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张泽幼儿园

>学校首页>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内容详情

润物细无声 随机在无痕 ---浅谈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发布时间: 2022-05-25 14:55 发布单位: 宜兴市丁蜀镇张泽幼儿 浏览量: 2282 【公开】

  宜兴市丁蜀镇张泽幼儿园 周锡妹

    一路追随《指南》、《纲要》和课程游戏化的精神,我园秉承儿童立场、快乐游戏、多元融合、健康发展的理念,尝试利用幼儿的生活及其周围的环境,引导幼儿关注周围事物,对孩子们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教育与幼儿的生活、感性经验相结合,把科学启蒙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随着尝试时间的推移,浓厚的探究兴趣、积极的探究欲望、最初的探究能力以及对身边事物现象的认知,就在这里生根、发芽.....

一、关注偶发现象,生成科学教育,萌发探究热情。
    一日生活中,孩子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偶发现象天色突然变暗、骤然刮风降雨,偶然停水停电、玩具失灵玩不了等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们关注的焦点,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唤醒孩子们的探究热情。因而,重视孩子们对偶发现象的关注,成为我园教师进行科学教育的良好契机。
    案例一:
    《春来了》这一主题活动正在进行中……班级自然角里的小蝌蚪每天都在长大,孩子们可感兴趣啦!有时间就会围上去观看。突然有一天,顾夏小朋友惊喜地叫道:“你们快来看呀,小蝌料长出了脚来啦!”她的叫声吸引了好多孩子,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围了上去,纷纷想看个究竟。王梓轩小朋友惊叹不已:“哇,它好像 一只小青蛙呀!”“为什么它只有两条腿?” 顾夏小朋友不解地问。这时,老师走过 去问他们:“你们知道 小解料是先长前面的腿还是先长后面的腿的呢?”孩子们有的说先长前腿,有的说先长后腿,他们争得不可开交。

分析:

老师劝孩子们先安静下来,并不急于告诉他们结果,而是让他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观察小蝌蚪,每天把观察到的变化记在心里,最后生成了一节有趣的科学自主活动《小蝌蚪的秘密》。有了前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孩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度都非常高,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一下子就知道了。在活动中,他们知道了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再几天又会长出两条前腿等四各腿都长齐了就跟他们的妈妈一样啦。可见,教师敏锐地抓住了科学教育的契机,在给予足够的观察时间后给出适当的解答,教育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二、搭建探究平台,创设支持环境,形成探究意识。
    由于幼儿的认知模式必须通过自身活动去发现、认识客观世界,不断构建和完善,因此,我园教师充分挖掘一日活动中的科学因素,为幼儿创设尊重、支持的操作探究环境,以保证每个幼儿都有与材料充分相互作用的机会,引导幼儿自己去观察、探索、动脑、动手,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从而让幼儿逐渐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
案例:
    区域活动中,大班的孩子在玩“神奇的磁铁”,辰辰小朋友发现在纸板下移动磁铁,纸板上的磁铁也会跟着动。老师,其他材料会动吗?”“你觉得呢?”经验丰富的老师又把问题抛给了他。孩子们叽叽喳喳地猜测着。“我们做做看呗!”有小朋友提议。老师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孩子们:先是有孩子把牛皮纸小船放在纸板上,可不管在纸板下移动磁铁,小船就是不动。后来有孩子把磁铁放进了小船里面,船儿这才“航行”了起来。更多的孩子看到了这一情景受到启发,想出了更多的玩法。
    分析:
    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老师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当其中个别小朋友想出了游戏玩法时,其他小朋友往往受到启发,能由此拓展出许多新的玩法,使小朋友更加兴趣盎然。我园老师们在日常生活与教育实践中,给孩子搭建自由探究的平台,充分保护幼儿好奇心,给鼓励大胆创意,让幼儿在互相学习中主动探索,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创新思维意识。
案例:
   中三班的孩子们在科学区域玩“沉与浮”的游戏。活动前,老师和老师做足了准备,确保每组幼儿一份操作材料:玻璃缸、玻璃球、吸铁石、铅笔、雪花片、橡皮、海绵、核桃、纸板、报纸等。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快乐地操作着:
“咦,玻璃球沉下去了耶!”“橡皮沉下去了”.....
“快看啦!我的橡皮是浮着的!
 随着兴奋的叫声,老师扭头看去:爱动脑筋的苗苗把橡皮放在一张大纸 上,借助纸的浮力, 橡皮没有沉入水中!
分析:为什们会有别样的发现?从上述案例不难发现老师为幼儿营造了适合开展探究游戏活动的氛围,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探究材料,创设了让幼儿亲手做一做,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操作环境,来支持幼儿的探究活动,让幼儿在有限的时间通过操作主动获得最直接的体验,让幼儿主动探究意识逐步增强。
    三、营造科学氛围,尊重个体差异,增进探究能力。
    我园老师们在进行随机性科学教育时,还注重创设一定的情景,营造科学的氛围,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让幼儿在其他时间和空间进一步完成操作,使幼儿有条件去主动进行探索,增进探究能力。

案例:
    学小实验“美丽的荷花”活动:大二班的老师们为幼儿准备了乒乓球做成的各种数量花瓣的荷花若干,泥工板、湿抹布以及记录表等,要求幼儿先猜想一下是花瓣多的荷花转起来速度快些呢,还是花瓣少的荷花转起来快呢?在此基础上,再去操作,边操作边记录,看看刚刚猜想的和现在经历了探索过程之后的实验结果是否相同。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转得是不亦乐乎!一张张充 满童真童趣的记录表也诞生了! (附幼儿操作记录表)

从以上孩子们的记录表可以看出,花瓣越多的荷花转速越快,7个、6个、5个花瓣的荷花转得快些3个、4个花辮的荷花转得慢些回。

分析:
    以上的活动中,老师先请孩子们进行了猜想,每个孩子的想法肯定都是不一样的。当再请他们带着自己的情想开始动手实验时,好 一个 孩子的注意力都是那样的的集中,探索的兴趣和愿望都是那样的强烈。当他们发现自己的猜想和实践相同时,他们又是那样的开心!而我们的老师也能够通过记录表,及时了解到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个别指导,不断增强孩子们的探究能力。
    案例:
    绘画活动中,中班的孩子们用颜料给作品涂色,忽然有小朋友发现颜料混在一起颜色就发生了变化,为了不影响美术活动的顺利进行,班主任丁老师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肯定,并提示孩子们在完成美术作品后大家再一起去进行调色的研究。第二天,老师有意识地在科学区域创设了情景,在桌上摆放了十几个矿泉水瓶(内装一定的水)、小玻璃杯、调色盘还有小滴管、水粉笔与废旧纸张等之来的材料,孩子们见了这些自然而然就引起了兴趣,有的孩子还像发现了新大陆,“哦,快来!丁老师让我们玩调色的小实验啦...”

分析:
    为科学氛围的营造与丰富材料的投放,孩子们在活动中会自由地进行探索,这种探索是自发的、主动的。自然角、科学探索区就是发挥这一功能最好的场所。我园老师总能针对孩子们某次随机教育中未能充分得到展开的探索营造一定的氛围,创设一定的情景,提供相应的材料,伴随恰当的引导,孩子们的热情会继续升温,孩子们的发现、交流仍在延续..这种方式,不仅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更培养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语

    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以及中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导我们,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究欲望与好奇心。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孩子们去求知和探索,可以说好奇心和兴趣是幼儿主动进行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基本前提。老师的善于发现与有心引导正是运用了活教育生活教育的思想,活动紧贴幼儿生活,在一日生活中随机生成,随时随地进行。在这里,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呵护;在这里,孩子们探究科学的热情被激发;在这里,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在孕育。润物细无声,随机在无痕,科学的种子在这里萌芽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