状态。他说:“在健康的生活中……正常的均等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一定水平的紧张,这意思是使更加有杖序的生活成为可能”。他认为当有机体处于均等状态时,这表明有机体正处于有核心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有机体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来因应环境,并根据其本性而在未来的活动中实现自我。但是,完全处于核心状态或均衡状态只是一种理想的整体状态,在复杂的人类生活中是很难做到的。在一般情况下,有机体的这种朝向均等的倾向是力图造成一种使,,感到最舒适的情境。

戈尔德斯坦的均等原则表明,尽管经常受到各种刺激的干扰,但仃机体的行为仍然能保持连贯性、有序性和一致性。他认为在适当的环境中,有机体总是多少保持平衡的。能量的重新分布和系统的不平衡主要是由环境干扰

造成的,有时足由内在冲突造成的。由于机体的成熟和经验的积累,使人逐渐形成了自己所喜爱的行为方式。在以后的生活中,人往往以这种喜爱的行为方式使各种干扰和冲突处于最低水平,并保持有机体的平衡。随着个体的成长,他的生命越来越具有核心性,越少依赖内外世界所发生的偶然变化。

小脑某些部分损伤引起的头部和身体偏斜的姿势。一般是小脑左侧受损伤后的头和身体向左侧倾斜,小脑右侧受损伤后的头和身体向右侧倾斜。但也有另外一些患者因为小脑左侧受损伤,但头和身休却有的向左倾斜,而有的向右倾斜。戈尔德斯坦认为这也是由于患者的自我调整,其目的就在十达到机体潜能最佳的自我实现。他们的研究表明,倾斜是为了体力、智力能进行正常活动。如果强迫患者把头摆正,他不仅有向左边跌倒的危险,而且还会感到头晕、恶心,无法止常地完成体力和钾力操作。一般性的左侧受损,略向左倾斜就能达到新的平衡,恢复正常活动的能力。但如果受损较严重,稳定性会更差,仍向左倾要求的倾斜度会更大,以致会使人跌倒,结果是只有反过来略向右倾斜,才能达到新的平衡,保持正常活动的能力。这里决定性的因素仍在于整个机体最佳的潜能实现。

既然有机体是个统一的整体,它就应该只有一种最高的动机力量,这个内驱力(或驱力)就是自我实现。在他看来,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受这一根本驱力推动的,它驭使整个有机体尽可能完满地实现其潜能。其他各种不同的驱力,例如饥饿、性欲、权力、成就和好奇心等,只是自我实现这一生活最高目标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己。

戈尔德斯坦认为自我实现虽然在本质上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人们所奋力以求的目标却因人而异。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具有不同的内在潜能,它形成着不同的目标,指导着个体发展与成长的方向;二是人们具有不同的环境和文化,他们必须适应这种环境与文化,井从中获得发展的必要供应。

要实现自我,有机体必须与环境协调一致,其中主要包括对环境加以控制,在克服焦虑的过程中实现自已的最高价值。要是做不到这一点,这个人就必须努力调整自已,以便使自己更好地适应外部现实。如果有机体的目标与环境之间的差异太大,那么,有机体如果不要崩溃,就必须放弃它的某些目标,努力在一个较低的存在水平上实现自己。

人类在本质上既没有攻击性也没有服从性,但是为实现人的本性,他们有时不得不表现出攻击性或服从性,这要依不同环境情况而定。但是,倘若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强烈的攻击性或服从性的习惯,它就会对人格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并且将在不适当的时间或者以和人的兴趣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示出来。

奥尔波特认为,心理学没有一种单一的正确方法,一切有助于理解人类的方法都是合理的。他承认理解人类本性是一项困难的任务,指出在研究中可确定某几种变数,而暂时忽略作为整体的一部分的其他变数。

“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那些心身系统中的动力组织”。这是奥尔波特著名的人格定义。

动力组织(或动力结构):意指人格)今是不断变化的组织结构。在奥尔波特看来,人格不是已经形成的东西而是正在形成(或变成、成为)的东西。虽然一个人从一种经验到另一种经验具有一定的类似性,以保持其统合感,但在某一种特殊经验面前他从来不是完全同一个人。

奥尔波特不相信弗洛伊德学说所提出的儿童是人类的父亲,儿童时代的动机决定他后来的行为。相反的,他主张过去的动机只有在现在还存在,才能解释行为。以动机作为行动的动力,必须是现实的。

奥尔波特认为把人类的动机简单地归结为一种因素,如内驱力降低或追求优越感都是愚蠢的。事实上动机的种类是多样的,我们很难找到它们普遍的共同特性”。他认为各家动机学说均有可取之处,要想了解动机,就应采用多种动机的观点来说明几种动机同时存在的客观事实。

奥尔波特认为,人类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产生反应,而是根据认知的结果主动地拟订目标,计划将来。如果不了解一个人的目标、计划、愿望和价值观,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动机。

奥尔波特认为,正像没有两个人具有相同的特质一样,也没有两个人具有相同的动机形式。别的学者通常强调人类共同的动机形式,而奥尔波特则强调个人独特的动机形式。

奥尔波特把动机分为两种形式:(1)惯例动机,或称为需要动机:指自我未介入的、维持体内环境恒定需求的动机。在奥尔波特看来,体内环境恒定原则就是力求消除紧张状态,恢复平衡。这种动机不包括真正人格的内涵,缺乏新的更高的目标,行为比较呆板,属于低等动机。显然,一再平复惯常的行为方式并不适合人类的需要。

(2)自我动机或称发展动机:指自我涉入的、实现新日标的动机。这种动机是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动机的特征。在奥尔波特看来,发展功机是以自我为内容的人格的核心,是人具有重要的价值系统的高级动机。它不仅在人的行为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正是在动机与目标当中显现出来人格形成的远景和最重要的特征。因此,自我涉入成分越多,抱负水平相对提高,动机力量也越强。

根据奥尔波特的看法,成年人的动机并不是其童年动机的扩展和发挥。成年人的动机是童年期的机能自主化——即,它们是不依赖于先前的境遇的,就像长成的橡树,是一度养育它的橡子的自主化一样。我们不是被来源于过去的动机力量从后面推动的。相反的,我们是由我们时未来的计划和意向在前面拉着的。

动机机能自主是指原来纯属生物性动机所驱动的行为成为习惯,变成了进行该行为的口的或动机,它会独立于原来生物性需求满足之外,自成为一种内在力量,支配个体的行为。奥尔波特以儿童练习弹钢琴为例,起初儿童可能是出于一种怕受到父母训斥的紧张心理或回避惩罚的动机而学钢琴的,但是,经过长期训练以后,演奏自身可能成为一种享受。这时的动机已由过去被迫的害怕受到惩罚发展到主动的自发追求了。这说明成人动机往往与他们的过去“脱离”关系。

机能自主之所以成为健康人格动机的标志,就是因它实现了由原发性动机或生物性动机向获得性动机、社会性或心理性动机的转化,由被动的、外在的动机向主动的、内部的动机的转化。奥尔波特认为,由机能自主性动机控制的行为,才是人类行为的特征,因而应该成为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中心。

在他关于健康人格动机的论述中,我们发现他在仟何地方都没有把幸福作为目标。在他看来,幸福本身并不是目标,相反的,幸福可能只是人格在其追求的抱负和目标的基础上成功整合的副产品。

最终目标不能达到而逐一实现次目标是健康人格的一个特点。

奥尔波特写道:“福音只会降临到这种人身上,他不断地激励自己去追求那种最终不能完全达到的目的”。在他看来,人们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生活的。如果完全达到了终极目标,人们就会失去指引我们进一步生活,并统合我们人格的促动力量。由于人们永远达不到最终的满足,所以就必须发展新的动机去取代老的动机,以便保证人格的健康。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一种动力组织。它山心理和生物的结构组成,即个人倾向。人格的各方面都是连续的,正在组织建构之中,这就假定有一种发生作用的动因或力量。在古代称为灵魂或心灵,后来有些心理学家称之为我(或自我、自性和自身),或自我。

奥尔波特认为,一个人越是认真卷入和参与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就越高。这种真正参与的意义,适用十我们的工作、我们与家庭和朋友的关系、我们的爱好以及我们的政治或宗教的活动。在他看来,自我变成了对这些富有意义的活动的投资,而这些活动则成为自我感的延伸。

自我接纳不仅表现在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欲望、情绪和性驱力,而且还表现在能够控制而不是压抑自己,并把不良情绪引向建设性的活动_上去。

在奥尔波特看来,健康人对这些阻碍有忍耐力,既不是使自己听命于挫折,更不是使自己丧失活动的能力,而是能够代之以达到同样目标或替代目标,设计不同且没有阻碍的道路。

奥尔波特写道:“生命持续的唯一道路,是有任务去完成”。在他看来,工作和责任心为人生提供持续的意义和道理。没有重要的工作去做,没有献身和承担义务的精神,以及没有做工作的技能,要达到成熟的和积极的心理健康是不可能的。

马斯洛把自己的前20年的个性描述为神经质、羞怯、紧张、抑郁、孤独和沉思。

在布伯看来,神是一个“绝对的个人”,人与神的关系不是信仰者与信仰对象的关系,神永驻于你我之中,一与你我同一。人的存在或是一种直接的、相互性的两个人的现在关系,或是间接的、非相互性的本质上已观念化了的关系;前者是个人真实存在的显现,因为个人只有以他的全部个人角色投入到人际关系之中,他才是他而不是其他人,通过渗入我你关系之中,我才成为一个人。人总是在关系中实现价值和人生超越。布伯关于人的存在关系或关系存在析学属于宗教存在主义人学的范畴,故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很大。

马斯洛指出,作为人类的需要,即使是最基本的对食物的需要,也与动物有很大区别。当我们沿着种系发展的阶梯上升,口味变得越来越重要,饥饿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例如,对于食物的选择,猴子比白鼠更具有变异性,而人又比猴子更具有变异性。似木能需要只有在适宜的社会条件下才会顺利表现出来。因此,需要层次越高,其需要的表现和满足就越要求有更佳的外部条件:需要层次越高,其需要的变异性、可塑性就越大,与本能的区别就越鲜明,似本能的性质也就越突出。

马斯洛把摹本需要对人的关系刘定如下一个标准系列:(1)缺少它引起疾病;(2)有了它免于疾病;(3)恢复它治愈疾病;(4)在某种非常复杂的、自由选择的情境中,丧失它的人宁愿寻求它,而不是寻求其他的满足;(5)在一个健康人身上,它处于不活跃的、低潮的或不起作用的状态。

一般来说,只有低层需要获得充分满足后,高层需要才能出现。例如,只有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时,安交全需要才会产生;只有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时,归属和爱的需要才会产;而只有在前四种基本需要得到足够满足的基础上,才会相继出现认识与理解的欲望、美的需要、一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最初带有一定的机械性,需要由低级到高级按层次自然出现。有些心理学家对马斯洛的这种看法曾给予批评。但是,后来马斯洛有所改变,认为基本需要的各个层次的固定程度并非那样刻板,实际上有许多例外,甚至常见颠倒的情况。例如,有终人的某一种需要,即使获得了适当的满足,仍固着于这一需要的追求;有些创造性较强的人不顾基本需要的凝乏而执着追求科学和艺术的创造;有些具有远大理想的人,可以牺牲自已的一切,坚持真理,造福人类。对于这些人来说,自我实现需要超越于低层基本需要的优先地位而成为生活的主导动机。

马斯洛进一步指出,个人需要结构的演进不像间断的阶梯,低一层次的需要,不一定完全得到满足才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大多数人在止常情况下,只能得到基本需要的部分满足。一种需要有部分满足,新的需要就有可能出现,这个人的动机就可能受新的需要支配。

应当指出,“需要”与“需要的优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正是一些研究者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需要发展模式产生误解的根源。严格说来,马斯洛需要层次沦所讲的需要发展模式,讲的是“需要的优势”的更替,而不是“需要”的更替。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即“成为你自己”。他说: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也就是说,自我实现者是:更真实地成了他自己,更完善地实现了他的潜能,更接近于他的存在核心,成了更完善的人。

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时所感受列的一种豁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他说: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受。

最重要的一点也许是,他们都声称在这类体验中感到自己窥见了终极真理、事物的本质和生活的奥秘,仿佛遮掩知识的帷幕一下子给拉开了。……突然步入了天堂,实现了奇迹,达到了尽善尽美。

在马斯洛看来,高峰体验可以发生在不同层次的人身上,由不同的情境所引起,他认为每一种基本需要的满足,给于我们许多高峰体验,而每一个高峰体验的本身就是绝对的乐事和完美,足以证明人生不需要比它们自身更多的东西了。幸福不在于目标是否达到,而在于追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种需要的满足,一个心愿的实现,一项目标的达到,都可能带给人高峰体验。

即广义的高峰体验,指健康型和超越型自我实现者拥有的一种宁静和沉思的愉悦心境。马斯洛对这种高峰体验井不清楚,只是在研究中发现人们在报告高峰体验时有两种心理反应:一种是激动和高度紧张,发狂,想大喊大叫,抑制不住的狂喜,甚至无法入睡、恶心、没有食欲、便秘等;另一种反应则是放松、平和、宁静和从容,深深的睡眠。

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的内容很多,上要包括神秘体验、宇宙意识、海洋体验、审美体验、创作体验、爱情体验、父母情感体验、性体验、顿悟体验、欣赏自然体验、运动完成的某种状态等等。马斯洛还认为,这些体验全都交又重叠,具有相当程度的类似性,甚至同一性。

由于自我实现作为人的本性的实现是人与自然的合一,因而高峰体验本身也是人回归自然或人与自然合一的认同体验。这就是说,像东方一人那样,人生的目标要追求自我超越、自我摒弃、自我意识和关照,与世界相融达到天人合一、人我一体。

当人们处于高峰体验时,似乎总有一种超越感,仿拂“我即是佛”(即达到“觉行圆满’的境界),而不再(暂时)是原先那个“小我”。当我领悟了贝多芬第九交响乐中那种崇高英雄欢乐的心境,我就抛弃了在现实生活中那个为了谋生而唯唯诺诺的谦卑面具;当我醉.,于大海那宽阔无边的雄壮气势时,我会把世俗中无法摆脱的苦恼一扫而光。在高峰体验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高大的且与上帝并肩的“我”和一个在世俗中忙碌的“小我”。

从马斯洛对存在认知的描述可以看出,人的高峰体验(存在认知)那转瞬之间,几乎实现了人异化给上帝的一切超常和最完善的认知上的万能。他把存在认知的形式看成是一种接近东方佛学和道禅顿悟的境界,把存在知

的内容看成是认识论上的最终顿悟,即真止的终极真理。

马斯洛明确指出,并非所有高峰体验都能达到存在认知的新视界,而只能是少数达到人性最高境界的自我实现者,才具有此种高峰体验。因此,高峰体验的结构仁要是一单一的情绪体验,少数则是由认同体验和存在认知构成的复合结构。

事实表明,一方面自我实现者能更多地产生高峰体验;另一方面高峰体验更具体地表现自我实现的时刻。

马斯洛的被试者报告,高峰体验时有两种心身反应:一种是变得更活跃、更激动、更兴奋,另一种是变得松弛、平静、安详,甚至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显然,高峰体验有助于病人调整情绪,唤起活力,增强信心,战胜疾病。马斯洛进一步指出,这种治疗的转化经验当然在人类历史上的记载很多,但迄今还未得到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应有的注意。

事实表明,高峰体验向人们开启了一扇可以用凡胎肉眼窥见“圣灵”的天窗,惊奇地看到一个全新的天地视界,可以改变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对他人、对自我的看法,对人的性格、人生观、世界观产生影响。

以往心理学对动物需要、低级需要和病人的需要研究较多,对人特别是健康人的需要、高级需要则研究较少。马斯洛填补了这方面的一些空白,他不仅专门研究了健康人格的动机,而且着重探讨人的高级动机。他认为,低级需要如食物、水、性、空气和睡眠等需要是人与一般动物所共有的,较高级需要如安全、友爱、合作等需要是人与近似人类的动物所共有的,而最高级需要如自我实现需要则是人类所独有的。特别是马斯洛把人的动机又分为匾乏动机与成长动机,他指出成长动机不同于医乏动机就在于它主要不依赖外部满足、缓解紧张,而是靠自我满足、制造紧张来实现预期目标。

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曾指出:“人只有以社会生活为中介才能发现他自己,才能意识到他的个体性”。事实表明,一个人只有在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活动中,才能够发现自己的真实需要和潜能,发展自己的体能、智能和个性。

马斯洛忽视社会价值的实现,忽视个人自我实现的社会历_史制约性,把个人自我实现与社会发展截然对立起来。按照他的意见,每个人应该反省自身的“内在本性”,探寻“内在法则”,认识自己先天的“潜能”,同时培养坚强的“自尊”,然后超脱环境的影响,使“真实的自我”显露出来,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达到自我实现。

罗杰斯认为,自我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这里的自我与弗洛伊德的自我有两点区别:一是它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不像精神分析学说那样是动力性的东西;二是它强调客体自我,属于描述性的,不同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主体自我,属于解释性的。

罗杰斯把自我看做是现象场的产物和升华。在罗杰斯看来,与其说个人生活在一个客观环境里,不如说他生活在自己所能够感受到的主观经验世界之中。他把个体所能觉知到的那部分整体经验称之为现象场(或现象域)。它包括两种知觉经验:一种是有意识的知觉经验,指可以用语言符号表达的知觉经验;另一种是无意识的知觉经验,指不能用语言符号表达的知觉经验。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知觉世界,现象场是个人的主观资料框架,各人的现象场都是不同的。而这个主观的现象世界才是这个人的真正的现实,因为他的行为、思想、感情等均直接决定于这个主观世界或现象实在,而不是客观的物理世界。

罗杰斯认为,自我是一个人现象场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即在一个人的现象场中具有核心意义知觉经验的完形或总体。它虽属主观世界的一部分,涉及人的行为、意识等一切心理经验的主体,但它主要涵盖主体意义的客观性心理内容,即指作为文化行为规范经内化后左右一个人行为的心理部分。罗杰斯曾明确指出,客观性自我并不是存在十人们头脑中的另一个人,它不指挥人们去活动,只是表征那些能够被个体所觉知和意识到的自己的经验。如文化规范中道德、习俗等的内化,自己的欲望、情感、才能、性格等等。

罗杰斯把个人对自己及其与相关环境的关系的了解和看法称为自我概念(或自我观念)。在他看来,自我不等于自我意识,而是自我知觉(或意识)与自我评价的统一体。

自我概念是有组织的、连贯的、有联系的知觉模型。虽然自我是开放的、变动的,但它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贯性的结构。自我并不是山许多条件反应的堆积,而是一个有结构的、和谐致的“概念的完形”。新的成分会使其变化,但始终保持它的完形的性质。

罗杰斯区分了经验和意识。他认为,经验是指一切正在发生于有机体的环境中的,并在任何特定的时刻都可能意一识到的东西。这种对机体发展起作用的经验亦称为机体经验,而意识(或觉察)则是指这些潜在的经验被符号表示时,进入意识而成为人的现象场的一部分。有时人们会拒绝或者歪曲某种经验,从而阻止这种经验进入意识,或者以歪曲的形式进入意识。这部分能意识到的有限经验,又称为现象经验。

1951年,他在其代表作《来访者中心疗法》中曾指出:有机体有一种基本的趋向和努力,就是力求实现、保持和发展经验着的有机体。1959年在其著作中宣称:这种基本的实现趋向是这个理论体系中提出的惟一的动机。在1963年他又指出:在人类有机体中有一个中心能源,它是整个有机体而不是某一部分的机能。……对有机体的完成、实现、维持和增强的一种趋向。由此可见,实现倾向是自我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动机和核心动力。

罗杰斯的实现倾向和戈尔德斯坦、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的共同点在于:强调人的生物学基础、人性本善论和内在价值论。这就是说,他们都坚持人生来就有一种追求成长的建设性倾向。

戈尔德斯坦以机体论作为潜能自我实现的理论根据;马斯洛以需要层次论为自我实现论奠定了心理动力学的理论基础;罗杰斯则是以人际关系的体验和心理治疗的实践沦能实现的自我指导原理。

幸福不是在于个体所有生物性需要得到满足或个人所追求的目的如房子、财富的实现而带来的安宁。幸福是积极参与实现趋向,拼搏于持续不断的奋斗之中。

充分发挥机能者不是指人的发展状态和终点,而是指人的发展趋势和过程。自我实现是不断进行的过程,它永远不是完成的或固定的状态。这个目标和方向引导着个体向前,进一步分化和发展自我的各个层面。

充分发挥机能者能够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经验。他们不仅对生活提供的经验具有接受能力,而且能把这些经验运用到开辟新的感知和表现的途径上。因此,这种人不具有封闭性,既不以防御机制(或防卫方式)歪曲经验,也不以某种固定的价位条件否定经验,能够将一切经验正确地符号化,以便进入意识之中并因而使机能健全者的人格更宽容、更充实和更灵活。

自我是个体把我与非我以分开来并成为自已心身活动的主体时的产物。婴幼儿开始并无自我,与外界浑然一体。但是,个休在与周围环境中他人的交互影响下,由于使用语言符号如主语“我”和宾语“我”的经验的丰富,他逐步发展了自我概念。例如,能区分出我是谁,什么是属于我自己或我自己的一部分,什么是我看到、听到、触摸到和嗅到的客体,想像我应当是什么样子或者我希望能够成为什么样子,我觉得自己和别人做得对或不对,我知道别人对我的看法等等。

莱基明确指出,有机体并不在于一趋乐避苦,而是在维持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自我结构。即使有的现实行为并没有给人带来愉快的机体经验,人们仍以能够维持自我概念的方式去行动。例如,一个见义勇为的人,虽然有生命危险,但仍能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很明显地,这种行为方式与自我评价相一致,是由于他依据自我中内化了的社会价值观去同化机体经验的结果。

以人为中心疗法(或当事人中心治疗法)是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他的自我理论在心理咨商与心理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其基本假设是:如果给来访者提供一种最佳的心理环境或心理氛围,他们就会动员自身的大量资源去进行自我理解,改变他们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指导行为,并最终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主观经验世界或称现象场是他的真实的存在。一个人为什么会偷悦欢乐、痛苦悲伤,这一切都只有“进入”他的现象世界才能理解。以人为中心疗法之所以反对用一些外在的指标、标准来衡量、评估来访者,其原因就是因为这种诊断或评估是“从看台上观察来访者”的做法,很容易使咨商者见“病”不见人,根木无法了解来访者独一无二的主观现象世界。

罗杰斯十分推崇东方哲学尤其是中国道家学说,他说:能概括我的许多更深刻的信仰是老子的一段话: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以人为中心疗法也有点像禅宗的修炼方一法:让修行者“自悟”。佛教修行者认为,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这是佛教徒修习的基本功,不仅能制伏烦恼,且能引发智慧。

心理治疗的目标大约可分为两类:1.人格成长型目标,常用这样一些概念来表述人格成长的心理治疗目标,如“发展积极的生活方式”、“减少人格冲突”、“增强人格整合”,其上旨在于促进人格的改变。2.问题解决型目标,常用这样一些概念来表述问题解决的心理治疗目标,如“减少征状痛苦”、“增强自信”、“选择更好的职业”等。

罗杰斯坚持把人格成长作为心理治疗的日标。主要表现在减少内在的冲突、增强自尊心和自我整合能力,提高对生活方式的满意度,真正成为一个机能完善者。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首先必须实现一些次级目标,如改变自我结构,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经验等。在罗杰斯看来,咨商和心理治疗的目标之一就是填平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沟壑。

罗杰斯在《导致治疗性人格改变的必要条件和充足条件》(1957)一文中将同理心定义修改为“体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可是却永远不能失掉‘有如’这个质素一代这就是同理心”。

舒尔茨在《成长心理学》(1977)一书中指出,健康人格具有七种人格模式:(1)成熟的人一一奥尔波特的模式,亦即成熟的、健康的机能自主的人格模式;(2)充分起作用的人—罗杰斯的模式,亦即允分发挥机能(或机能完善者)的健康人格模式;(3)创造性的人——弗洛姆的模式,亦即富有生产性性格的健康人格模式;(4)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的模式,亦即自我实现者(健康型和超越型)的健康人格模式;(5)个体化的人—荣格的模式,亦即将意识心灵与潜意识融为一体的健康人格模式;(6)超越自我的人——弗兰克尔的模式,亦即追求生命意义的健康人格模式;(7)此时此地的人——佩尔斯的模式,亦即追求实现当前真实自我的健康人格模式。

罗洛·梅认为存在无时无刻不与非存在(或不存在)辩证地联系在一起,非存在(包括死亡、焦虑等)是存在的一部分。如果人没有对这种非存在的意识—意识不到死亡、焦虑对存在的威胁,意识不到在“遵奉”中有失去个人潜在性的威胁,存在就必定索然无味、虚无飘渺,尤其是缺乏坚实的自我觉知。正是面对着非存在的挑战,存在才获得了生机和现实性。

总之,存在主义心理学所说的存在,不是指客观世界的存在,而是个体主观精神的存在。他们虽然看到了人的存在的能动性、觉知性、选择性和可变性,但是由于从人的主观精神状态如情绪、休验、冲动、烦恼、畏惧、悲观、意志等出发去强调主观精神存在的第一性,因而最终陷入了否定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存在的、主观决定一切的主观唯心主义境地。

周围世界(或环境)指组成生物与物理环境的内部和外部世界。它除了有关的自然环境之外,还包括生理的内在环境,如生理需求、本能、驱力等。这是一个被投入的世界,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着。

如果说人与物的第一世界的特征是接受与适应,那么,与他人建立关系或社会整合则是人与人之间这个第二世界的标志。罗洛·梅认为,人际世界是属人的、双向的、互动的意义结构,因而我们既不能把人与人的关系与团体对个人的影响相混淆,也不能把人际世界与团体精神或社会主率一切的社会决定论相混淆。

自我内在世界(或我境)指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世界。它在我们精确地判断我在做了什么、厌恶什么、需要什么时,表现得最为明显。自我意识不仅是人了解自我的先决条件,而且也是了解人际世界和周围世界的基础。

自我是外部世界的反射,或是外部世界的代表,而存在感则扎根于一个人存在的经验之中。他认为,一个人的存在感不是他观察外界、衡量外界、估价外界的能力,而是认识他是世界的一种存在,是能做这些事情的那种存在的能力。

自我在孩提时期特别弱,这与他们对现实的认识有限及跟现实的联系薄弱相一致.而存在感此时却可能异常强烈,这与他们受社会关系的影响有限有关。

存在感亦即本体感,即人对自己存在本体的体验。它产生十更基本的心理层次,可以统整与连贯个人的各种经验。因此,存在感不仅是自我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且也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必要条件。

因为现代人的心理疾病不是由于性本能的压抑,而是感到自已丧失了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所以罗洛·梅强调心理治疗的目的在于帮助病人增强自我存在的意识,认识和体验自己的存在感。

罗洛·梅完全赞同克尔凯郭尔的看法,把焦虑视为“人面对其自由时的一种状态”。他也认为自由是一种可能性,新的可能性的出现均带来焦虑,人的自由选择的可能性越多,他的焦虑也就越多。因此,罗洛·梅认为,自由选择及其所带来的焦虑是人的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自我成熟的积极标志。

罗洛·梅认为,焦虑是“个人的人格及存在的基本价值受到威胁所产生的忧虑”。他还认为,焦虑是“人类对威胁其存在或威胁使他与其存在相认同的某种价值的基本反应”。

焦虑是个人存在受威胁的一种忧虑心理状态:这种威胁既可能与生命危险有关,如疾病、灾祸、死亡等;一也可能与生命有同等价值的信念及理想有关,如地位、名誉、职业及养家能力、教育子女的责任感等;还可能与其重要价值观或象征有关,如爱国主义、社会成功、商业安全、家庭或社会结构、宗教或政治结构等。可见,焦虑是列人的存在构成威胁或失去安全感的一种基本心理现象。

焦虑的形成及其种类和形式都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因为对一个人存在至关重要的价值观或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文化及社会制度的产物。这一点可从维多利亚时代得到证明,那时由性禁忌、性压抑引发的焦虑现象极为普遍,所以弗洛伊德把力必多(原欲)的压抑归结为导致焦虑的原因。按着罗洛·梅的观点,进入20世纪,社会发生了巨人的变化,19世纪可以使人安身立命的价值观已不再适用,导致人们精神生活空虚,倍感孤独,这就造成了现代社会焦虑日渐严重的现象。

焦虑的性质和种类受文化的统一程度及其稳定性的制约:在罗洛·梅看来,只要有一个稳定的文化环境,个体就会有时问、有精力给自己一个定向,他才能从造成焦虑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并在他的存在感中重新获得启示。因此,一个人对自己和对世界的感觉越强烈,他的焦虑反应就和应地越不强烈,但是,如果个体的文化环境处丁创伤性的变化状态或不统一状态,他一贯信奉的坚定信念受到怀疑与动摇时,他就会无所适从,休验到深刻的焦虑。此时,他无法求助于社会或“权威”,如把自我盲目投入到人群中,他就会丧失自已的存在。罗洛·梅认为,他必须努力在自己心理内部找到勇气和力量的核心,作为重大抉择的标准。以免产生人格萎缩和病态焦虑。

现代社会的人往往把性同爱混淆起来,以为人的性伴侣越多,他就越善于同他人发展友好关系,这个人的价值也就越大。罗洛·梅对此观点持强烈的反对态度,他认为性是一种麻醉剂,尽管过度的性放纵有时可以减少焦虑,但它的作用是短暂的,最终只能导致人的精神萎靡和无价值感以及社会的混乱。

变态型的应对方式或称消极的避虑方式,指神经症患者通常采用压抑、禁忌的方式,或以避免任何引起困难的机会来逃避焦虑。实际上,它是企图通过“缩小自己的意识范围”来消除心理冲突。但正常人偶尔也会采用这种消极的避虑方式。例如通过恪守一套严格的规则(不论是道德的、科学的还是宗教的)来避免焦虑,甚至不惜牺牲自由和真理。

正常或健康的应对方式或称建设性或积极的避虑方式,指个人既不逃避焦虑,也不死守成规地避免焦虑,而是鼓起勇气面对焦虑。罗洛·梅认为这种积极面对焦虑须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他必须坚信:“在勇往直前面对焦虑中所获得的结果,远比处处逃避大得多”。当个人深信自己赖以存在的基本价值时,他就会为保持这些价值而不惜任何牺牲,而不在乎任何威胁,更不会贪图由于逃避焦虑而获得的一时之安。因此,只有建设性地抵抗焦虑,才能增强人的存在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罗洛·梅认为,我们当代正面临着人的内在价值崩溃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爱的全面异化,即以性取代了爱,并导致性的放纵、爱的压抑和人的冷漠;二是意志的普遍沦丧,即人越来越陷入外在技术决定论与内在潜意识决定论,并导致放弃个人责任、丧失个人愿望、意志与决心。

罗洛·梅强调爱欲的本体性,将更充分地说明把爱欲与性欲分离(或将爱欲抽象为纯精神的东西,或将爱欲仅仅还原为性欲)都导致人的存在走向分裂与冷漠,使人无法达到自我实现。

在罗洛·梅看来,人格中的自由并非不受约束和控制,相反地,还有许多因素在影响和制约着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他指出,这种本体论的自由要受时空的限制、遗传和环境的限制,如时代、社会、国家、经济状况、种族、家庭等诸多因素均对人格的塑造起着垂要作用。因此,自由不是无条件的、无约束的,而是在这个有限的范围内,人能够随时自由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实际上,自由就是人能够把历史一文化处境联系起宋进行抉择的创造能力。罗洛·梅说:每个人都有能力利用他的遗传与环境,铸造自我的独特模式,反对自由的存在仅更有力地证明自由的存在,因为事实上,任何反对或质询都预先假定了自由。

罗洛·梅指出,要想发现个体真正的自我,有赖于“把意识的自我和他的无意识中的各种水平结合起来”在这里,他一方而肯定了无意识包括弗洛伊德的个体潜意识和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的各种不同的水平,另一方面又把无意识定位于人的存在的全面的本体论的建构之中。因此,任何一个完整而自山的个体,只有在接受了自我内部各种意识与无意识水平的影响之后,才能通过施展自我的自山来实现个性,成为一个一与众不同的、自由决定自已命运的真正的人。

在人格发展的动力上 ,精神分析主张人的心理的平衡和统一、人格内部的和谐是人格健康的动力,而心理冲突则是人格不健康的原因。精神分析治疗的关键在于,帮助患者把潜意识的冲突引导到意识层面上来,以便消除理紧张,达到心理平衡。而罗洛.梅恰恰相反,他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不是消除冲突、保持平静,而是把破坏性的冲突转化为建设性的心理冲突。这就是说,人由于不可能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因而人总有一种罪疚感或“终极紧张”,它推动着人格不断向前发展。

罗洛.梅不再认为神经症是由于人对环境适应不良所造成的,而认为神经症本身就足一种适应,即保护自我中心免受外部威胁的一种尝试。就是说,神经症是一种逃避威胁的企图,其目的还在十保存自我中心性。罗洛.梅曾写道:难道神经症不正是一种方式,一种使个人能够保持自我中心及自我存在的方式?他对外界的接触开始隐退,其目的就是为了逃避由接触所引起的威胁,使他的自我中心暂得幸存。

罗洛·梅曾说过:自我意识使人有能力超越直接具体世界,而生活在“可能”的世界之中。面对这个世界,自我意识给人类启示了许多种选择途径。它是心理自由的基础。

有了自我意识,人就可以凭借言语和象征符号系统,利用人类的历吏经验,形成独特的内心世界,领悟自我、回顾自我和规划自我,进入其他没有自我意识的动物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意向性这一概念首先是山布伦塔诺引入心理学的,它把认知与意动联合起来。意向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人的心理活动集中于某种事物的意义结构;二是指人使自己的注怠对某种对象的指向。罗洛·梅曾引用胡塞尔的话“意义是心灵的一种意向”,它包括意义和趋向某物的意动。罗洛,梅总结说:意义包括一种投入其中的趋向,意向是认知(或觉知)与意动(或意愿)的结合。

诚然,近代西方思想界是理性决定一切的理性主义盛行的时代,人们坚信人类唯有依靠理性才能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f0是随着现代西方社会各种矛盾和危机的出现,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科学技术负面后果的显露,人们日益发现理性片不能支配人的行动,而人的需要、欲望、情感、意志才一是人的行为动力。于是,传统的理性主义就被宣扬情感、意志、意向性、直觉决定一切的非理性主义所取代。而罗洛·梅的存在心理学就是在非理性主义的存在主义影响下产生的。

罗洛·梅指出:个体要想达到人格健康,就必须相信他的生活是有目标的。要是没有目标,就不可能有意义,要是没有意义,人最终就无法生活。

在罗洛·梅看来,健康的宗教就是相信人的存在是有目标和意义的。神经症患者正是丧失了生活的目标和意义,也就是丧失了健康的宗教。可见,他所谓的宗教就是对人生意义的坚定与信念,使个人与字宙协同。在这个意义上说,宗教便成为一种导引性的精神动力。

布根塔尔认为,意识(或觉知)是人类经验的中心事实。在他着来意识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意识连续性,即意识是连续有序的,不是跳跃中断的。他不同意行为主义的主张,认为被试在进入实验情发之前预先是没有意识的。二是意识的多水平性,按个体内省知觉的内涵与状态来分,意识可分为六个层次:(1)意识,指人觉知到的心理活动;(2)焦点意识,指集中而明确的意识;(3)边意识,指不太注意时获得的模糊意识;(4)下意识(或半意识),指边意识之下的注意层次所得的模糊不清的意识经验;(5)无意识,指对事物无所觉知的状态;(6)潜意识,指潜伏在意识之下并且受意识控制而不自知的情欲。布根塔尔也把潜意识看成是意识的一个水平。这与弗洛伊德主义贬低意识、独尊潜意识是完全不同的。

布根塔尔认为,怠识是人存在的过程。在他看来,世界是绝对的沉默,是巨大无边的黑暗和空虚,“意识正是这一黑暗与空虚之上的一扇窗户”,“人的存在就在这里开始”。世界从人的意识中突现出来,并随着人的经验的发展而成长。人正是通过意识才发现自己与世界,才能评估他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因此,意识是人区别丁物(包括动物)的存在的主要标志,是人的存在的首要条件和过程。

布根塔尔认为,“焦虑是20世纪特有的存在困境。多少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创造着我们的世界,结果导致焦虑成了我们生命的一个部分”。而其原因就在于,人永远生活在不确定的偶发性之中,在寻求人生的念义和存在同一性、规律与秩序时,人对自已的现实生活与末来命运不可能不思虑和担忧。具体来说,存在焦虑是个体以勇气面对生存境况,承认自己的有限,担起选择的责任,并接受可能由选择而导致悲剧性结果的主观体验。实际上,存在焦虑是人的生存境况和本体论给予性决定的,是人在面对自身与世界给予性及其关系时自然的主观状态。因此,存在焦虑是人本真的存在方式。而神经症焦虑则是人不敢面对生活的偶发性、无力承担选择的责任、深感可能导致悲剧的威胁时,力图通过意识扭曲(或觉知扭曲)和防御机制(或防卫机制)(如否认、移置、合理化或其他抵抗等方式)来否认严酷的现实,以求得虚幻的安全与肯定性而回避选择与悲剧的产物。可见,神经症焦虑是非本真的存在方式。

在他看来,本真就是个人的存在与他自己的本性以及世界给予性处于完全协调的状态。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的在世存在与他自己以及世界给予性协调一致,那么他的存在就是本真的、理想的。反之,如果他的存在与他自己以及世界给予性相冲突,那么他的存在就是非本真的、不理想的。

献身是一种觉知,是一种态度,是讨自己在此刻呈现清晰而充满激情的认可,是对此刻做出的选择,并且承受这些选择造成的结果,不管这些结果是自己所希望的还是不希望的。

创造是对无意义的存在焦虑的本真反应。如果人仅仅作为创造物存在,那么人生必然失去意义而充满荒诞。布根塔尔认为,人在实施选择时,就参与了创造过程,并克服了他的创造物地位,从而变成其经验世界的主体。人作为主体和创造者,他创造出了意义。人在选择中最伟人的成就是:人在具有空虚与荒谬的恐惧之处创造了意义。

布根塔尔认为,心理治疗不是对疾病的治愈过程,而是一项哲学的探险事业。因为他的存在分析心理治疗的适应症不是躯体疾病,而是由精神因素所诱发的神经症(或神经官能症)在他看来,神经症是由于意识扭曲而导致的非本真的存在方式,亦即某种程度的非存在或死亡。如前听述,现代人存在的基本困境是焦虑。作为人存在的组成部分,它主要表现为存在焦虑。当它超过个人承受能力的极限,既无法改变现实,又不可能回避存在焦虑时,他惟一可利用的就是改变自己经验世界的方式,扭曲存在的性质,从而在主观上否认现实的严酷和存在焦虑,以找到虚假的肯定性与安全感。这就是神经症产生的存在主义的动力过程或机制。可见,神经症直接产生于人在与其自身的生存境况的对抗关系中的焦虑。在这种存在方式中,来访者通过放弃选择、自由与创造而逃避责任,因而也就失去了自己潜能实现的机会。因此,神经症的安全感是以来访者在一定程度上放弃自己的存在或人性为代价的。

布根塔尔认为,存在分析心理治疗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患者:(1)排除那些为了回避存在焦虑而产生的意识扭曲;(2)接受自己在世界中本真存在所具有的责任与机会。

心理治疗既不是传统病理学意义上对疾病的治疗策略,也不是单纯的心理创伤补救和不良行为矫正的方法技术,而是对人生意义的导引和唤起,是促进人性成长的举措和实现。

存在一人本主义心理治疗超越了传统的心理治疗的概念,从匮乏和成长两种水平和咨商、治疗、唤起三个维度来看待心理治疗,为心理治疗规定了顺应、因应、更新、成长、解放、超越等六个层次的目标。它不仅关注症状的克服,更关注自我成长;不仅要改变自我以保持与环境的协调一致,更要重视主我的建构,开始一种全新的、自由的、有创造性的生活。布根塔尔的心理治疗思想突破了传统的健康/病态的几分法,从成长的视角来看待来访者,为心理治疗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英美经验主义心理学多以无主休哲学为理论根据,主要表现在:(1)将人的自我消解为一系列凌乱、离散的经验,取消心理主体;(2)认识问题被意义问题取代,思维的地位被语言取代,人们关注的是语言与对象的关系,作为心理或思维的主体从哲学和心理学视野中消失;(3)在科学哲学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只谈验证的逻辑,而绝口不提发现的心理学。

“此在”是不能通过感觉和思维的,个人只有处于烦、畏、死等心理状态下才能体验到本真的存在。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存在主义和现象学为哲学方法论,以整休分析、现象学方法和个体特征研究法等为具体研究方法。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就是反对方法中心主义、实验主义和客观主义,主张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把客观实验方法和主观经验方法整合起来。

实证主义:即以强调感觉经验、反对形而上学为基本特征的析学思潮。它坚持以事实为研究对象,主张运用观察和推理等方法,目的不是探究争实的本质和始因,而是发现事实之问的不变关系。实证主义是现代科学心理学最主要的方法沦。它主张应将人性现象的研究纳入到物质研究的规范之中。实证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1)强调心理学对象的客观性和可观察性;(2)坚持经验证实原则;(3)采用元素分析策略:(4)主张以方法为中心和量化研究;(5)贯彻还原主义方法论。

现象学;即20世纪一种重要的西方哲学思潮。胡塞尔强调以“纯粹意识”为对象,通过直接、细微的内省分析,体验、理解和描述意识构成作用及主体在其特殊视界内经验到的“生活世界”。20世纪以来,现象学在西方哲学和人文科学中一直具有重要的影响。德国意动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均以现象学为其方法论基础。现象心理学的主要特点:(1)强调心理学对象的l气现性,如人的本性、价值、经验、需要、动机、人格等;(2)坚持如实描述的现象学方法;(3)提出以问题为中心,主张方法为对象服务,其意义为问题所规定;(4)提倡质化分析和个案研究;(5)贯彻本体论方法论。

马斯洛说:“假如你所有的唯一工具是锤子,那就会诱使你把每一件东西都作为钉子来对待”。

布根塔尔有一句名言:“我在生活着我的生命,而不是被我的生命生活着”。

马斯洛指出:以方法为中心的科学家常常使问题去适应技术,而不是让技术去适应问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建者认为,一种人性观决定着心理学研究的观点,证据的收集和解释,以及心理学理论的建构。奥尔波特承认“一个人选定要遵循的这种心理学必然反映着一个人对人性的哲学先入之见”。马斯洛指出:每一个人,甚至连1岁大的孩子,都有人性的概念,因为人若没有一种应怎样行为的理论,是不可能生活的。每一位心理学家,不管他是多么强调实证主义和反理论,他的心灵深处都有一套关于人性的哲学,就好像他受一张不完全明白的地图指导自已,而他又否认这一点,以兔受到新获得知识的侵入和纠正。这张潜意识的地图或理论比他在实验室获得的知识更多地指导着他的反应。

正如马斯洛所说的:所有的人类关系,所有的人类制度,以及整个人类文化,都是以人性为依据的。我确信,过去曾尝试过的各种价值体系,……它们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它们是建立在错误的人性和社会的概念之上的。

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区别于一切动物的特性,亦即一切人(包括古今中外,不分性别、年龄、种族、民族、国籍、阶层、职业等等区别)所普遍具有的共同属性之总和。

所谓似本能,就是指人类犬生的但却是微弱的基本需要的本性,它极易被环境条件所改造。换句话说,似本能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人种遗传所决定的,但它们的表现和发展却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马斯洛使用这一概念,是既要与否定本能的行为主义划清界限,又要与本能决定论的精神分析划清界限。

对于似本能的需要和社会文化环境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马斯洛曾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人的似本能需要作为人的本性规定着人的发展,好比一颗橡树籽可以说“迫切要求”成为一保像树,而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是阳光、食物和水;但它不是种子。

把人看做是一束具有一定结构的潜能。受到这种增强自身欲望驱策的潜能,既是建设性也是破坏性冲动的源泉。换句话说,我们是善恶混合的潜能束,人性中建设性倾向和破环性倾向并存。罗洛·梅指出,如果这种增强自身的欲望结合在我们的人格中(这正是心理治疗的目的),它将产生创造性,那就是说,它是具有建设性的。如果这种欲望脱了僵,它能支配松个人格,就像它在狂怒中,在战争期间的集体偏执狂(或妄想狂)中,或在强迫的性行为或压迫行为中的所作所为,这时就会产生破坏的活动。

有两种价值理论:(1)内化价值观,是心理学第二势力精神分析的价位观,弗洛伊德认为,遵从快乐原则的本我(和遵从现实原则的自我都是非道德的,而遵从至善原则其有道德意义的超我则是社会价值经山父母、教师和社会教育渠道内化的结果。由于家庭和学校的教海或社会的规范都来自久远的.交化传统,因而超我实质上就是种族价值传统的内化。从价值观的形成来看,弗洛伊德的价位理论是一种外因内化论。(2)外塑价值观,是心理学第一势力行为主义的价值观,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是社会选择强化作用塑造形成的,社会文化生存竞争的价值决定人的行为取向。这就是说,人类的进化已进入文化生存竟争的阶段,社会通过强化作用选择符合社会价值的行为,淘汰违背社会价侦的行为,以达到文化竞争场_上的胜利。可见,斯金纳以达尔文的社会褒贬说为基础的价值理论是一种外因决定论。

诚然,人难以摆脱身体、心理及文化等历史现实的限定,但罗洛,梅认为在这些现实内部仍有一些自由的余地。在罗洛·梅看来,自由的含义是作为有中心的人,我们是在个人及社会水平上负责任地付诸行动的。一个人越是认识到他被决定的方式,他就越能自由地对这些决定性的力量做出反应。在这个意义上说,自由是意识的产物,是对人的文化及心理组成的决定沦现实的反应。当个人不是自知的时候,它往往受自己的本能和自主的历史发展的决定,无意识地驱使个体的焦虑、恐惧、压抑和童年状况越多,人就越多地受他无法控制的力量摆布。罗洛·梅指出,人们之所以寻求治疗,是因为他们感到受了奴役;他们想获得自由,选择那些能控制其揭示自己的潜能和未来的价值观。在他看来,价值观中预先包含着自由,心理治疗的目标也是给人以自由。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自由的意识和对价值观的肯定是否有进步来测量心理治疗的进展。

在斯金纳看来,理想的文化也就是适于生存的文化,理想的社会也就是善于运用行为科学塑造人的行为以适应社会本身生存价值的社会。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在价值观则强调的是人对社会的改造或创造。

(弗兰克尔)他认为,人性异于禽兽者的主要动机是追求生活的意义,即探求意义意志。动物寻求的是快乐和征服,而人的木质则是追求人生的怠义和价值。他指出,作为一个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对自已在生活中的责任要有明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人不会满足自我平衡、无任何压力状态,只有当富有责任感地应付困难、处理问题时,人才会感到生活的意义和幸福。

现代原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的开拓者之一玻尔曾说:时于类似原子理论的学问……(我们必须求助于)佛陀及老于那些大思想家关于认识论的课题,他们试着把自己这思想者与行动者和谐地融入存在的大舞台上。

美国物理学家、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也提出类似的结论:由原子物理学的种种发现……所显示的有关人类认识的一般概念并非完全新颖、陌生或闻所未闻的。它曾出现在我们的历史中,更是佛教及印度传统的中心思想。我们即将发现的只是古老智慧比较精密、改进过的一张誊本而已。

超个人心理学家拉乔依和夏皮罗曾对1968年至1991年期间有关超个人心理学的定义做了总结,列出了40个定义。这些定义大同小异地说明了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内涵、研究领域和学科特点。他们做了这样言简意明的概括:“超个人心理学关注对人性的最高潜能的研究,关注对一体的、神圣的和超越的意识状态的认识、理解和实现”。

从研究对象来看,超个人心理学不研究人的现实水平的心理健康和意识状态,而是以超自我、超时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在他们看来,超个人是指意一识的扩充能超越自我的范围l和时空的限制。

马斯洛说:我认为,人本主义的第三种力量的心理学是过渡性的,是更高级的第四种心理学,即超越个人的、超越人的、以宇宙为中心的,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的,超出人性、同一性、自我实现的那种心理学的准备阶段。

超个人心理学旨在探讨寻求人类心灵与潜能的终极本源,其研究领域包括人生价值、宗教经验、生死体认、意识领悟、‘宇宙觉知、内在协同、人类幸福等。而超心理学的研究范闹主要有两人类:一类属认知领域,指超感知觉即超越通常感官能力所获得的感知觉,包括传心术(或心电感应)和千里眼;另一类属实休领域,包括心灵致动,即通过心灵的作用而使物体移动或运动。

维尔伯把人的意识分为四个层次:(1)心灵层:即字宙意识层或最高本体层,指人最内在的意识是和宁宙认同的念识。在这一水平上,人的意识和于宙融为一体,我与非我界限完全消解。它并非意识的异常状态,而是意识的惟一真实状态,一切其他水平的愈识实际上都是幻觉。超个人束是超越自我的心理丛或系统,它代表辅助心灵的潜区;(2)存在层:指人仅仅和他存在于时空的心身机体认同,这是我和非我、机体和环境之间第一次划开界限的层次。在这一水平上,人的理性思维开始活动,他的个人意愿开始发展。同时,他的意识范围也在缩小。存在层的上界是生物社会束,它是个人生物社会层面的东西。它是文化前提、家庭关系、社会注释,以及语言、逻辑、伦理和法全面渗透的社会惯例等等的内化基质。个人的生物社会束的不同,决定个人存在意识和经验的差异;(3)自我层:指人仅仅对他的自我意象的认同。在这个层次,人的有机整体分裂为一个与肉体脱离的精神或自我和,个作为自我奴仆的身躯。这一有机整体自身的心身分裂,进一步缩小了人的意识范围或本体意识。与这一层次相辅的足抽象束(或哲学束),指人的抽象思维和自我意识的系统:(4)影像层:指人仅仅对自我意识的某些部分的认同,或者对一定的角色认同,而把其余的部分当做不合意的影像(或阴影)排斥在自我之外。这实际上更进一步缩小了人的意识范围。上述各意识层或意识束之间是交互作用的。从最低的影象层到最高的心灵层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最为真实的心灵层所以会演化为各种虑幻的意识层,主要是因为主一客二重分割、我一非我二重分裂造成的。但二重性是假象或幻象。真正存在的只有心灵和宇宙的统一。心灵层的虚幻分化最终仍将由主体意识的认同所取代。

超个人心理学家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摆脱日常虚幻的分化意识状态,进入高级的意识状态或和最高本体认同的意识状态。当前,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找到进行意识训练,改变意识状态,达到自我超越境界的途径和方法。超个人心理学家现在止以系统的实验研究在西方发展的沉思或禅功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对超觉沉思(或超觉静坐)的研究。

正如布根塔尔所说的,行为的改变是副产品,发现生活中更高的尊严与价值和更多的选择与意义才是根本。

超个人心理治疗所经历的过程。它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认同:主要解决自我层发展的问题,如发展自身力量,提高自尊,抛弃负面的自我意识。这一阶段得以顺利完成,就能使人增强责任感,由依赖他人转向自我决定。

(2)解除认同;相当于解决存在层的发展问题。个人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开始超越角色、财产、活动、关系等等的认同。这时,自我目标或个人满足的追求往往成为无意识的。这一阶段问题的解决表现为自我消亡——虽然承认人有躯体、情感、思想、观点,但人并不等一于这些东西,人所认识的自我实际_L是不存在的。人开始解除与自我认同而进入与个人的自身或本体认同的阶段,自身这时成为自己心理过程的超然旁观者。这是一个内在的解放过程。

(3)自我超越:指一种认同过程的迁移或认知范围的扩大,即由自我认同转为宇宙认同,由增进自我转向献身服务。从超个人的自身来看,意识和意识的对象或内容是不同的。变化的思想和情绪是意识的内容,一切经验都可以看做是纯粹的、不变的超个人觉知的内容。达到这样的认识,便进入自我超越阶段,这时全部个人的遭遇都变得不重要了。人不再觉得自己是孤立的,而是更大的存在的一部分,和每一件东西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自我超越的实质是人的自我认同向宇宙认同的转化,是天人合一的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产物。

马斯洛把超越的意义概括为35种,其中主要含义如下:

1.超越是一种忘我的心境,和变得专心一意、入迷、集中注意时的心境一样。

2.超越个人的躯体,与存在价值等同。

3。超越时空,人和整个人类打成一片。

4.超越文化,超越型自我实现者是世界公民。

5.超越J超自我、自私和自我中心。

6.作为神秘体验的超越,同他人、整个宇宙的存在相融合。

7.超越死亡、痛苦、疾病、邪恶等等。

8.超越即接受自然的世界,以道家的方式听其自然,超越自我的低级需要。

9.博爱是超越的一种形态,实际人际协同。

10.超越二歧式(极化、黑与白的对立、非此即彼等)思维。

11.超越也意味着能变做神圣的,而不仅仅停留在世人的水平。

12.达到高峰体验和高原体验就是一种超越。

13.超越普通的、日常的人性,追求非凡的、超越性的人性。人能成为目的本身,成为“神”,成为一种完美,一种本质,一种存在,庄严而神圣。

人之所以成为人、能够走出动物家族,首先就得突破生物物种的限制,然后又突破个人自我的限制,充分说明人既是异于他物自我肯定性的存在,又是与万物一体的自身他物的存在;也就是说,人既是一种特异的存在,同时又必须看做最为普遍化的存在。

阿萨吉奥里的蛋形图是融会了东西方心理学关于意识与潜意识的理论图式。包括七个层面:(1)低层潜意识,大部分代表人的动物性层面;(2)中层潜愈识,类似前意识;(3)高层潜意识,直觉、灵感、高峰体验和创造性活动的最高层次;(4)意识界,人与环境互动时所直接意识到的东西;(5)意识中心自我,纯粹意识的中枢;(6)高层自我,超个人自我、真我;(7)集体潜意识,专指宇宙性人我那一层面。

安斯托思(1994)指出:心理学在整个20世纪的大多数时光是致力于非人性的研究,那些关在笼子里的、饥饿的、发生了变异了的白鼠成了主要讨象。在过去的20年发生了一种转变,认知主义取代了行为主义,成为心理学的主要范式,于是,白鼠出去了,计算机模型进来了。但是惟一不变的仍然是心理学中真正人的边缘状态。

据海因克所编的叮心理治疗手册》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心理治疗法有250多种。马斯洛认为,现在心理治疗的主要方式有七种:(1)通过表露(动作的完成、释放、宣泄);(2)通过基本需要的满足(给予支持、担保、保护、爱恋、尊重);(3)通过威胁的转移(保护、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4)通过洞察力、知识和理解的改善;(5)通过建议和权威;(6)直接攻其病症;(7)通过肯定的自我实现、个性化或成长。由此可见,前六种治疗方式,大都与人的基本需要(除去物质方面的生理需要)的缺失和满足有关。马斯洛认为,基本需要之满足并非心理治疗的完结,只是“通向全部治疗的最终明确目标,即自我实现的重要一步”。

美国心理学家史密斯说得很好:“我们不能为了达到‘科学的’心理而栖牲人类的福利,也不能为了求得一种人本主义心理学而栖牲科学化”。

迄今为止,精神分析的发展已有五种理论模式:(1)弗洛伊德的本我心理学,坚待以先人本能冲动与被压抑性欲为根本驱力的潜意识心理学;(2)美国的新精神分析取向的自我心理学是古典精神分析的新发展,将自我或自我功能作为精神分析研究的主要对象,认为自我自主地发挥作用,而不受潜意识冲动或性本能的决定性影响;(3)英国克莱因学派,或称对象关系理论。它强调内部对象和外界对象与自己关系的研究,是重视内在世界区别于突出对外界适应的自我心理学的一个流派;(4)瑞士存在分析学派,把精神分析与存在主义相融合的一个流派,强调从人在世界中存在的方式及其相互关系中,探讨心理疾病的形成的机制和治疗的方法;(5)关国人本趋向的自我心理学。这是当前精神分析最流行的一个学派,其主要代表科赫特就深受人本工义心理学的影响。

回顾西方心理学史,在理论研究和理论建构上已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8O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建构学派或学派的大型理论(或大型体系),各执一端,互相对抗。第二阶段,从2O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左右,主要是建构小型理论(或微观体系),只限于解释一种心理事实的理论,不用以解释一般现象的理沦。此时各派对立有所缓和,出现互相吸收、取长补短的现象,特别是热衷于建构小型理论成为近来心理学发展的趋势。未来心理学的走向,很可能是小理论的大综合、大理论的新建构、人小理沦的和谐发展。

 

分享到: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