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红塔中学

教学教研课题研讨

班级生态环境优化整合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6 08:33 栏目:课题研讨 发布单位:宜兴市红塔中学沈义军 点击量:2532 【公开】


如果说学校是一个生态系统,那么班级就是一个更小的生态系统。不管是学校还是班级,生态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学校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包括硬性环境的建设,诸如环境卫生、绿化建设、建筑设施等,还应包括软性环境的建设,诸如教师的办公环境、学生的学习环境、师生的精神面貌和人际关系等。为了改善学校的生态环境,我校开展了“五JING”教育,即“净、静、敬、竞、精”的教育实践研究。这五个方面既有针对硬性环境的建设要求,又有针对软性环境的建设要求。对于一所学校而言,软性的环境建设是核心与灵魂,它更直接地把教育的真谛投射于人的身上。因此它是学校得以长足发展的根本保证。

班级生态环境是学校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生态环境建设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处决于班级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因此班级生态环境建设就成为了学校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班级而言,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只是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的需要,它还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需要。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理,如果连一个与自己的同伴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奋斗成长的小环境都无法改变与改善,那还谈什么保护大环境,进行生态环境的课程化教育呢?

至此,我想有必要再次明确生态环境教育的定义。现在一般认为,生态环境教育是以解决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为出发点,使人们掌握现代环境的基础知识,获得解决环境问题、优化环境的基本技能,养成正确认识环境、理解环境、保护环境以及处理环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课程是一门属于教育学范畴的既有理论性又有应用性的课程。它是以实现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是培养人们能够理解和评价人、文化及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的过程

对学生而言,实施生态环境教育的立足点当然在班级。班级生态环境是学生除家庭环境之外的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班级生态环境就是一个浓缩版的社会环境。其规模虽小,但“五脏俱全”。学生正是通过学校和班级的陶冶与训练,才一步步走向广阔而复杂的社会。那么班级生态环境至少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呢?

第一,要有卫生的习惯。它既包括班级的环境卫生,诸如桌椅的排列、清卫工具的安放、学习用品的陈列、地面墙面的卫生等;也应包括学生的个人卫生,诸如仪容仪表的整洁、饮食卫生及必备的个人卫生素养等。第二,要有文明的言行。诸如得体的语言、文明的行为等。第三要有合适的布置。诸如能体现班级精神的文化布置等。第四,要有安静的环境。诸如良好的课间秩序与自习课纪律等。第五,要有和谐的关系。诸如同学、师生间的和睦相处、平等友爱等。第六,要有竞争的氛围。诸如力争上游、你追我赶的学习与活动气氛等。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帕森斯在《班级是一种社会体系》一文中指出,班级功能中不仅具有社会功能和选择功能,还具有优化和整合的内在需求。因为班级虽然是由一群具有不同背景、不同的兴趣情感价值观行为习惯与爱好的学生组成的集合体,但班级目标具有一致性。因此,我们在创建良好的班级生态环境时,不应把班级生态环境的各要素扯裂开来,不应顾此失彼,而应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整合,使班级生态环境日臻完美,充满活力。那么,在创建良好的班级生态环境时有哪些优化整合的策略呢?

一、用学习奠定优化整合思想基础

学习是推动一切前进的动力。对班级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不断完善也是如此。学习既需要学生方面的,也需要教师方面的。围绕着班级生态环境这一主题,我们可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有关内容,并以此制定有关班级生态环境创建的班级公约;也要组织任课教师学习《人类环境宣言》、《班级是一种社会体系》、《环境科学:我和我的环境》等经典文献。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师生的思想认识,以求为优化整合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明确一致的奋斗目标。有人认为,学习理论对于学生而言要求过高且比较枯燥,应该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并由此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当然有它的合理性,毕竟“实践出真知”嘛。但不要忘记,实践是需要理论的指引的。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早就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哲学观点,并凭此取得了彪炳的功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依据他的平民教育的思想对此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成为了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当然,学习的内容一定是要经过慎重选择的,尤其是针对学生这一块。我们必须选择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认知需求,又符合班级实际情况和国家法律法规方面的有关内容。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循有法可依,才能让这些学习的内容接地气有人气,才能使学生和任课老师乐学习易接受。

二、用讨论赋予优化整合民主氛围

课堂教学应避免一言堂,思想教育、班级建设同样也应避免一言堂。班级不是班主任一人的班级,班级也是各位任课老师以及每个学生的班级。曾受热议的电影《老师好》中的苗老师在第一天接手高一某班时就宣布:不管你们以前的老师是怎样教育你们的,从今天开始这个班级的规矩姓苗。苗老师是十分优秀的,先声夺人的宣言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苗老师还是意识到了民主、理解、体谅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反复强调他管理班级的两个法宝:一是民主,一是科学。他班级里的规矩都是他和学生商量讨论后制定出来的。班级生态环境建设也应该形成师生的合力。师生通过学习明确目标后,商量讨论形成的班级公约能更易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让学生自觉遵守、共同维护。另外,集体的智慧往往是高于个人的智慧的,在商量讨论中公约条例才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整合。学生该如何做,教师该如何办,才能更进一步的明确,要求才能更进一步的细化。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质朴的俗语,真理往往蕴含其中。现在的学生民主意识强,个性尊严看得重,班主任威严地宣读“圣旨”,有时效果倒是适得其反的。

三、用合作产生优化整合持久耐力

经过学习讨论后形成的共识、规矩,还只是纸上的条文。如果仅局限于此,那便是纸上谈兵。我们一定要让它付诸实践。付诸实践当然要靠个体的努力,但师生间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班集体建设中合作的力量经常是大于个体的力量的。合作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小组成员可以合作,小组之间也可以合作;出点子时可以合作,动手操作时也可以合作;学生与学生间可以合作,学生与老师间也可以合作;校内可以合作,校外也可以合作……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要讲究实效,不能流于形式;合作要讲究个体的平等,不能搞宗派玩独断;合作要碰撞火花,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高效的合作,才能产生优化整合的力量,才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有理由看到这样的班级前景:思维活跃、虚心倾听、求同存异、团结前行。

四、让活动成为优化整合有力抓手

活动育人的力量是巨大的。班级中活跃着一群活力无限、创意无限的孩子。他们讨厌按部就班,讨厌沉闷说教,他们喜欢活动、喜欢游戏。因此,丰富多样别致新颖的活动也就成为了优化整合班级生态环境的有力抓手。用心的班主任老师会根据班级生态环境开展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活动,如辩论会、演讲比赛、情景剧、班级新闻1+1、墙报比赛、作业展览、感动班级人物、谁是强者、我挑战我超越等。班级系列活动的开展,可以把班级生态环境建设逐步推向深入,完成个体与大小集体的融合,浓郁大家庭和谐的气氛,促进班级优秀班风的最终形成。

五、用监督推动优化整合不断深入

在班级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监督的力量实在不容小觑。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易变的。“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山望着那山高”等毛病是经常出现在他们身上的。于是监督的手段就不可或缺了。监督不是检举揭发,而是及时发现问题;监督不是打击报复,而是热心帮助同学;监督不是不信任同学,而是让同学不忘初心奋力前行。监督的形式是多样双向的:组内要监督,组间也要监督;同学间要监督,师生间也要监督。在监督的制度下,没有人可置身事外,没有人能享受特权。监督尤其需要班主任老师持有公心,不戴有色眼镜;要多深入班级倾听同学们的心声,时刻记住“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句话。这样才能让监督不偏不倚,散发“公平公正公开”的依法依规治班的智慧光芒,才能让班级生态环境的优化整合不断地深入下去,最终达到美好的境界。

中国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与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依托、相互成长的关系。班级是孩子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生态环境对班内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班内的每个孩子也都会对班级生态环境起到建设或破坏的作用。因此,要形成良好的班级生态环境,我们首先必须对班级生态环境有一个比较正确的定位,师生齐心,群策群力,对影响班级生态环境的诸多因素进行不断地优化整合。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令人愉悦的班级生态环境就是“绿水青山”,它所产生的源源不断的班级活力就是“金山银山”。“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富有成长性的班级生态环境即是那令人向往的清清“活水”。

 

 

参考书目:

1、《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著  漓江出版社  2002.

2、《教育的使命》   赵中建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3、《课程设计基础》  钟启泉、李雁冰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9.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学校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联系电话:13915365716